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香菇,疑难杂症解析,不看亏大!

民生   2024-11-09 07:01   辽宁  

香菇菌棒脱袋前后管理技巧和疑难杂症解决方法!

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严格控制培养料的温度,保持23~25℃的最佳菌袋温度。 二是培养室的通风换气要灵活,不要使室内温差变化太大,要勤通风,通风时间要短,以满足室内空气新鲜为准。 三是保持培养室85%的相对空气湿度。 四是转色期间的时间适当延长一些,控制在10~15天完成转色,只要能保持温度,即使转色结束也可再培养几天。 

(2)具体操作:在生产中,既可采用脱袋转色,也可不脱袋转色。一般来说,夏季出菇采用脱袋转色出菇,采用免割袋的,不脱袋。下面以脱袋转色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1)脱袋排场:脱袋必须掌握好最适时期。脱袋过早,香菇菌丝没有达到生理成熟,转色困难,不利于子实体发生;若脱袋过迟,过于成熟,造成菌膜增厚,影响原基发育和正常出菇。同时还应掌握好气候。脱袋时要选择晴天或阴天的上午进行。

脱袋管理方法如下: A.脱袋时,把菌袋运到菇场内,用刀片沿着薄膜袋子竖向割破,去袋取出菌袋,及时摆放。也可在菌袋一端留一点薄膜作帽子,摆放时,有利于防止霉菌污染。要边开袋取袋,边摆袋于菇床上。菌袋摆在菇床的竹木横架上倾斜度与地面呈70°~80°夹角,每行摆8~10袋,袋距3~5厘米,形成鱼鳞状,并注意小心操作,防止菌袋折断。 B.脱袋时间:选择晴天或阴天上午脱袋。在秋、冬季节,由于此期常刮西北风,菌袋表面易被吹干,因此要避免在有风天脱袋。 C.控制温度:温度高于25℃或低于12℃时暂不脱袋。可先把菌袋搬到菇棚排于畦床上,并在菌袋上划一条缝增氧待气温适宜时再脱袋。脱袋适宜温度为18~22℃,高于25℃菌丝易受损伤,低于12℃脱袋后转色困难。 D.及时覆膜:菌袋由室内搬到室外,如果脱袋的菌袋没有及时覆盖薄膜,突然由小气候转入大空间就会不适应,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必须一边脱袋,一边摆袋,同时把薄膜覆盖到畦床上。

E.断袋吻合:局部被杂菌污染的菌袋,在脱袋时只割破未被污染部位的薄膜,并留1~2厘米,把受害部位的薄膜留住,防止杂菌孢子散出。若是污染部分大,可用刀把污染部分去掉,把未污染部分的菌袋收集在一起,进行人工吻合,一般经3~4天菌丝生长后,可形成整袋。转色:通过室内发菌培养,脱袋后的菌袋由于接触空气,湿度增大。菌袋的表面逐渐长出一层浓白色绒毛状的菌丝,逐渐倒伏,形成薄薄的菌膜,同时分泌色素,初为白色略带粉红色,逐步变为棕褐色,最后形成一层似树皮状的褐色菌膜,称为菌袋转色。脱袋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转色需要8~12天,若气温低时要延迟3~5天。 转色期间的主要管理措施是: 首先,促进菌丝继续生长发育。脱袋后的菌袋,生活力弱、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差,因此,前3~5天要罩紧菇床上的薄膜,尽量不去翻动,使菌丝恢复生长。若气温超过25℃时,宜在夜间或清晨气温低时进行揭膜通风,白天在地上或菇棚空间喷水降温,但不要喷在菌袋上。脱袋后的温度以20℃左右为好,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宜,并注意保持场内空气新鲜。 其次,控制营养生长。
脱袋后5~6天,菌袋表面长满浓白色的气生菌丝时,要增加掀动薄膜次数。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以增加氧气和光照,加大菌袋表面的温湿差,一般7~8天菌丝局部开始转色(图6.9)。此时要通风1小时,连续喷水2天,每天1~2次,使加快转色,同时将黏在菌袋上的黄水冲去,喷水后让菌袋表面略干,以手摸不黏时覆盖好薄膜,迫使菌丝倒伏转色。 再次,要保护菌袋完整。管理操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操作粗糙造成菌袋表面菌丝受损或菌袋断裂分段,影响正常生长。转色的菌袋,要注意保护好表面菌3.菌袋完成转色的标准 菌袋完成正常转色有三个标准:一是菌袋表面未形成瘤状物的部分,重新长出气生菌丝,浓密程度和菌丝长短适中,经通风干燥后倒伏,形成厚薄适中的红褐色菌膜。二是菌袋表面形成的瘤状物细胞,软化死亡后形成菌膜。三是菌膜均匀、厚薄适中,红褐色,有金属光泽。

推荐阅读:

香菇肉质薄、易开伞,30元小药帮你解决!

菌棒流红水、绿霉如何治?小方法2天见效!

香菇天下
香菇技术、香菇供求、为所有爱菇人提供一个交流的食用菌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