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文摘   2024-08-17 11:41   甘肃  


溺水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事故,全球每年约有36万人死于水,儿童占比约45%。在我国,1-14岁儿童溺水死亡率在10.28/10万。溺水在一年四季中均会出现,但多数发生于每年的4-9月,即雨季和炎热的夏季,7-8月为高峰。溺水风险系数最高的年龄范围是1-4岁,主要发生于室内澡盆、浴池及水缸,主要是因为监护人监管不足;其次,风险系数较高的年龄段是青少年及青年,主要发在自然水环境中的意外溺水,比如:池塘、湖泊、水库、江河等。此外,不会游泳、安全意识薄弱及缺乏自救及救援能力的人涉水也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溺水时如何自救。

1.溺水时不要惊慌,发现附近有人时及时大声呼救;如果没人利用手边的物品如:手电筒、电子产品等发出求救信号。

 

2.尽量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仰卧飘浮在水面上,头部向后仰、让口鼻露出水面,以便于呼吸;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这样会导致身体下沉更快;注意保持镇定、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3.假如身体出现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若在水中突然出现腿部抽筋,又没办法靠近岸边时,不要慌,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向上扳脚趾、并按摩,以解除抽筋。

其次,如何救护他人溺水呢?

第一目击者在初步营救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由于水环境的物理特性有很大差异,所以每种环境都需要不同的救援设备和技术安全培训。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进行救援可造成较高的溺水发生率。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在救援过程中也至关重要。

1.发现有人落水时,应在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寻求附近群众忙,并立即拨打110、120等紧急救助电话。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救援训练,切勿盲目下水救援。

2.救助者在专业救援团队到达之前,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趴在地面上向落水者递竹竿,脱下衣服当成绳子抛给落水者,如果能找到救生圈或者木板等漂浮物,也可以抛给落水者。注意:不推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未成年人发现同伴落水后,不要自行下水施救呼叫成年人来救援。

 

3.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让其处于仰卧位,检查有无反应,查看生命体征:

(1)假如溺水者存在反应、能应答,轻者可有呛咳、呼吸急促,重者会出现面部青紫等,注意安抚溺水者,使其处于较为舒适的体位,头偏向一侧,密切观察溺水者的生命体征,直至120急救人员赶到;如果条件允许可帮助溺水者脱下身上的湿衣物,盖上干净的毯子或衣服保暖。

(2)如果发现溺水者无意识、没有自主呼吸、无法触及大动脉搏动(推荐专业人员评估此项),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①开放气道:施救者跪在溺水者一侧,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淤泥、杂草等,一手压住前额,另一手抬起下颌,使头部后仰,打开道。②人工通气: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施救者捏紧溺水者的鼻孔,口唇完全包住溺水者的嘴唇,吹气时要观察胸廓起伏,共吹气2次。在进行人工呼吸时,施救者可以用衣物、纱布等垫在溺水者口部隔离以做保护。③胸外按压: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胸骨的中下段,两手腕部重叠,十指交叉、相扣(手指不接触胸壁),两臂垂直,用身体的重量垂直下压,按压深度约4-6厘米,注意胸廓回弹。每分钟的按压频率为100-120次按压与通气的比例,单人施救为30:2,双人施救为15:2,重复以上操作,每5个循环检查1次溺水者意识、呼吸、脉搏是否恢复,直至急救人员赶到。

溺水的救治是一个争分夺秒的过程,尽量缩短孩子溺水的时间,采用正确的救治措施,才能提高生存率以及改善预后。但是溺水的救治又不仅仅限于以上内容还包括后续的脑缺氧、肺损伤、循环障碍等的治疗。溺水的救治有时还会失败,给一个家庭带来经济上、精神上的打击。所以,预防溺水是最关键的,这需要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监督和教育,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些简单的急救技能。救援团队也应完善救援应急预案,把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为了防止孩子们溺水事故的发生,家长和孩子们务必牢记:

“防溺水”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去游泳;

3.不在没有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没有安全设施或没有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去陌生、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盲目下水施救。


编辑:院办公室

审核:吴登龙


永靖妇幼
永靖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66年,是一所集保健、医疗、预防为一体的医疗保健机构,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婚前医学检查指定单位”“爱婴医院”承担着全县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信息管理等任务,是我县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