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卡片 ·查看更多入编机会👆
睡前阅读文字可以显著改善睡眠,减轻压力。培训期间每晚10:30,小图为学员提供由心理专家编写、温柔女声录制的心灵辅导音频,在每晚睡前为学员播放,帮助抚慰学员的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25国面陪伴助学解忧电波
又见面啦,亲爱的同学们,在面对认知类、情境类面试难点的时候,同学们会感到吃力嘛?没事的,同学们辛苦啦,小图理解你们,昨天和同学们讨论了习得性无助的产生和克服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做好心理预期,今晚要谈的就是,自我预期对结果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当我们确信自我预期会实现的时候——即使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持有这种预期。
同学们曾对自己做出过某种预判,然后成真了吗?有时那些预测惊人地准确,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算命的天赋。比如,你可能会预测你目前正在着手的一件事情会有很好的结果,然后你不做他想、全力付出,然后付出有了回报——你真的收到了积极效果。又或者,你可能有种感觉,自己正在准备的面试考试的临场效果会很糟糕。然后考试前一天晚上,你因为紧张过度而睡眠不足,第二天汇报时大脑一片空白,于是就真的表现不佳。
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已经发现了:自我信念或期望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从信念到行为的过程便是一种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心理学中,关于自我实现预言的一个典型例子当属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是指在科学研究或临床实验中,即使参与研究的实验对象并未得到任何具有实际作用的治疗,最后他们的情况依然有所改善。换句话说,参与者的信念会影响他们的“治疗”效果。某些情况下,临床实验中出现的安慰剂效应之强烈,以至于研究者不得不采取额外的措施来解释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由此可见,信念的力量有时可以是十分强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信念和期望不仅可以影响自己的行为表现,还可以通过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想法和态度而间接影响他人的行为表现。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和莱诺•雅各布森(Lenore Jacobsen)发现,教师对学生期望可以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业表现。
具体而言,他们从旧金山的一所公立小学随机选择了一组学生,并通过一个虚构的测验使老师们相信这些学生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并可能在接下来的一学年里有高度的智力发展。在学年结束的时候,学生们的智力测试结果表明那组被选择的孩子,其IQ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孩子。
换句话说,那些被教师认为智力将得到高度发展的学生,真的在智力方面有了高于平均的增幅。这表明教师的期望影响了学生对自己的信念,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表现。
循环的自我实现预言
同学们也许已经想到了:自我实现预言会导致信念和行为的循环——无论好坏。
当我们对自身具有某些先入为主的信念时,则更有可能按照我们所相信的行事,从而强化我们的信念以及行为模式。
类似地,当我们拥有对自己或他人的某种信念时,便可能会以某种或张扬或微妙的方式去影响自己或他人,以此证实我们的假设,从而巩固我们对他们的信念。这种“信念-行为-信念”的无限循环可以是带来积极结果的良性循环,也可以是带来消极结果的恶性循环。
比如,一个日常怀疑自己能力的同学可能会在无意中进行自我破坏或自我障碍:因为确信自己的备考学习的水平不高,出于维护自尊或避免白费力气的目的,ta便可能消极怠工或者干脆放弃。这样造成的结果是面试实战经验的愈加匮乏,ta也因此更加怀疑自己,自尊心更低,更没有动力备考学习。
诸如“毫无意义”、“考试完了”这样的想法可能会让我在自我说服中放弃备考,不再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这种想法长期持续下去,ta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浪费了宝贵的面试机会。
当同学们产生对面试考试负面的预期时,可以询问自己:
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预期会发生?
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最可能的现实情况是什么?
如果预期发生,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
这个最糟糕的结果是否可以承受?如果可以承受,是否可以尝试经历这个结果,当作新的学习过程?
如果最糟糕的结果难以承受,可以做些什么避免它发生?
自我预期本质是经验的学习。上述练习方式,属于心理咨询中,认知行为疗法会运用的“现实检验”技术——通过现实,检验自己的预期想法,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有助于锻炼同学们新的行为模式,摆脱错误的循环自证预言。
相信自己一定会上岸,然后和小图一起实现它吧,各位未来局长们,晚安~
好内容快转发给身边的人哦
(本文含有课程及图书等营销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