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研所程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旨在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探讨血液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前沿课题,共同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深度融合,为推动血液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他期待各位专家在这个汇聚智慧与创新的舞台上分享卓越的研究成果,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书写血液学发展的新篇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洪登礼教授以“Fetal hepatocytes protect the HSPC genome via fetuin-A”为主题作报告。他的研究以儿童白血病为研究出发点,以胚胎造血发育为模型,发现胎肝关键分子FetuA,揭示了发育保护其干细胞基因组的机制,并证明该机制与发育疾病(如儿童肿瘤)发生密切相关。他认为,基于此机制,可以研发预测和预防儿童白血病发生的试剂盒和药品,为临床白血病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基础。
陆军军医大学王军平教授以“造血干细胞辐射反应与稳态调控机制”为主题对造血干细胞辐射损伤与稳态维持机制进行了系统性解析。他介绍,研究人员发现了HSC独特的丝氨酸代谢特征及外源丝氨酸和线粒体丝氨酸分解代谢在HSC池维持中的功能,该研究结果不仅大大扩展了对铁死亡和干细胞维持的代谢调节的认识,也为骨髓造血系统辐射损伤后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程辉教授以“造血干细胞及微环境调控研究”为主题展开讲座,围绕造血干细胞及骨髓微环境在稳态和疾病状态下的功能变化及调控规律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展开报告,系统汇报了其团队在“人胚胎HSC骨髓内发育规律和分子特征” “成体HSC稳态维持和分化调控机制” “疾病下HSC受抑的微环境调控机制”三方面的系列工作。其中,他重点讲述了AML下造血微环境改变及其相关的造血异常,进一步拓展了对造血干细胞及微环境调控机制的理解。
浙江大学医学院钱鹏旭教授的报告“核糖体RNA修饰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分享了其团队在造血干细胞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SNORD113-114簇通过翻译机制维持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为研究snoRNA介导的HSC稳态调控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及白血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兰教授的报告“白血病发生的代谢与微环境调控”围绕白血病发病机制及逆转复发耐药靶向治疗策略展开,从白血病细胞自主调控及白血病细胞非自主调控两个方面,系统讲述了果糖代谢重编程促进白血病发生、甲基化修饰调控白血病复发耐药及骨髓微环境重塑促进白血病进展的系列研究,对白血病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蒋琳加教授进行了题为“白血病及微环境的靶向干预”的报告。该报告围绕“化疗情况下,SHP-1及氨基酸代谢维持白血病干细胞静息以抵抗化疗的机制”“PD-1是白血病干细胞标志物及靶向治疗靶点,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PD-L1是T-ALL发病关键”“正常造血恢复中,发现间充质干细胞通过IGF1R-NAFT通路维持造血,抑制RIG-I-NRF2信号激活可以促进造血和免疫重建”三个方面展开,为白血病治疗和造血重建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李汉杰教授进行了题为“Peripheral Microglia:Discovery and Beyond”的报告,他介绍了团队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各脏器的细胞进行转录组分析,构建了人早期胚胎发育免疫细胞图谱,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与中枢神经小胶质细胞发育分化基本相同的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等成果。他认为,该发现对于研究外周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其发挥作用的详细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武汉大学的钟波教授进行了题为“MITA/STING-related autoimmunity and targete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的报告,他重点讲述了团队在MITA/STING信号通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研究。研究发现双硫仑可以通过靶向RNF115,抑制MITA/STING泛素化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该研究通过构建特异性的多肽SIP靶向MITA突变体与iRhom2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小鼠的自身免疫疾病表型,为治疗MITA/STING相关免疫系统机制提供新的策略。
重庆医科大学李华兵教授进行了题为“RNA表观修饰与肿瘤免疫”的报告,系统阐释了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核心作用,并指出当前T细胞转录后调控机制尚不清晰的关键科学问题。李华兵教授总结了课题组在m6A RNA修饰调控T细胞功能方面的多项研究成果,提出m6A修饰通过解除naïve T细胞的“刹车”机制,从而促进其快速增殖的观点。此外,李华兵教授还重点讲述了关于聚焦结肠癌肿瘤微环境,发现tRNA甲基转移酶TRMT61A通过调控tRNA m1A修饰促进了ACLY的翻译的最新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周洁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固有免疫与新生儿肠炎”。她表示,通过团队的研究,表明微生物来源的短链脂肪酸限制了新生儿肠上皮细胞中FXR的表达诱导肠上皮细胞发生铁死亡,释放脂质过氧化物,抑制肠道淋巴细胞(ILC3细胞)分泌IL-22,最终影响免疫反应,研究同时表明亚精胺补充能够有效限制新生儿炎症,该成果为新生儿免疫调节和抗炎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潜在策略。
论坛特别策划了“Panel Discussion”环节,在刘兵教授的邀请和主持下,来自血液和免疫领域的十位顶尖专家就“未来十年血液发展规划”分享了他们的最新见解。北京基因组所的王前飞研究员强调,应加强不同突变组合的肿瘤演化研究以及细胞生态治疗策略的开发。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的任瑞宝教授指出,重新认识不同类型克隆型造血的风险评估以及衰老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杨永广教授认为,免疫研究应更加关注不同免疫细胞的具体来源,而阶段型免疫调节细胞可能更适合临床应用。暨南大学的鞠振宇研究员提出,衰老的器官间通讯和共病研究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南大学的刘静教授强调,运用多组学方法研究红细胞的精准调控和治疗以及其新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暨南大学血液学研究所的李扬秋教授认为,临床导向的基础研究将成为大势所趋。海南医科大学的吴文书教授指出,研究衰老细胞的免疫逃逸与肿瘤免疫逃逸的相关性,以及从IPSC分化得到功能性造血干细胞至关重要。上海交通大学的郑俊克教授认为,各学科与血液学的交叉融合,特别是更适用于临床的血液代谢研究,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刘兵教授提醒大家,在追寻领域内热点时要三思而行,专注于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并坚持良好的研究范式。
血研所所院长程涛在总结中表示,希望大家合理配置资源,关注国家的研究计划,找准科学问题,并从健康共病等宏观角度进行血液研究。他期待,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可以与大家继续携手前行,共同创造更多的学术辉煌。
荟萃名家 聚焦临床
欢迎关注CCMTV·血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