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8月20日至10月20日,省自然资源厅在全系统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主题征文活动。本次征文共收到征文文稿109篇,从中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优秀奖20篇。
即日起,本公众号特开设《将改革进行到底》专栏,依次刊发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绘就万顷绿色画卷 重塑秦岭山水颜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秦岭实践
将改革进行到底征文 一等奖
作者:王联兵
作者单位:西安市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逐步融入全民的生态观念和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岭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决定了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生物多样性和地理格局。以秦岭山水项目为载体的“秦岭实践”正在努力谱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的新篇章,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生态保护修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认真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做好描绘绿色秦岭的起笔、展笔、行笔、运笔和落笔,绘就一幅崭新的秦岭山水画卷,对以更高效能推动新征程自然资源工作,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西安市南依秦岭,北靠渭河,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破解西安市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现实需求,是促进城市及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西安市正在实施的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以下简称“秦岭山水项目”)就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一
起笔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秦岭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秦岭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一,要持之以恒地加以保护。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特别指出:“陕西要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总书记的谆谆告诫语重心长、发人深省,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提供了强大动力。特别是“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的嘱托,让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成为“秦岭实践”的“起笔之时”。
二
展笔是做好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20年6月,《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明确了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秦岭山水项目位于三区之一的黄河重点生态区。国务院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全国重点区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项目。秦岭山水项目是陕西省西安市一次性争取中央资金最多的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类工程项目。
秦岭山水项目契合国家战略导向,项目区所在的西安市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西安市生态地位突出,秦岭北麓核心区域位于辖区内,推动秦岭北麓生态保护修复,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成为“秦岭实践”的“展笔之矢”。
三
行笔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重大转变的生动诠释
“秦岭实践”的“行笔轨迹”,正是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保护修复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等重大转变的鲜活案例。
秦岭山水项目是西安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守护秦岭中央水塔的重要支撑项目。该工程建立“一屏、一带、一山、六水”的生态格局,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所在区域村庄规划充分衔接,将生态修复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主要围绕地下水补给、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提升、土地整治与地质环境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智慧化管控体系7大类工程开展。
四
运笔是对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综合治理、
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秦岭山水项目建设加强不同要素、区域、系统之间的协同,以及相关部门、主体之间的协同,构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协调机制。我们认真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扎实推进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项目建设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改变以往“管山不治水、治水不管山、种树不种草”的单一修复模式,实现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治理转变。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修复对区域自然系统及其子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支持地方统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自然生态要素,统一规划方案,整体勘察设计,统筹考虑地理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关联性、生态要素的综合性,顺应自然规律,系统谋划项目布局、时序安排,对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成为“秦岭实践”的“运笔密码”。
五
落笔是为秦岭山水重塑颜值
展现最靓发展底色
在秦岭山水项目建设中,我们始终将生态修复作为实现秦岭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系统观念,一体化推进保护和修复。同时,积极凝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识,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坚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人民群众共享秦岭地区绿色发展成果,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成为“秦岭实践”的“落笔之作”。
蓝田县九间房镇养麦生养区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以来,该镇峪口村深入推进“农业+文化+旅游”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发起了“旅游财”,探索出一条集生产实用、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2023年,荞麦岭接待游客115万人次,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个,带动周边群众开办民宿、农家乐、小吃店、特产店等60余家,人均增收近2000元。通过项目实施,峪口村已围绕荞麦花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全业态产业链。
此外,项目有效地修复和提升了区域内整体生态环境。以前,该区域土地利用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林地被侵蚀、河道冲刷严重,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坡改梯、林地提质改造、水保林、消淤疏浚等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骊山作为秦岭重要支脉,自周秦汉唐以来便是皇家园林和风景名胜之地。但近年来,随着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区域内红黏土裸露面积不断增大,使区域生态面临严重挑战。骊山浅丘区红黏土分布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成功解锁红黏土变“绿”的密钥,恢复骊山生态活力的同时也筑牢了秦岭生态屏障。
红黏土区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水源涵养能力差,极易形成冲蚀、剥蚀、泥流、溜坍、滑坡危害,骊山浅丘区成为自然坡地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和灞河流域最主要的泥沙来源地。为了将红黏土“锁”在坡面上,施工单位将原本的陡坡改成类似梯田的结构,利用水平阶形成的平台承接高处流下的水和土,再利用生态挡墙将水土牢牢固定在山坡上;针对红黏土植被难以生长的问题,采取土壤改良、添加保水剂等措施,确保树木“种得活”“长得好”,植被成活率达到95%以上,大量种植植被均已生长发芽,形成植被先锋群落;通过水土流失发育控制治理,大面积坡面植被覆盖度得到较大提升。为秦岭北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渭河黑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通过修复退化农田生态系统、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土地综合整治创新举措,解开了渭河黑河流域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难题,确保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项目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农田生态环境修复等工程措施,实现高效农田生态系统,使区内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并逐步改善。同时大大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确保耕地机械化经营;另外,更有利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项目区耕地和园地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小麦净产值增加114.81万元,玉米净产值增加118.54万元,猕猴桃净产值增加1627.76万元,总体经济效益可观。
六
结语
“中国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正如联合国在评选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时的赞誉。秦岭山水项目的实施使秦岭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经过全市上下的齐心努力,秦岭山水项目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蓬勃景象,一幅崭新的秦岭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本文项目支撑为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
统一行使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统一行使
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