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泡桐树中学师生去往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园,老师先带领大家参观了杂交水稻科技馆,见识了各种各样杂交品种的米,激发了同学们对农业的兴趣。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解决了人口吃饭问题,且人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
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袁隆平爷爷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的艰辛,在袁隆平爷爷的不断努力、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下,于2005年提出了“曲线致富”的理念。在袁隆平爷爷“曲线致富”的理念指引下,成都分中心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探索出了一条稳粮增收的有效途径:“水稻+”的“种粮改富"模式。
我们到达了户外种植基地,看到了很多蒜苗,老师说大蒜在每个时间段都可以吃,比如大蒜、蒜苗、蒜薹,有很高的价值。此外,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稻渔生态循环模式,了解农业发展新模式。
最后在东林片区的规划馆,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认识到了整个园区的模式和面积以及对农业职业岗位的不同区别和园区规划。
这次职业考察让我知道了我们应该珍惜粮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每粒稻米都谱写了农耕社会的绚丽华章,奏响了华夏大地的文明弦歌,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向往,每一粒稻子的身后都是先辈们、农业科研的叔叔阿姨们的努力与汗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往期精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