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8月20日至10月20日,省自然资源厅在全系统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主题征文活动。本次征文共收到征文文稿109篇,从中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优秀奖20篇。
即日起,本公众号特开设《将改革进行到底》专栏,依次刊发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交出“绿色账本” 实现常治长效
——渭南市积极探索矿山生态保护修复
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将改革进行到底征文 二等奖
作者:李青社
作者单位: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开一处矿山,毁一片山林,损一方生态”,这是以往矿山开采的“常态”。当前,随着渭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扎实推进,这种生态环境安全与矿业资源开发非此即彼的对立观念正在被打破。近年来,渭南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保护与开发,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系统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有效推动矿山生态治理“三个转变”,即由单一要素治理向全面系统修复转变,由工程措施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由末端修复向全链条管理转变,构建起源头保护与全过程治理修复相结合的矿产资源绿色开发新格局,真正实现“边开采、边修复,绿色矿山美如画”。
绿油油的青草、松柏,沿着起伏的山坡,披满了山体。峡谷深处,不时驶过的洒水车在抑制飞扬的尘土。山坡上的松树、槐树等乔木已经抽出了新枝。空中还有直升机围着已经覆绿的山峦播撒农药。如果不是来回运输的重卡,很难想象,这里是位于华州区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采矿区。
从机器轰鸣、尘土飞扬、满山疮痍,到修整复绿、鸟语花香、满目青翠,秦岭北麓矿山生态修复正如火如荼,而这只是渭南市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
放眼秦东大地,从高消耗到生态优先,从矿山粗放开采到全面规范有序精准开发,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到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命运共同体”初具规模,再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这一处处采矿区的变迁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账本”,记录着渭南市矿山资源管理的绿色发展。
奋力推进“生态大保护”——
规划为纲,构建绿色发展新模式
渭南市地处秦岭地槽与鄂尔多斯地台结合部,拥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钼等矿产资源,改革开放初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相对传统粗放,存在“多、小、散、乱”问题,对生态环境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脱离生态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历史欠账怎么还?如何在寻求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走出一条生态与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成了渭南矿山资源开发与发展无法绕过的课题。
行胜于言,奋斗以成。近年来,渭南市坚持“大生态、大修复、大保护”工作思路,相继推出一揽子举措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
特别是编制印发了《渭南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部署,为渭南市未来15年生态保护修复具有把舵定向作用,全力推动全市生态修复工作逐步实现由历史遗留矿山重点治理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被动整改向主动作为转变,基本形成“规划为纲、市级统筹、部门协同、系统修复、分区治理”的生态修复体系。
奋笔书写“生态大文章”——
整体施策,开采、治理、复绿“齐步走”
如何摒弃“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渭南的生产矿山管理逐渐找到头绪:那就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全过程,带动矿山企业转变发展观念,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推动开采、治理、复绿“齐步走”。
——因地制宜,形成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保护修复体系。重点聚焦黄河、秦岭、桥山三大修复单元,按照“先试验,再示范推广”的思路,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三高”(高寒、高旱、高陡边坡)特点和黄河沿岸复杂地质结构,在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指导下,探索实施了秦岭北麓高陡坡面修复、桥山南麓(蒲城段)生态修复、黄河西岸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示范工程,并分别在高陡边坡、黄土沙质坡面复绿等方面取得技术科研突破,为今后提升矿山生态修复效果奠定基础。
——制度护航,构建起“边开采、边修复”的长效治理格局。制定印发《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文件,实行生产矿山办理手续机关内部会审制,把住审查关口,并针对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年度工作任务,明确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和年底有验收等管理制度,同时坚持每年市级全域“两随机一公开”检查全覆盖,夯实行政监管和矿山企业落实“两案”的责任。目前,全市矿山企业均建立了基金专用账户并签订三方(自然资源局、矿山企业、银行)监管协议,每年按照年度计划提取基金并落实年度任务,至今累计提取基金2.44亿元,完成治理面积474公顷。
持续做强“生态大品牌” ——
产业增效,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以前,一说起矿山,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矿工那一张张沾满了粉尘的面孔以及光秃秃的矿坑,而如今在绿色发展中提升生产力,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与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融合发展模式,加快促进“两山”理论转化,已经成为渭南绿色矿山发展的一种全新实践。
当前,秋高气爽,黄河岸边绿意正浓。合阳县黄河西岸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治理废弃采沙(石)场222.45公顷,完成造林总面积393公顷,栽植紫穗槐、爬山虎、刺槐、油松、旱柳等40余万棵。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依托平整出来的土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种植甜瓜、樱桃、葡萄等,让治理区的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率超过80%,成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研发科普教育基地、现代生态科技创新农业基地,真正实现“项目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业家园化”。
秦岭深处,作为首批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绿色矿山”的钼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坚持边开发、边治理,不仅高标准建设排土场,修复采矿区,还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边坡全部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进行治理,扎实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目前累计投资2.76亿元,治理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39.81公顷。
渭北“旱腰带”变身“绿腰带”。蒲城县累计投资13.7亿元,共实施石质山体造林、生态修复2067公顷。目前,蒲城北部3334公顷石质山,连同唐桥陵、唐泰陵、唐景陵、唐光陵景区将成为“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冬季长青”的生态景观旅游带;富平县紧扣粮食安全,通过平整、覆土等多种治理工艺,让昔日桥山南麓山脚下的废弃矿山变良田。现在的兰山村恢复的41公顷土地,已经种上了油菜、小麦等农作物。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治理历史遗留采石矿山229处1482公顷,其中秦岭区域历史遗留采石矿山67处406公顷全部完成修复治理;桥山区域已完成修复治理162处1076公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渭南矿山生态治理从“山穷水尽”到“绿色发展”,全市生态文明的“绿色账本”更加丰厚。如今,天朗气清,抬头,是醉人的“天空蓝”;碧水泛波,四顾,是宜人的“生态绿”,毫无疑问,一个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美丽渭南正在崛起……
统一行使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统一行使
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