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水涛 张晓也:但愿淡如水 不愿如醴浓——在寂寞中默默耕耘的清史专家王思治

文摘   2024-11-23 06:00   四川  

《蜀光人物》 第一集

建校八十周年

张伯苓接办蜀光七十周年纪念文集

蜀光中学校 蜀光中学自贡校友会 编



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但愿淡如水 不愿如醴浓

——在寂寞中默默耕耘的清史专家王思治

许水涛 张晓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围绕许多重大史学问题的学术争鸣中,王思治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报章杂志上,这是一位为当时史坛瞩目、成名较早的青年史学工作者。如今,古稀之年的王思治依然以一颗不倦治学的心跋涉在历史科学的道路上。

王思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术带头人,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史学界最早进入此行列的中年学者。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著有《两汉社性质问题及其他》、《清史论稿》、《承德避暑山庄》。主持完成了《清代官僚政治与社会》、《清代人物传》、《清代前期历史地位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论文百多篇。在王思治看来,做学问是一项需要以冷静客观、旷达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的事业,真正的学问是在默然的沉思和坚韧的努力中做成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于历史的醒悟和超脱,才能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特立独行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才能坐得住冷板凳,愉快地承担自身的社会角色,追寻和坚持真正有价值的见解和真理性的认识。

王思治1929年8月22日生于四川自贡,这是中外闻名的盐都,王思治的家就因为盐业而跨入殷实之家的行列。那是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能够上学堂读书并能持续下来已非易事,但王思治却幸运地完成了高小、中学的学业。1942年他考人在全川有名的蜀光中学。位于自贡城区的这所学校与南开中学齐名,校长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受盐商经济支持,该校能够在全省招聘优秀教师,因而一直能够保持很高的教学水准,王思治正是在这里遇到了一位深刻地影响他人生道路的国文老师。

这位从川东受聘到蜀光中学执教的文玉笙老师有很深的国学根底。刚开始王思治和他的同学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尚浑然不知,当然也谈不上兴趣,是这位诲人不倦的先生引导他们步入传统文化的殿堂。王思治至今仍能清晰地记起初中课堂上常见的一幕:文老师身着长衫,背着手,蹁着方步为学生朗读和讲解古文名篇,他的朗读高吟低唱,十分投入,很有韵味;他的讲解旁征博引,通俗易懂,蕴含丰富的感情。开始同学们都笑他迂腐,但在潜移默化中,传统文化所展示的新奇天地就犹如巨大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着王思治的心。在文老师的影响下,王思治从初二就开始在当地报纸上发表文章。1944年到1945年,地处大后方的自贡也经常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王思治等被迫转移到乡下躲避,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那令他魂牵梦绕的蜀光课堂中。1946年夏,王思治初中毕业。兼任班主任的文老师充满深情地为这个毕业班亲手填词作曲,谱了一首《班歌》:


三十年前好用功,男儿有志即英雄。

三不朽,德最崇,我校训,“能”与“公”。

盈盈卅二子,融融坐春风。

但愿淡如水,不愿如醴浓。


这首内涵丰富的《班歌》是文老师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古人讲“三十而立”故有“三十年前好用功"之句,“三不朽”是指“最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是最能得到尊敬的。蜀光中学的校训是“能”与“公”二字,要求学生在校时一定要有志向,要学到真本事,将来到社会上才能建功立业。“盈盈卅二子"以下是说全班32个学生,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你们今后一定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能像小人那样以利相交,如甜酒般浓稠。《班歌》蕴含着为人处世的深刻哲理,一直为王思治所铭记不忘,而文老师循循善诱的师德也给王思治留下了永恒的风范。上高中后,文理分班,已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王思治非常干脆地选择了文科。

孜孜治学近半个世纪的王思治对于治学之道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史学就是治史者通过自己的研究所形成的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治史第一原则是尊重史实,切忌作无根之游谈,于史无据或史实失真的观点犹如插地不深的杆子,看起来巍巍然高耸人云,其实一碰就倒,只能哗众取宠。认识历史,则需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透过历史的表象,把握其时代特征,这是历史认识能否富有哲理性、能否高屋建瓴的重要标志。对治史者而言,科学地认识历史及其发展的轨迹和规律性,自然会从历史的启示中倾注对国家、民族的关心。换句话说,治史者对历史的认识,在尊重客观历史的前提下,将从现实生活中决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最大限度地、准确地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

王思治不仅是治学精深的学者,而且是海人不倦的严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先后培养了十余名博士研究生。他对学问的认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每一个了解他的人都能体会到的,这使他有时甚至显得迂腐,但他只是按自己对于做学问的真诚理解去说话、去办事,绝无任何遮掩和造作,真正属于一个本色的学者。1997年夏天,他不慎扭伤了腰部,当时恰好要为一青年学者的论文进行评阅,他就半躺着仔细地阅读,家人和学生都劝他注意休息,但他认为马虎不得,终于逐字看完,并提出了六千多字的详细修改意见。事后,他又多次问自己的学生,自己的批评是否过于严厉,那位同志能否受得了,对后学者严格而又关爱的态度溢于言表。对自己带的研究生,他更是不讲虚礼,严格要求。一般来说,在答辩会和主题报告会这样重大的场合,导师都不会对自己的学生提出难题,而他在这的场合所提的问题往往比其他老师还要尖锐和深刻,常常令学生下不了台。他常对学生讲:“丢脸要丢在家里,我现在不给你们指出,你们出去以后会真的被人笑话。”

积半个世纪治学的经验,王思治强调,研究历史,第一要学会“潜心”,第二要做到“陈言务去”。与上述要求相对应,治史者应注意克服研究工作中的大忌,其一是空腹高心,缺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精神,有似“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花净,暮嫌剑光冷”;其二是频繁换题,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稍受挫折,便畏难而退,或一个题目开始不久,因受外力影响而心猿意马,另觅他题,或是被资料牵着鼻子走,读到有兴味的资料,本已与自己研究的课题关系不大,却恣意驰骋,离题远去,这就很难在学术上取得优秀成果。

写到这里,笔者忽然想起一位哲人的话:“把兴趣转化为职业的人是最幸运的”。果如是,王思治这一辈子当是充实、愉快和令人羡慕的。

新文化视界
致敬不凡
致敬平凡

新文化视界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