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房地产的日子可真不好过,大家都在说:“现在的房地产,真的是没啥搞头了。”
看着一堆“烂尾楼”,心里也不得不感叹:嗯,这个行业是不是该凉凉了?
从商品房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
小城市的房子多得快成了仓库,库存堆得像山一样,根本没人买得起。
这些地方的房产,跟股票里的“僵尸股”差不多,几乎没人关注了。
但是!
如果你把目光放在大城市,事情就不一样了。
你会发现,房子需求还是存在的,问题是,大家买不起!
特别是对于那些中低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虽然房价经过调整,跌了一大波,但即便如此,房子还是让他们“望楼兴叹”。
虽然大家嘴上都说“房价跌了不少”,但一看那高得吓人的首付,又瞬间回到理智:买不起,还是买不起。
不过,大家别急着下结论,房地产市场真没救了。
就像是股市一样,短期跌不代表长期就会一直熊。
再看看黄奇帆这位大佬最近的言论,似乎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线曙光。
1
黄奇帆:2025年是房地产的“新生之年”
黄奇帆,大家知道的吧?
他那一席话在“第4届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上简直炸裂。
他的看法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2025年,房地产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周期,房价会回归“理性”。
他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
中国政府可能会发债,预计规模可达10万亿元,用这些钱直接去库存——
什么意思呢?
就是政府买下过剩的房子,然后用公租房的方式租给老百姓。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又能帮助房企、银行及债务问题一并清理,简直是一举三得。
大家不要觉得这只是空口白话。
放眼全世界,很多国家的政府都会用类似的方法来处理房地产过剩问题,看看香港、新加坡,它们的政府在这方面做得可谓是得心应手。
2
城乡融合才是未来房地产的“秘密武器”
黄奇帆不仅谈到了去库存的问题,还提出了一个相当有深度的观点:中国的城乡融合才是房地产的未来命脉。
你以为大城市已经人满为患,不再能提供新机会?
错!
事实上,中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才不到50%!
是的,你没听错,不到50%!
换句话说,未来几十年,仍然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将涌入城市,而这批“流动人口”就是房地产未来的“血液”。
这意味着,未来的20年,城市需求仍然会不断增加,为房地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全国城镇人口比去年增加了1000多万,这些人可不都是轻松的消费者。
想象一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更多的农民工、外来人口将成为房地产的潜在买家。
所以,房地产市场并不会因为一时的低迷就彻底消失,反而是在长期的城乡融合中找到新的生机。
3
房地产的经济命脉:要是崩了,谁都吃不消
“房地产不行了”是很多人都在说的口号,但问题是,如果房地产继续崩下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根本没人能忽视。
你以为房地产不重要吗?
其实,它是支撑中国经济的超级大柱子。
房地产不仅直接影响GDP,还直接关联着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等几十个行业。
想象一下,如果房地产持续负增长,上千万人的就业都会受到波及。
那时候,不只是房地产公司会倒闭,银行坏账、民生问题都可能接踵而来。
2024年,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房价也终于开始企稳。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的数据,2024年全国百城房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结构性下跌后,开始有了明显回升。
尤其是一线城市和核心城市的房价,已经走出了“跌跌不休”的阴霾,甚至有些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开始出现反弹。
你看,成都、深圳这些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两个月,算是扔掉了之前的“跌跌不休”,房市正在逐渐复苏。
4
政府救市五大招:让房地产重回正轨
当然,单靠市场自己修复是不够的。
政府已经出台了一套“救市大招”,让房地产市场重回正轨。
具体来说,政府的五大救市措施包括:
1、去库存:
政府将会采取10万亿规模的债券购买过剩的房地产库存,尤其是在房价已经下跌了30%-40%的情况下,政府收购这些房产是“捡漏”的好机会。
收购之后,政府会将这些房子转化为公租房,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同时也为房地产开发商、银行、债主们清理债务。
2、城中村改造:
政府还会投入几万亿来改造城中村和老旧小区,为这些区域注入新的生命力,并为城市扩展提供更多空间。
3、企业整合:
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将大幅降低,从高达80%的负债率降低到50%左右。
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将更加规范,优胜劣汰,未来的房地产行业将更加有序。
4、优化房价:
过去,房价过高让人咂舌,今天的房价已经跟老百姓的收入更加匹配了。
过去,买一套房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的收入,现在十几年就能买到。
这种房价收入比的下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更加合理。
5、可持续发展:
政府通过发REITs债券的方式,将房地产的“库存”变成一种可持续的现金流来源,这不仅能帮助政府盘活房地产,还能为老百姓提供4%的回报,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渠道。
那么为什么这些问题不解决不行呢?
房地产想要稳步上涨,健康持续发展,得先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房子太多了,尤其在小城市,库存积压严重。
市场上房子多得没人买,这样怎么可能涨价呢?
如果这些房子卖不出去,价格自然不会涨,反而可能还会跌。
所以,得先去库存,消化掉这些过剩的房子,供需平衡了,价格才有可能回升。
其次,虽然大城市的房子需求依然存在,但很多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根本买不起房。
即使房价跌了,也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去支撑市场的增长。
如果收入分配不公平,房价跟普通人收入差距太大,购房者的市场就永远不会健康。
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更多保障性住房,才会让更多人有能力购房,市场才有基础性需求。再说开发商和银行的债务问题。
现在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很多项目停滞,三角债务严重,这就导致市场流动性差,大家都没信心继续投资。
如果不清理这些债务,房地产市场就会一直处于僵局,甚至可能爆发金融危机。
所以,政府通过解决这些债务问题,帮助开发商恢复资金流动,市场才能恢复活力。
最后,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城乡差距。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不完全,很多农村人口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待遇。
通过加快农业人口的市民化,让更多人进入城市,能带来巨大的住房需求。
这些人一旦有了买房的能力,就会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血液”,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
总的来说,只有解决了库存过剩、收入差距、债务危机和城乡融合等问题,房地产市场才有可能真正恢复平稳健康的发展,不仅能让房价回归理性,也能推动经济的整体稳定。
尽管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面临过剩和困境,但政府的一系列举措已经开始见效,并且政府会持续举全国之力解决这些燃眉之急。
我相信,2025年,房地产将迎来重生!
城乡融合将成为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政府的五大措施将有效帮助市场回暖。
2025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逐渐企稳,并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因此,大家不用太过焦虑。
未来的房地产,可能不会像过去四年那样一蹶不振,而是会迎来更加理性的平稳发展。
对买房的朋友来说,不要急于跟风,也不要盲目抄底,稳步前行,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