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精选文章 |【Science Bulletin】清华大学:新研究,华北平原农业用地转移,水安全与粮产量的艰难平衡!

文摘   2024-12-30 08:01   重庆  





文章简介


英文题目:Shifting agricultural land use and its unintended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中文译名:华北平原农业用地转移及其非计划用水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

发表期刊Science Bulletin

第一作者Liang Dong et al

第一单位:清华大学

DOI:10.1016/j.scib.2024.11.009

精选理由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中国北方平原(NCP)农业土地利用(ALU)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尤其聚焦于多维驱动因素的作用。研究揭示了从2013年至2022年,NCP地区农业生产模式的重大转变:从双季作物向单季作物的转换,再到经济林的扩展。特别是,经济林的水资源消耗增加了126%,对粮食生产和水资源的需求产生了重大冲击。研究还强调了政府政策在这些变化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关于地下水保护的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经济作物种植的同时,可能无意中影响了粮食产量。通过这一研究,作者提出了优化农业土地利用的管理框架,呼吁在水资源和粮食安全之间找到平衡,为其他农业密集型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参考。





摘 要




















农业土地利用(ALU)对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考察了中国北方平原(NCP)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该地区以高强度农业和严重的地下水过度开采为特点,重点分析了多维驱动因素及其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通过基于卫星影像和广泛的第一手田野数据,采用精细化分类方案,我们识别了作物模式的显著变化。从2013年到2017年,双季作(主要为小麦-玉米)向单季作(主要为玉米)转变,涉及面积4600 km²,占2013年单季作总面积的42%。从2017年到2022年,单季作转变为经济林(包括果园、木材树种和防护林带),涉及面积3600 km²,占2017年经济林总面积的22%。这些变化导致2013至2022年期间粮食作物面积减少了11%(6800 km²),但作物水资源消耗增加了11%(6.3 km³)。特别是,经济林的水资源消耗在此期间增加了126%(9.4 km³)。本研究强调了平衡粮食和水资源安全之间竞争性需求的关键性,提供了对其他农业密集地区具有借鉴意义的见解







01
研究区要点



1)农业用地转移与水资源消耗

该研究揭示了华北平原(NCP)农业用地(ALU)发生的重大转变,从2013至2022年,农业生产模式从双季作(主要是小麦-玉米轮作)向单季作(主要是玉米)以及经济林(如果园、林木、护林带)过渡。这一变化导致粮食面积减少11%,但水资源消耗却增加了11%,尤其是经济林的水消耗增加了126%。


2)政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多维驱动

华北平原的农业用地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政府政策(如地下水保护和生态恢复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如城市化和农业收益政策)。政府的水资源保护政策(如季节性休耕和雨养农业)在2017年后促进了农业模式的转型,但这些政策在促进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粮食产量和水资源供给之间的冲突。


3)农业用地转移的政策冲突与水资源管理挑战

该研究揭示了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尤其是在粮食安全与水资源保护之间。政府的农业政策旨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生态恢复,但在某些情况下却导致了耕地面积的减少和水资源消耗的增加,尤其是在推动经济林建设和生态恢复项目时,造成了对地下水的进一步依赖。


02
研究总结


1)农业用地的转变可能影响粮食和水资源安全

华北平原的农业用地转移(如从双季作到经济林)虽有助于生态恢复和农民增收,但却带来了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消耗的矛盾。这种转变需要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粮食安全与水资源管理的平衡。


2)政府政策的多重影响

政府的农业和生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农业用地的转型,但也导致了水资源消耗的增加。尤其是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经济林的水消耗加剧了水资源压力,政策制定者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政策的长远影响。


3)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平衡经济、环境与水资源

在应对农业可持续性挑战时,政策应更加注重优化作物种植模式和水资源管理。例如,采用水效高的灌溉技术、推动跨流域水资源调配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确保农业生产的长远可持续性。







研究图表


图1. 概念图展示了华北平原(NCP)内农业用地(ALU)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用水量变化。

图2. 2013年华北平原农业用地情况。

图3. 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模式动态。图4. 2013年至2022年双季作物(DC)、单季作物(SC)、温室作物(GH) 和经济林(EF)的年度组成用水量(CWC)(a)和每月平均CWC(b)。图5. 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农业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变化。


E N D

获取方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地学韦丰吉司长”。后台回复关键字“39英文”,即可直接获取原文PDF



温馨提示

声明本推送文章来源于公开渠道,我们已注明相关信息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或出处所有。本推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信息分享,无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为韦丰小编个人论文阅读笔记,内容摘录自原文,中文翻译部分源自AI,如有翻译不准确或详细内容请查阅原始文献。感谢大家花时间阅读本文,小编水平有限,如有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地学韦丰吉司长
绝佳地理学视角,地学韦丰吉司长为您呈现精选“地学”文章,为您提供权威的科普文章、学术资源和地学知识。探索地球之美,解读地理之奥秘。欢迎广大地学科研工作者、爱好者投稿和业务推广。请后台私信或加VX(XWFxwf7)联系韦丰小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