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甄晓蕾 项上
全球并购活动恢复活跃,中国的并购市场也成为热议主题。本图谱总结了人民币并购基金的历史特征和市场参与者的演变。
人民币市场的并购基金比较偏向于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成熟经营体系且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企业。这类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可以通过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历史上这种投资偏好在传统行业、制造业和消费文化领域。近期受政策支持,科技和医疗领域也愈发活跃。同时,消费相关并购活动有明显减少。
与境外市场并购基金出资人主要来源于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各种基金会不同,历史上人民币市场并购基金的资金来源受到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政策限制,更多来自产业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的规模和参与标的。不过近期以财务目标为重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度逐渐上升,为并购基金提供了更好的土壤。
人民币市场比较常见的基金规模大致在数亿元到几十亿元之间。这类基金有较为充足的资金进行一些中等规模企业的并购投资,并且能够在多个项目上进行分散投资,捕捉成长性标的,孵化新的行业竞争者,通过多元子策略降低基金组合风险。
还有众多小规模基金,通常在五亿元以下。这类基金可能是一些新成立的或者专注于特定细分领域、区域、小型项目的并购基金。比如一些专注于早期创业项目并购、区域性企业并购整合的基金。它们的特点是立足本地,操作灵活,帮助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
规模在几十亿元以上,甚至达上百亿元的大型人民币并购基金,通常拥有强大背景和丰富资源的投资机构、金融集团等合作发起人。这些大型并购基金通常参与旗舰型企业的并购交易,对行业的整合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比如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产业资本等发起的并购基金,由于其资金实力雄厚、资源丰富,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较大规模的基金。此类基金标的多为重资产/不动产标的。
相对于境外市场的并购基金有多元的退出途径,如 IPO、企业间的转让或收购、标的公司管理层回购等方式,人民币并购基金的退出对国内资本市场的依赖度较高,也更依赖产业方。
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财务投资人/投资机构参与并购交易的比例在逐渐上升。
受限于公开数据披露,且本次图谱制作只包含了近三年有出手的投资机构。若有遗漏,欢迎联系我们及时更新。
本报告详细内容欢迎有需要的GP/LP联系您的光尘常设顾问或扫码获取,我们将在信息审核通过后将报告发送至您的邮箱。
【扫码获取】
*上述示例仅包含部分报告内容,完整版请见光尘内参。
数据说明:
往期精彩内容,请见光尘合集
订阅须知
1、《光尘内参》仅供业内机构订阅参考,请在订阅时提供企业邮箱作为收件地址,使用个人邮箱将不会收到订阅邮件。订阅前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
已订阅用户请登录
https://www9.idealsvdr.cn/v3/nebula_advisors_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