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危房改造工作,助力房地产企稳回升,为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之际,首都北京的危旧房屋腾退项目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北京市东城区对安定门、交道口、北新桥、天坛等地区的13栋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的危旧简易楼实施了自愿性腾退。在3天的腾退申请期中,共有7栋楼的居民全部完成了申请腾退的书面确认,在随后3天的预签协议期中,上述7栋楼中有6栋楼如期完成了预签约,腾退协议正式生效。居民们即将告别没有洗手间的“高龄”简易楼,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腾退实质上是城市危房改造货币化安置的典型案例,政府在组织居民搬家交房、发放补偿款后,即完成了腾退工作。居民拿到补偿款后,可以自愿购买政府提供的位于朝阳豆各庄的安置用经济适用房房源。
危房改造项目具有涉及人数众多、协议版本复杂、审批手续繁琐等特点,推进速度往往很缓慢,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而本次腾退改造政府设定的腾退申请期和预签协议期分别只有3天时间,在如此短短6天时间内众多居民完成了在协议层面落实6栋楼房的危旧改造,充分说明绝大多数腾退对象对政府的货币化安置方式是乐于接受的。
在建设部“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大旗引领下,北京已经提高了政治站位,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走在了全国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