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微观
望湖路小学教师名片之现代教育理论研学篇
如果说,教育是一场修行,
学习,一定是这场修行的出发点;
如果说,成长是一场修炼,
研究,一定是这场修炼的加油站。
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教师的成长直接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随着望湖路小学提出学校发展的新愿景,以“教师名片”的打造为支撑点,锤炼教师队伍,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亮学校品牌,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说·微观”这一教研交流平台,旨在引领教师研学“现代教育理论”,在穿越时代与“教育大师”的对话中,传承思想,润泽精神,精进专业,修炼智慧,扎根实践。11月12日,望湖路小学“师说·微观”第六十二期上线,今天的观点分享人是新世界校区的杨硕老师。
part 01:第六十二期观点人
part 02:推荐观点
part 03:实践之道
一、教育观点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三年三班班主任杨硕。最近一直在读《教学勇气》这本书,它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真实的案例,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教学的思考。书中有一个令我深思的教育观点是:“不再分离,心怀希望的教学”。作者帕克·帕尔默鼓励教师做到教与学不分离,唯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的理解学生,热爱教学,并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二、实践应用
1.了解学生,让教与学不再分离。
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背景、学习风格等,不将学生视为抽象的群体,而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比如通过课前小调查、课后的简短交流等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不了解而产生的分离感,让教学更贴合学生实际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方式,让他们有参与感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被动接受的一方,从而营造出师生共同维护课堂秩序、追求学习目标的和谐氛围。
2.鼓励表达,让教与学不再分离。
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无论对错。教师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倾听,营造一个开放的话语空间,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被重视的,消除因害怕犯错而不敢发言所产生的与课堂互动的分离感。
教学中我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成长。比如一个学生在某一次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但如果他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有了新的突破,我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个持续成长的过程,成绩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避免学生因一时的挫败而与学习的积极心态分离。
帮助学生树立对未来的积极愿景,结合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描绘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可能性,从而心怀希望地积极投入到当下的学习中。
《教学勇气》这本书就像陈年酿酒,是越读越香醇。尽管我对这本书领悟得还不够完全透彻,但是通过实践、反思,让我真切体会到自我反省获得的过程,从而真正感受到互通心灵、互通智慧能产生的宏大力量,使我从令人兴奋的新视角来体验教学的喜悦,真正使我沐浴了一位伟大导师的谆谆教导。正如《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告诉我们的一样:给自己一份坚持的勇气,诗意地栖居在教育的广厦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成就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心怀希望!
-END-
撰稿:杨 硕
图片:杨 硕
编辑:徐子涵
初审:刘 颖
复审:杨 亮
终审:王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