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谷到酒谷:川南碧海中的好酒故事

文摘   科学   2024-12-23 09:53   山东  

在山谷中,聆听金喜来的好酒故事。

11月的南溪平静祥和,一年的高粱与水稻早在夏末就收割完毕,运往宜宾甚至更远的酒厂。

现在,参差的水稻茬子还在地里留存,而另外一些空地种上了葱、蒜苗等“实惠”的作物,这片肥沃的土地仍在发光发热。

|宜宾南溪是名优白酒优质原粮核心产区,为四川省唯一五星级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拥有20万亩环长江酿酒专用粮基地。

从2017年南溪区的酿酒专用粮园区正式开始建造,至今已经是第7个丰收的季节了。这个被“万里长江第一湾”环抱的区域是微生物的乐园,气候、土壤、水源、人文底蕴,南溪的一切都指向了酿酒。

而在南溪的腹地,云台山系的天然山谷中,流淌出一条蜿蜒的小河,金喜来就坐落在这里。

|云台湖的自然景观。

11月23日,在AIIC2024酒业投资与创新大会上,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授予金喜来酒业“中国生态酒谷”的称号。

怎样的生态?何为酒谷?或许金喜来的好酒故事就藏在这山林间的千万绿色之中。
 

960亩土地的90%

在第一批从宜宾赶往南溪从“零”开始建设酒厂的员工中,就有于彬的身影。如今负责原粮管控的他,回忆起第一次走进厂区的感受时还会感慨:“那时从宜宾到南溪,多添了件衣服都觉得凉丝丝的。”

南溪地形地貌总体以低山丘陵为主,间有平坝。区域内的低山主要分为四大山脉,其中就有云台山脉。

从数据上来看,南溪全区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性气候,年均温18.7℃,年平均降水1072.7毫米,雨量较为充沛,年无霜期达到348天。但在这“平均”之上,金喜来的生态更为优越。

|南溪有长达24.9公里的滨江景观生态廊道,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图源/视觉中国

这占地共960亩的酒厂靠山隐蔽,植被覆盖率达到惊人的90%。无论冬夏,绿色都覆盖着厂区,宛如点缀山峦的一颗绿宝石,附近区域还拥有省级森林公园、省级湿地公园云台湖等。

群山环抱的天然氧吧之中,多样的林木,带来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超过1200个/cm³)和鲜活的微生物群落,形成了极好的酿酒环境。

若从厂区的高处俯视,会看到半山腰处的山谷中,一条活水两旁均匀铺满了茂密的林木。“天之酿成其谷、地之酿成其溪、人之酿成其酒。灵秀融五谷,天地人同酿。”

酒厂建筑分列两岸,隔溪相望;小青瓦房错落其中。这片厂址原本是三线建设时期的军工厂,如今金喜来较大程度保留了原址的完整,厂区内大多都是老房子,仓库、车间的房顶上略有磨损痕迹的拱顶瓦片就是时间的证明。

今年29岁的张磊是金喜来年轻的生产主管,也是较早被招进来的“大学生”之一。他曾听前辈们描述过这座兵工厂的盛况:不大的区域内聚集了两三万人生产与生活,宿舍楼、电影院甚至泳池等配套设施十分齐全,热闹非凡。

虽然这些建筑与辉煌随着时间隐去,但那个时期留下了更宝贵的财富——香樟。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厂区内外有将近三万棵五六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大规模种植的香樟树。它们的树冠遮天蔽日,能伸展到二三十米的高空。

种植这些香樟最初的目的,是在人口密集的工厂中抵抗密集的杂虫,但如今在生态酿酒领域,香樟多与“富集有益微生物”和“涵养水源”等作用挂钩,这万棵香樟成为金喜来不可多得的绿色优势。

|目之所及都是香樟参天的模样。

不止香樟,更有白兰、棕竹、圆柏、槲树、杜英、木芙蓉、红花羊蹄甲、垂丝海棠、悬铃花、蓝花楹等名贵树种上千株。夏天的雨后,还会长木耳、鸡枞菌、羊肚菌、蓝莓等等。

|生长在绿化带中的蓝莓树。 摄影/好酒地理局视频中心

走在酒厂的道路上,张磊总能从看似不起眼的绿化带中找到有趣的植物,但在他的口中,在这里,发现什么都“不稀奇”。毕竟植物届的活化石、一级保护濒危植物——桫椤都在这里生长了四百余年。桫椤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而在金喜来的“桫椤谷”,许多小小的桫椤仍在勃勃生长。

金喜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仁友介绍,“湿度、温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都会影响桫椤树的生长,它对环境有严重的依赖性,很难适应变化较大的生态环境。仅是看桫椤长势,就足以说明酿酒园区的生态环境是如此的不可多得。”

“厂区里的树我们都不能动”,金喜来对园内的植物都坚持着“只改造,不推倒”的理念,“因为环境足够好,所以是人去适应环境,而不是想着改变它”张磊说。

摄影/好酒地理局视频中心

极高的生态完整度让这里的植物和其他酒厂比起来稍显“杂乱”,甚至车间都可以说是分散在植被的“夹缝”之中。也正是这个原因,让野生和原态的微生物种群更为丰富,对酿酒大有裨益

在聊天时,张仁友曾以一种“凡尔赛”的语气说,园区里到处都是楠竹,长得还很快,不好打理。

|环绕着桫椤谷的是成片的楠竹。 摄影/好酒地理局视频中心

在山坡上,确实有许多长在各种阶段的竹笋、竹子。在金喜来生态的滋润下,竹子生长得十分迅猛,从竹笋尖尖到几米的竹竿,只需要几天的时间。

而成长在南溪的金喜来,吸收着“五粮故乡”的涵养,在一年年的沉淀中,积蓄着“破土而生”的力量。

珍贵的五粮

名酒与大江大河共生,高粱、玉米、小麦,在航运畅通的宜宾停留生长,成为更适宜酿酒的模样。文化的碰撞又给予这座城市“包容并蓄”的性格,五粮工艺的形成就是最好的注解。

配方不断动态调整,在历代酿酒人的实践中,确定了如今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的现代五粮配方,这也正是金喜来如今选择的的科学原粮配比。

身处南溪20万亩酿酒专用粮的怀抱中,金喜来的原粮质量不容小觑。他们不对原粮进行分级,因为从收购端开始,就已经保证了质量的上乘。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在生产总工向双全的口中,将工艺钻研到极致是一场“急不得”的事。水巷子糟坊200多年历史的古法酿艺,从2011年起被金喜来用于大规模投产。此后金喜来的生产流程在一次次改良中成熟,如今每个班组都遵循着同一套体系,以严格的姿态对待标准。

园区内丰富的微生物在曲房飞舞。纯小麦制成的中高温大曲在压制成型时,被放在层层架子上。这个架子金喜来称之为“多层复式培养区”,在节省空间的同时能较好地保护曲块升温时的温度。金喜来车间主任袁松林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这些曲块挤在一起,它们就会热乎一点”。

新曲在出曲房后,还要储存三个月,此时的大曲仍在进行水分的均衡和菌种的选育、协调。更加陈化的大曲带着选育好的微生物,为浓香型酒带来独特的香味物质。

另一边在酿酒车间,黄泥封窖的窖池中五粮悄悄发酵。金喜来的窖泥选用南溪本地细腻、含沙量小、保水性较强的黄粘土。这种土壤富含利于酒分子形成的磷、镍、钴等微量成分。

五粮破碎后拌合匀实,此时就需要打开窖池,取出发酵过的糟醅,以糟润粮,续糟配料。

低温入窖后,80天以上的发酵期带来充足的生酸、生香期(呈香呈味物质的生成),待到期满,就分层起糟。即:面糟、上层糟、中层糟、下层糟、底层糟、双轮底,比起较大的六个层次,袁松林更精准地将入窖的每一甑都称为一层,2.4-2.8吨,是约13-14甑的投粮量,“每一甑都有变化”。

蒸馏时,探汽上甑的古法工艺在这里也得到很好的继承。蒸馏后,沸水立刻均匀泼洒入堆放的粮醅,充分堆焖后,吸水膨胀的糟醅被送往摊晾设备,待到温度合适,就撒上曲粉,拌合均匀,继续入窖进行下一轮的发酵。

上图摄影/好酒地理局视频中心

出酒、摘酒然后送至酒体设计部门进行分级验收,这就是一轮发酵的尾声了。相比宜宾产区内其他的酒企,总工向双全认为,金喜来的主要优势在于粮香的丰沛。“粮香、干净、回甜”这六字就是对如今金喜来酒体的最佳表述。

在金喜来这片绿色天然山谷中,空气聚集,于是生长的微生物更不易被大风吹散。酿酒是天地人和的奏鸣曲,一方水土造就了多元的酒香,这场粮与微生物的天然共舞令金喜来的好酒故事滔滔而至。

但正如袁松林所说,其实真正美好的是这些植物,这片土地,“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要是没有朝气,那就是认输了”

在结束了五粮液以及甘肃金徽酒的两段工作经历后,本就是南溪人的向双全回到了家乡。

向双全刚到金喜来出任总工的时候,企业的发展并不乐观。彼时,仍在原酒领域探索的金喜来虽苦于生存,但背后的技术力量也在不断壮大。据向总工介绍,车间中的现场技术指导都是他们从五粮液“挖”来的、有着四十年酿酒经验的老师傅们。

|金喜来酒业技术总工曾盛全。

深耕酒行业十五年的袁松林也受到了金喜来的“感召”,成为了酒厂的领导班子之一。抱着想让酒厂发展更好的想法,他积极地参与了企业各个岗位的人员选拔,甚至一起贴过招聘启事。

谈及历史,前身为“水巷子”糟坊的金喜来背靠始建于1806年的老窖池,这80口老窖至今仍然不间断酿造,并且在岁月的洗礼中愈陈愈香。

无论是“水巷子”糟坊内,还是酒谷的车间中,墙柱与穹顶都布满斑驳的、厚厚的苔痕。这是年复一年的微生物活动留下的酒苔,它们维持着车间良性的微生物环境,散发出古老的酿酒气息。

有历史的积淀作为底气,金喜来人对自身的发展前景都十分自信。曾为“国营长庆机械厂”的这片山谷,承载着人民独有的艰苦奋斗的峥嵘记忆。生活于此的先辈白手起家,在荒芜的山地中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国有企业。

如今的金喜来仍保留着国有企业的体质,在建设、发展和环保等领域积极争先。或许三线建设的“红色精神”跨越了时空,仍影响着踏足这片土地的人们,在谈话中,金喜来人热情向上的态度也感染了来来往往的酒商或游客。

关于自己的性格,袁松林在听到“风风火火”的评价时,他并不否认,反而笑着说自己也是靠人格魅力来维持管理,“用热情打动身边的人”。

最早召集到的酿酒人员有一部分是由袁松林“带队”的,以工段为单位,他和员工一同早起,加班加点地进行技术生产的实践与试错。在工作过程中,他用高涨的激情来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带动员工的执行力。

|由袁松林组织推广的自动化摊晾设备在各个工段广泛运用。 摄影/好酒地理局视频中心

在机械化的推进中,他也曾东奔西走,与反对的声音们不厌其烦地沟通如今“古法智酿”的先进理念,最终在酿酒九工段配备了第一台机械化摊晾设备,开启了机械辅助人力的高效生产。

他认为,如今一瓶好酒的酿成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登高望远。以行业的视角,学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以此审视自我,才能长久地进步。

酿酒技艺的传承是周而复始的工匠精神与敬业精神的延续,“把酿酒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干一辈子,至少在生产方面,不拖公司的后腿”,这是一位普通的车间主任的信条,也是金喜来对待酿酒的积极态度。

|袁松林(右)深入车间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金喜来对酒质的提升有很强的执念,生产以班组为单位,每周、甚至每天都会有酒质的评比,期望在良性的、持续的竞争中推动酒体的品质提升。

但金喜来的眼光并不局限于企业内部,作为宜宾产区的“小单元”,金喜来希望真正做出对外能无愧为“宜宾”二字的美酒。

|在冬天的金喜来厂区里也盛放鲜花。

袁松林在聊天中说,希望自己像《亮剑》中的李云龙那样,百折不挠,永远保持着生活的冲劲。

“人要是没有朝气,那就是认输了”。

这位车间主任像是整个金喜来的缩影,热情、真诚,像园区内落了雨就会蓬勃生长的植物那样,充满着珍贵的生命力。用心酿出的酒香传递到山谷之外,就成为了“生态酒谷”金喜来独特的讯号。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金喜来酒业)


关注好酒地理局

发现好酒的自然人文之美

更多好文……


好酒地理局所发表的包括但不限于

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创作品,均受法律保护。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篡改、删减等。

原文转载请在公号回复【转载】联系授权。

好酒地理局
用地理视角、科学解读和人文表达,构建一瓶好酒的话语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