患者文女士,中年女性,既往体检发现“胆囊结石”30余年,反复胆囊炎发作没有引起重视,而且文女士还合并有“高血压”病史5年。2023年12月21日因为上腹痛、拉血便2次,解大便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过性的意识丧失症状,家属发现后立马送至我院急诊科,在急诊科检查出中度贫血(血红蛋白:81g/L),考虑有便血的情况就赶紧收治在消化内科病房,给予积极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
住院后进一步检查才发现,原来长在胆囊里的结石居然有一部分排到肠道里面去了,而且肠道里的结石还不小,居然把肠管都堵住了。
腹部CT影像图:胆囊内结石、胆囊充气明显,空肠内可见一大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影像图:肠管明显扩张,考虑肠梗阻,胆囊结构显示不清。
术中照片:肠管内“鸡蛋”大小的胆结石堵住肠道。
这种罕见的胆石性肠梗阻也有专门的名称,即:Bouveret 综合征。最早由 Leon Bouveret 在 1896 年报道,被认为是胆囊炎反复发作导致胆囊和邻近上消化道之间发生粘连,大结石引起的压力性坏死导致胆囊和肠道系统之间形成瘘管。虽然 Bouveret 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情况,但它仍然是胆石疾病的一种严重的、可能致命的并发症。
Bouveret 综合征:胆囊十二指肠瘘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症状。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很多人体检发现有胆囊结石,没有引起重视。一些人认为不痛就没有问题,或者误以为是胃病而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但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常规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本来仅需要接受微创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术后1-2天即可恢复出院。但是,本例患者发生了如此罕见的胆囊十二指肠瘘、结石性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等到病情如此复杂的时候再来解决就把一个简单的手术变成了疑难手术,并且术后的恢复也更加漫长,出院后还需要带几个月的胃造瘘管以及T管引流管,生活上也有诸多不便。
因此,对于胆囊结石患者,无论是否有疼痛症状,都应该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加强自我保健意识,也有助于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和疾病的进展恶化。
指导 专家
唐才喜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
肝胆胰中心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院长,肝胆胰脾外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肝胆胰疾病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主任,株洲市肝胆胰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门脉癌栓多学科诊治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株洲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株洲市腹腔镜﹙普外﹚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株洲市核心专家;株洲市科技领军人才,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从事普外科及肝胆胰脾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在肝胆胰肿瘤的外科治疗、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肥胖伴糖尿病的微创治疗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坐诊:每周一上午特需门诊465室)
赵志坚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
肝胆二科
主任医师
株洲市中心医院肝胆二科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兼职副教授,现任株洲市中心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学主任。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胰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株洲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株洲市卫生人才“135”工程学科骨干,于2010年11月德国汉堡医学院肝胆中心学习。先后撰写论文十余篇,获得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次。专长:急慢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微创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肝胆管结石病的诊治等。
(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三上午328室)
易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
肝胆二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省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中心深造。对胆道结石、肿瘤,肝脏肿瘤以及重症胰腺炎有较深的研究。擅长胆道结石的微创治疗以及胆道、肝脏肿瘤的综合治疗。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并参与获得了多次市级及院级课题成果奖。
(门诊时:每周四、日上午32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