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作为自动驾驶的基石,将迎来快速增长。传感器行业有哪些比较重要的环节,如何通过细致的环节分析,探寻并确立合适的投资脉络?第一财经广播评论员蒋衍为大家重点解读智能驾驶中的传感器。
我们来谈一下智能驾驶当中的传感器。最近一段时间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的新闻非常多。国内“车路云”协同相应政策开始密集出台未来单车和“车路云”相应的方案,它们是相互补充的,以前更加强调单车,那么未来整个“车路云”方案会更胜一筹。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相应的受益方向还是比较明确。传感器其实在单车方向体现的价值更高,接下来主要来跟大家聊一下汽车当中传感器它未来发展的趋势。
这传感器也是包罗万象,包括之前跟大家专门拎出来讲过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绝对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绝对传感器在新能源汽车当中的用量,要远远大于普通的燃油汽车。
在整个智能汽车特别是传感器领域当中做得比较好的,比如说华为,一些车企其实已经沿用了华为的激光雷达等这些相应的技术,经过实测可以在绝大多数城市路段实现无干预的完全的自动驾驶。
所以这个事情也引发了资本市场开始在右下角、市值比较小的,特别是跟华为鸿蒙系统,或是跟华为无人驾驶相关产业链配合的一些上市公司当中进行相应的挖掘和炒作。
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的逐渐普及,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快速发展,这些技术的实现能够大幅减少人为所带来的交通风险,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改变汽车生活消费模式,从而实现交通运输安全、高效、绿色的发展愿景。同时也能够缓解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提高生产力水平,提升大家生活品质。
从未来几年来看,到2035年,道路行驶车辆将有一半实现自动驾驶,到那个时候,自动驾驶整车以及相关设备应用的收入规模总计将超过5000亿美元。而我们中国在这一块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
在我们看来,传感器是自动驾驶的基石,将迎来快速增长。目前用于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和车载摄像头等。
摄像头,它是传统视觉解决方案基石,价格比较低,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功能的要求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上。
毫米波雷达,它指的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兼具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的优点。
超声波雷达,它是利用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常用在泊车系统当中。
而激光雷达它主要指的是,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等相应的特征。
目前来看,全球自动驾驶传感器专利数量占比前三的传感器是视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占比依次为30%、22%和20%。
所以重点就跟大家聊一下传感器当中非常重要的三个环节,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汽车,它所要用到的传感器的数量要远远大于普通汽车所要用到的传感器的数量,因此在这个前提之下,整个传感器市场肯定是水涨船高的。那么在这个大的环境之下,就要去看清楚传感器当中它有哪些比较重要的环节,透过这些环节它未来的高速增长,从而引领出相应的投资脉络。
第一块方向叫作车载摄像头,它可以被称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汽车之眼。车载摄像头这个东西我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它这个摄像头和其他传统工业摄像头不一样的,跟手机摄像头也是不一样的。
因为车载摄像头它需要在高温、低温、湿热、强微光和震动等等各种复杂工况条件下要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车载摄像头它要求具备更高的安全等级,工艺性能技术也更精湛。
考虑到安全因素,汽车厂商更加倾向于选择技术成熟、品质有保障的零部件厂商,所以说车载零部件厂商进入市场体系获得评级需要更长的认证周期,而且整个行业壁垒非常高。
具体来看,为了应对复杂多样的使用环境,车载摄像头它需要具备高动态性,它的温度范围一般是在-40摄氏度到80摄氏度之间。说到底这个东西它要经历严寒和酷暑的双重考验,同时还要满足使用寿命,一般是不能够低于8年的。
所以车载摄像头它的整个环境要求是极为苛刻的,当然它的价格也就比较高一些。再结合整个自动驾驶来说,要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汽车必须配置五类摄像头,单车摄像头配置数量至少是6个。全球平均每辆汽车车载的摄像头数量由2018年1.7颗增加到2023年的3颗,而且现在随着整个自动驾驶的升级,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随着车载摄像头技术的成熟,车载摄像头的价格也会持续走低,但是它所用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车载摄像头它的产业链主要包括核心元件、模组封装和系统集成、软件算法以及解决方案。
在整个车载摄像头硬件当中,cmos图像传感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组件,成本高达50%,其他的像模组封装光学镜头成本的占比大概是在25%和14%。从全球供应商角度来看,车载摄像头镜头方面,舜禹光学是全世界龙头,全球龙头联创电子也已经开始为头部企业供货。而在cmos传感器方面,韦尔股份全球市占率排在第二。
用财经知识干货填充美妙冬日,锁定每个交易日的中午,在《解密每日行情》课程中跟着蒋衍老师的投资思路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投资分析系统,一起畅享知识盛宴吧!
购买技巧:如购买本专栏记得先成为一财知道会员,还可以领取专属优惠券哦!
转载前请联系“一财知道”后台授权。本文涉及个股仅做参考,不推荐买卖,不对个人收益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