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辞职事件从头到尾味道都怪怪的,先是言辞激烈的辞职信在网络上流传,将内部矛盾宣之于外,引发了大范围公众关注,随后娃哈哈集团发声明宗馥莉继续履职。
不少声音分析称,这是娃哈哈内部上演了“权力的游戏”。但事情尤为特殊的地方在于,国资才是娃哈哈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杭州上城文旅占娃哈哈集团46%的股权。国资作为大股东的巨无霸型企业,竟然发生掌门人的“网络辞职”这种闹剧,绝对是罕见罕闻。
别说国资背景企业了,就算是知名一点的民企,这种事也是极少见的。往年也发生过一些类似“抢公章”事件,结果虽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场面上都是极难看。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近段时间以来,娃哈哈集团有天时有地利,不少网民本着质朴的善良之心“要让大小姐当首富”的声音言犹在耳,国民度前所未有之高,在这样的时候,为什么要闹得那么难看呢?
或者说,究竟是什么样的矛盾,才能让娃哈哈集团的各股东之间,不顾“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在撕破脸的边缘戟来矛往呢?
国资大股东长期得不到分红?
娃哈哈集团乐于分红,是外界的第一印象。宗庆后在世时,就曾多次表示娃哈哈的员工激励做得好,还说过有的中层管理每年分红有几十万。
澎湃新闻在2024年2月份的报道中就提到:“娃哈哈实行全员持股,每年公司员工都能享受分红。”
娃哈哈的第三大股东是娃哈哈工会,持有24.6%股权,所以分红是应当应分的。
但是,娃哈哈的第一大股东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却被外界质疑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分红。
上城文旅集团2023年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对外的股权投资总共有两项,一是杭州娃哈哈集团,二是杭州银行,其中在娃哈哈集团的股权权益额是2.42亿元,占娃哈哈集团注册资本5.26亿元的46%,与工商注册一致。但是2023年上城区文商旅从娃哈哈集团获取的股利收入则为0。
而且从上城区国资委的审计报表看,他们近几年不但没有从娃哈哈集团获得分红,也没有获得商标使用费。娃哈哈商标依旧属于国资占比46%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宗家控制的体外公司大量使用这个商标却没有支付相应的商标使用费。
这就比较尴尬了,国资股东拿不到应有的分红,是经过国资股东同意的吗?
娃哈哈控制权之争是历史遗留问题
在宗馥莉复职的同时,一封举报信也在网上流传开来。这封举报信来自一位自称娃哈哈的前员工,内容是举报宏胜集团总裁宗馥莉侵占娃哈哈集团巨额国有资产。
举报信称,宗馥莉在业务上通过转移订单、转移利润甚至转移资产的手段,把原属于国有持股的娃哈哈集团权益,转到她自己的宏胜集团,来达到侵吞国有资产的目的。
其实这个质疑并不“新鲜”,因为早在2006年达能对宗庆后就提出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质疑,都是通过体外公司转移公司利润,只不过达能并非国资,所以称不上“侵吞国有资产”而已。
“达娃事件”至今争议不休,有人说宗庆后干得好,咱就是不能让老外舒坦了;有人说宗庆后赶走大股东的手段太过分,突破了商业领域的公序良俗。
但不管是哪一种观点的支持者,从来没有人敢说,建立宏胜集团等一系列公司的做法是绝对经得住推敲,是堂堂正正、值得鼓励的行为。
道理是非常简单的,不管宗庆后还是宗馥莉,作为娃哈哈集团的股东,再用股权层面和娃哈哈集团无关的宏胜集团等公司做娃哈哈的业务,这么明显的利益相关却不避讳的举动,并不违法,但明显是不合适的。
因为在这样的业务中,其他股东无法一起赚钱。更因为瓜田李下,理应避讳。当了裁判员还能不能当运动员?这还用说吗?
所以,不能怪这么多年来外界对此争议不停,出现类似“宏胜集团董事长宗馥莉侵吞国资”的举报信也不奇怪。
事情的重点,并不是宗庆后和宗馥莉有没有侵占国资,而是“宗馥莉100%控制宏胜集团,宏胜集团又依靠娃哈哈赚钱,赚到的钱和其它股东无关”这种模式本来就很奇葩。
当年宗庆后设计的这种模式,有其特殊的原因和目的,有当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背景,也有宗庆后对娃哈哈集团及周边衍生业务掌控力极强的条件。所以这种奇怪的模式延续二十多年至今,但事情到了宗馥莉这里,情况就不一样了。
股权可以继承,影响力无法继承。
宗馥莉接班任重道远
宗庆后在世时,当然要为女儿谋划。
宏胜集团等体外公司绵延多年,体量庞大,利润丰厚甚至不输娃哈哈,这是宗庆后留给女儿最大的遗产。
但问题就在于“这种模式不合适”,宗庆后当年的对手是达能,问题就并不明显。如今,取代了当年达能地位的,是国资。所以在宗庆后去世后,矛盾凸显,且再没有什么可以缓颌。
为什么“宗馥莉接班不顺利”等新闻层出不穷?有人说,宗馥莉毕竟是女人。还有人说,这是人性,利益所在,大家都会去争。
这些说法也许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宗馥莉接班最大的难题,其实就是宏胜集团依附娃哈哈集团这种模式存在天然的不合理性。
这是宗馥莉最大的资产,也是她最大的软肋。这个问题不解决,娃哈哈的矛盾就还会绵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