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家庭干预指导策略

文摘   健康   2024-10-11 19:46   四川  





什么是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ADHD)[1] 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持续存在且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为核心症状,可造成儿童的学业成就、职业表现、情感认知、社交等多方面损害,智力可以正常或接近正常。





ADHD的流行病学




男童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约为3:1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60%的病例可延续至成年。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患病率为7.2%,我国儿童患病率为6.26%





ADHD发病原因




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但目前认为该病是多种遗传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大部分在6岁以前起病,一些儿童在婴儿期就表现出好动的特征。




ADHD的三大核心症状







ADHD可继发以下症状






ADHD的康复治疗



目前ADHD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1

药物治疗


目前主要选择中枢性兴奋剂非中枢兴奋药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三环抗抑郁药等进行治疗。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会(AACAP)建议:足剂量足疗程规范治疗ADHD,一般开始用药后4-6个月症状缓解,之后至少维持用药1年,达到功能缓解才能停药。

( 具体药物选择及服用时间请至医院咨询专科医师 




2

非药物治疗包括


行为矫正疗法、认知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对父母和老师的培训以及运动疗法等。



以上治疗方式不管是药物治疗或者非药物治疗都需要到医院或者专业机构进行


除此之外,在家庭当中ADHD的家长可以通过哪些干预措施,以此协同促进孩子症状改善呢?


一、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目前孩子的认知程度是怎样的?[2]

孩子能不能正确的理解名词、动词、空间概念并有所动作?

孩子能否正确理解他人的讲话并采取适当的行动,就要求了孩子的认知程度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认知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认知发展影响孩子内部知识的成长,认知发展受限,可能导致孩子适应环境能力下降,不能及时同化或调试心理状态,产生不恰当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二、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情绪发展现在处于何种阶段?

人的情绪分为坚持型、冲动型、协调型,这3种状态会随着情境不同有不同变化,不管是大人小孩,情绪都会有高低起伏,小孩的情绪反应因为自身难以抑制或控制,反应可能比大人更激烈。

而ADHD的孩子的情绪多半处于过度“坚持”——对某一事物有着强烈的坚持;过度“冲动”——出现动作症状,而“协调”较为薄弱,无法及时做出适当的行为与他人的沟通也会出现阻碍。


三、如果不能和孩子语言沟通,那就从身体互动开始

善用孩子目前具备的能力,不能只将焦点放在孩子做不到的事情上,而是找出他能做的事情,以此作为出发点给予孩子相关的指导。

可以从瘙痒刺激开始,若想消耗孩子充沛的体力,可以牵着孩子的手,让他配合大人的呼吸不断弹跳,跳到一定程度再让孩子静下来看点东西,也许刚开始孩子只能专注1分钟,但是随着弹跳次数增加,孩子专注的时间也会跟着拉长。


四、想办法避免孩子的不当行为

孩子的不当行为让家长和老师头疼,所以想办法避免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不当行为,找到其出现的原因。

“不当行为的原因,一定就在现场”。比如:他人说话声音太大、从高温环境突然走进低温环境的急剧温度变化、想买的玩具没有成功获得等都可能会引发不当行为。这个时候,需要家长给孩子建立一个不当行为清单,记录孩子发生不当行为的时间点和症状,藉此记录查找,当发现孩子有类似的倾向时,就能事先将开关藏起来,避免孩子出现不适当的行为。


五、加强体育锻炼

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ADHD儿童形成有方向性的动作模式,影响大脑的结构发育和功能神经认知发展,有效优化各脑区之间的连接,保证各脑区氧气充足,提高细胞代谢,还能促进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产生和分泌,改善ADHD的注意力、执行能力和运动技能,同时促进ADHD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发展[3]





可以选择运动方案



①瑜伽:

每次60分钟,每周1次,连续坚持20周,可以适当改善孩子的多动和冲动行为。


②中低强度的自行车运动:

每次>30分钟,每周2-3次,≥5周,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情绪控制等。


③游泳:

坚持8周以上,孩子的选择性注意可显著提高,还可减轻短时记忆损伤。


④慢跑:

每次40分钟,每周2次,可改善儿童的注意力、运动技能、学习和课堂行为。


当然,运动的时候也要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避免运动损伤或意外的发生。


ADHD的预后和病情的轻重程度、是否及时有效地坚持治疗、是否有家族史、是否有共患病以及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是否持续存在等相关。


对于ADHD的孩子,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也不要用大人的认知来判断孩子的行为想法,试着理解孩子的特质,多方尝试适合的方法,让孩子拥有安定的情绪,才能提升认知学习能力。




供稿:中医科 古美

审核:中医科 古美

编辑:甜妹儿 糖锅儿

/妇幼健康科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不做商用,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 李晓捷,唐久来,杜青.儿童康复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ISBN:978-7-117-26422-8/R·26423


[2] 浅羽珠子著,王薇婷译.图解ASD、亚斯伯格、ADHD、学习障碍 正向教养.新手父母出版.2019.09.ISBN:978-986-5752-81-1


[3] SunWenxin,Yu Mingxuan,Zhou Xiaojing.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attention deficit and other major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ADHD: A meta-analysis.PSYCHIATRY RESEARCH,311,114509,MAY 2022 DOI:10.1016/j.psychres.2022.114509




内江市妇幼保健院
内江市妇幼保健院预约挂号官方平台,咨询电话:0832-228955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