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布克出版特约授权中国眼科网信息平台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须得授权
2024年12月12日——15日,备受瞩目的2024年第十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年会在四川成都盛大开幕。
同期,在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本次年会不仅汇聚了国内外眼科领域的顶尖专家,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眼科艺术展览,将自然科学、精神艺术、美学、哲学和神学完美融合,展现了眼科医学的深邃与艺术的美感。
本次展览以国际眼科学院院士王宁利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终身艺术委员孙景波教授、全军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罗丰年教授共同主编的《科学与艺术▪眼科》一书的出版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以独特的视角,向公众展示了眼科医学和艺术创作相结合的独特美感。
王宁利主编与作品合影
《科学与艺术▪眼科》一书正式发布
展览分为多个部分,包括“缅怀眼科先贤大师”“眼睛·艺术视界”“眼解剖·眼生理超现实绘画”“临床眼科的影像艺术”“实验室里的微观世界”以及Emil.G.Bethke的《以艺术方式解读眼科世界》和Miradas国际艺术奖所提供的来自多个国家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眼科医学的魅力和视觉艺术的优雅。
参观者可以欣赏到眼科医学与艺术的结合,通过艺术家的视角探索眼睛的奥秘。
王宁利主编与参展嘉宾合影
展会开幕后,布克医学对罗丰年教授进行了现场专访,罗教授谈到:“还记得酝酿这本书的时间是在2019年,经过疫情到现在,5年的时间,终于得成,这本书245页500多幅作品,包含了超现实作品、油画作品、素描作品、眼底影像艺术和电脑绘画作品等各个方面,展现了艺术家们对眼科科学和艺术的独特见解,每一个作品都充满了创意与激情,是对艺术多样性和表现力的一次精彩诠释。”
随着展览的进行,科学与艺术眼科跨界论坛顺利召开,演讲嘉宾从医学美术、油画中的医学人文之美、眼睛里的细胞、视觉简史等不同角度,诠释了医学与艺术的紧密联系,以及医学科学中的人文情怀。
王宁利教授介绍以眼科手术为灵感设计的珠宝作品
参与跨界论坛的演讲嘉宾合影
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将推动中国眼科医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展现了中国眼科医师协会在推动眼科医学发展和普及眼科知识方面的不懈努力。随着展览的深入,也吸引了更多的公众参与,共同见证了科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
科学与艺术·眼科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是一个从古至今一直被讨论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就开启了科学与艺术巅峰的精彩对话。有人认为科学的发展破坏了艺术的美感,但我认为没有科学存在的美感,也是一种无知的美感。
首先,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是借助人类的理性来反映客观世界和规律性,艺术则是凭借人类的感性来反映主观和客观世界。科学更多的是“发现”,而艺术更多的是“创造”,它们共同谱写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
第二,科学代表着理性,艺术代表着感性,二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科学与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所言:“科学与艺术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第三,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AI人工智能绘画、数字媒体艺术的到来,让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迈上了一个新高度。
眼科医生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视觉疾病的疗愈者;又是视觉科学的探索者;更是视觉艺术的传达者。眼科医生关注的视觉系统,是欣赏外界的重要器官,也是创造美的关键。所以,我们不单单是给大家带来光明,更要给大家带来一个高质量的健康视觉系统,来感知这个美丽的世界。
医学本身就不能缺乏人文,没有人文的医学是冷冰冰的。人文的内涵有很多,其中艺术是人文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化的双翼,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由对立走向统一。从我们从事的医学专业来说,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科学与技术的表达形式会突破束缚,与艺术逐渐交融。当科学与艺术相互碰撞,会产生更绚烂的火花。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第十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期间。布克医学将隆重推出由王宁利教授主编的《科学与艺术·眼科》新书发布会。举办首届《科学与艺术·眼科》作品展览,大部分作品是从王宁利教授主编的《科学与艺术·眼科》书籍中精选。参展作者包括王宁利教授及工作室团队、全国眼科美术爱好者。参展作品包括关于眼科的艺术绘画作品,还有部分Miradas国际艺术赛事获奖作品。
本次展览的意义就是通过对眼睛与艺术的理解与诠释,以绘画作品的形式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也了解眼病知识、眼科公益事业,唤起全民对眼健康的关注。
本次展览是首次举办,筹展过程比较仓促,存在诸多不足,参展作者不够广泛。我们期待此次展览只是个开始,点燃眼科工作者对科学与艺术的火苗。欢迎今后有更多的全国眼科工作者、美术爱好者、特别是年轻人,积极踊跃参加今后的展览。
策展词:王宁利
策展人:王宁利 罗丰年 刘伟鹏
值班审核:CQY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