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江西省都昌县境内有155个黄姓村庄,约3万人,尊黄俊伯为一世祖。
黄姓与龟山曹姓世代联姻,南宋大臣曹彦约为其姻亲所撰墓志铭中屡屡提及:
介江州、南康间,居多大族,语亲戚之盛不絶者,称曹、黄。
黄虽望江夏,中徙豫章,由豫章占沙港,为江州湖口人。
又有星分而出派别而居者,故今土塘黄氏以沙港大支表表于都昌者,又同邑焉。
南康军都昌县土塘黄氏,分派于江州湖口县之沙谿。
▲黄氏世系简图
朱门四友之黄灏为黄氏10世。
其祖父黄泽由沙港徙迁都昌一都大宁池口(今属大树乡)。
黄灏1163年中进士,朱熹1178年知南康军时,二人多有交游。
1179年,“门友黄商伯持其家谱徵予序”,是为《黄氏家谱序》,残文约600字。
载《全宋文》卷五六二三、都昌县北山乡塘湖黄家《黄氏宗谱》卷首。
二
黄氏家谱序
(上缺)而□□□在以振□□□□遗□□□□黄氏谱□□□□□□□□补其□□□□序云(下缺)居于都昌者半。
□亦尝考之,宋南渡之先,散处别业而居于都昌者多矣,特未尽离祖宅耳。
有云:「大族之下,有富有贫,势使然也。择业之后,有贵有贱,理使然也」。然是四者,皆自外至者也。
由祖宗睦族之义而观之,则举不当以是论。
奈何人情风俗日流于薄。
一族之内,其或有室阔而仕显者,则萌钦附慕丽之心,语于人则曰:「吾与某尚尔同高而曾也」,未必果亲也。
其或有犁耕而负贩者,则怀鄙薄厌弃之心,语于人则曰:「吾与某久矣无服属焉」,而未必果疏也。
吁!胡不法大贤君子之度量乎?
昔范文正公位跻参政,悉以俸赐均与族人,语其诸子曰:
范仲淹(989~1052年),官至参政知事,移居苏州吴县。
「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
茍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若可能及者,谓今日是祖宗之德也,非己之所能及也。
由祖宗积德百馀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入家庙乎」?
由此观之,则凡宗族之间有富有贵,皆吾祖宗积德之由,而自务其能哉!
今之宗族,欲望其如文正公均俸赐,抑亦鲜矣。
倘能不以富贵贫贱异其心,而尽其恭敬亲睦之义,则亦庶几矣。
予今守南康,讲道白鹿书院,门友黄商伯持其家谱徵予序。
黄灏:字商伯。徵:同“征”。
仅以世之宗族富贵贫贱而子孙能不坠其先业,如范文正公之训,书于商伯家谱之右以自警。
朱熹序
宋淳熙己亥(1179年)
▲朱熹为黄氏宗祠所题“亲义理”
以上。
阅读更多:
如果您喜欢,麻烦点赞在看,分享、转发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看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