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毅博:规定生长
XU Yibo: Regular Growth
主办单位:浙江美术馆
Host:Zhejiang Art Museum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1日 – 12月1日
Duration:1st Nov. – 1st Dec. 2024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10号展厅
Venue: NO. 10
展览介绍
展览前言
文/陈小文
杜尚1917年创作了他的著名“小便池” Fontana,之后的100年,艺术家创造力的价值受到了不断的质疑与挑战。今天,当我们提出“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创造力?”这个问题,实际上类似于100年前我们质疑杜尚的《Fontana》是否具备创造力。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杜尚活到今天,他是否会,或者将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当然,今天“创造力”的定义与百年前不同。正如英国哲学家玛格丽特·博登在其著作《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中所总结的,现代创造力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组合型创造力、探索型创造力和变革型创造力。博登的理论为我们如何定义人工智能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考框架。然而,我们应注意到,艺术家与人工智能之间存在一个显著的差异:艺术家的创造力源自于冲动和自我驱动,而人工智能的创造源于系统和算法,通过可预测的方式实现特定结果。
艺术家许毅博的创作更像是在向观众提出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有意识?” 这也是一个更为“艰难的问题”,它与美国哲学家David Chalmers在1994年提出的意识科学中的“艰难问题”极为相似。或许,只有艺术家能够为这个问题提供最具启发性的答案。
关于艺术家
许毅博 XU Yibo
他的作品揭示个人隐私与信息掌控的制衡问题,探讨后人类系统中人与机器的本体论边界,以寻求稳定模式并制定理想的未来规则。他在艺术创作中进行了大量不同类别的实验,在以传统雕塑为学科背景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向度探索。作品以交互装置、沉浸式影像、数据可视化等角度承载自身思考的问题他关注当下与未来,将艺术与科技在更广阔的媒介平台上进行结合。
作品预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规定生长 Regular Growth
动态机械装置+影像映射
铝、不锈钢、亚克力、LED光源、电子元件、数字影像
2023-2024
400x400x370(cm)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涌现 Emergence
动态机械装置
铝型材、亚克力、不锈钢、LED光源、电子元件
2024
500x80x90(cm)
出口 Exit
影像装置
铝 、电线、LED屏幕、石膏板展墙
2024
400x10x16(cm)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凝视 Gaze
动态机械装置+LED屏幕
铝 、不锈钢、亚克力、LED屏幕、3D打印树脂
2024
600x300x350(cm)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仪式与重复 Ritual and Repetition
沉浸式影像装置
数字影像、沙、3D打印树脂、LED光源
2024
800x1200x370(cm)
艺术导览与对谈
智能时代科技艺术的工作方法
与作品生产
艺术家:许毅博
对谈人:邓碧文 邱宇
导览时间:2024年11月1日13:30-14:30
对谈时间:2024年11月1日15:00-16:00
地点:浙江美术馆10号展厅前长廊
对谈嘉宾
邓碧文
现任教广州美术学院湾区创新学院科技艺术专业,研究方向为科技艺术与实验艺术。他认为科技艺术并不只是一类已经被定义的艺术形式或方式,它应该是一种艺术的状态,一种吸取、总结、提炼、呈现一套理性的逻辑方式。
邱宇
艺术家,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现任教于上海美术学院。他以数码媒体交互艺术为主要的创作方向,借用新的媒介技术关注当下城市实证人文话题,表达东方思想中自然的生命感悟,通过媒体技术与混合媒介的融合实验来开展感知语言研究。
情动/AFFECT
“情动”是存在之力或行动之力的连续流变,情动的感知往往发生在意义与认知之前,又在主客体的相互协作与抵牾中显现出来。德勒兹将彩色材料(艺术品)视为“一种直接的情动力与感觉的聚合体”。艺术并非只是依靠视觉呈现来传递语义的物理系统,亦可成为一个充满力量与强度的光滑空间,因为情动是一种有强度的无意识体验,一个个未成型的、非完整结构的潜力瞬间,不依存于任何意义和意指,而这种不可确认、不可还原的身体性正是基于人类存在的多样性体验,人文本源的伦理维度也始终与物质具身并存。
在技术异质的狂飙突进下,新一代数字艺术的自洽亟需完成的即是对虚拟权力的精神祛魅,抽离光电景观的异化迷思与认知囹圄。我们尤为期待从视觉层面探析与谋和数字文化环境对情动关系的动态调试机制,在后人类叙事下提供一个关于游牧与反思的安全空间,映射与描摹关涉人文思想举力的社会情动范式,真正从前卫实验中培植一种能贯穿情感与意义的革新的艺术话语权威。
“Affect”, a ceaseless transformation of the force of being or the puissance of acting, is usually perceived prior to the formation of meanings and cognitions, and also is exposed by the collaboration and resistance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Gilles Deleuze (1925-1995) appraised the colored materials (artworks) as “a compound of percepts and affects”, which means art does not merely convey semantics on visual presentation as a physical system, but evolves into a lubricous space imbued with powers and intensities. Because “affect” is an unconscious experience of intensity, a constellation of unstructured potentiality of nonholonomic structure, independent of any meaning or significance, and this unrecognizable, irreducible corporeality is precisely based on diversified human experience of being, and the ethical dimension of humanistic origins keeps aligned with embodied materials.
Under the tempestuous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ical heterogeneity, the new generation of digital art for its self-compatibility, is in dire need of disenchantment with virtual-power, as well as detachment from alienation confusion and cognitive limitations of optoelectronic landscapes. We eagerly expect from a visual perspective a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affective relationship under the digit-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a safe space for nomadism and reflection in post-human narratives, while mapping and describing social affective paradigms about the promotion of humanistic thoughts,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 evolutional artistic discourse authority that comprises affections and meanings in avant-garde experiments.
供稿/编辑:王晨溪
平面设计:陈雁菲
责编:研究策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