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减排中的不可忽视因素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正在致力于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然而,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IPPU)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征和驱动因素一直不甚明确。近日,Liting Hu等人发表在《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期刊上的研究,通过对2000至2020年期间18个工业生产和2个产品使用领域的详细统计,揭示了这一重要领域的排放变化。
英文题目: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product use are a non-ignorable factor in China’ s mitigation
中文译名: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中国减排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
发表期刊: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
第一作者:Liting Hu et al
第一单位:浙江大学
DOI:10.1038/s43247-024-01951-1
中国IPPU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情况
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了1628百万公吨(Mt),这一数据比其他研究的估计值高出3.0%至6.5%。这一发现凸显了IPPU在中国整体碳排放中的重要地位。🏭🌍
主要驱动因素:建筑面积的增加
与先前研究主要关注化石燃料与工业过程的排放相比,建筑面积被发现是中国IPPU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贡献率达到94%。这一点表明,快速增长的城市化进程对排放的推动作用非常显著。🏙️📈
区域性减排潜力分析
研究构建了全面的省级IPPU排放清单,并通过数据分析识别出中国关键的减排区域。这些区域在未来的减排策略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关键依据。📊🗺️
IPPU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
研究表明,2020年中国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28百万公吨。这一数字比其他研究估算值高出了3.0%至6.5%,揭示了IPPU在中国整体碳排放中占据的重要份额。这一发现表明,IPPU排放在中国减排目标中不能被忽视,必须纳入政策考量之中。🌍📉
建筑面积与排放的关联
在分析中国IPPU排放的驱动因素时,人均建筑面积成为了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贡献率高达94%。这表明,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建筑业的扩展,对碳排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住宅和商业建筑领域的需求增长。🏢🏠
区域减排策略的重要性
通过省级数据,研究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详细的IPPU排放清单,并识别了关键减排区域。这些地区在未来的碳减排行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优先采取减排措施,从而更有效地推进全国减排目标的实现。🗺️📍
这项研究首次全面揭示了中国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IPPU)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趋势及其驱动因素。2020年中国IPPU排放达到1628百万公吨,显示出该领域在碳减排工作中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建筑面积的增加是推动IPPU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为中国在城市化和建筑业扩展过程中制定更为精准的减排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还通过构建省级排放清单,帮助识别出未来减排的重点区域,对制定更加科学的区域性碳减排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图1. 本研究估算的中国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IPPU)2000年至2020年的动态变化与其他研究结果的差异,与中国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各部门对IPPU排放总量的贡献,以及2000年至2020年各部门IPPU排放占比的变化。
图2. 各IPPU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00年相应排放量之比。
图3. 各指标对中国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IPPU)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贡献。
图4. 2000–2020年各省排放模式。
图5. 2020年中国IPPU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其他国家及其他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对比。
E N D
获取方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地学韦丰吉司长”。后台回复关键字“20250103-2”,即可直接获取原文PDF。(提示:关键字要完整)
免责申明
本推送文章(数据)来源于公开渠道,我们已注明相关信息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或出处所有。本推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信息分享。欢迎广大学者们转发本号发布的内容,可留言或后台私信韦丰小编进行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