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汉彬:发挥带头作用 倾情慈善事业

文摘   2024-12-18 18:54   浙江  

裘汉彬,来自“中国最美乡村”——江西省婺源县。他是一名退役军人,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慈善人”,对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1992年6月,退伍后的裘汉彬转业到婺源县社会福利院任院长,利用在部队中当司务长的本领经验,不断找老人谈心,关心老人的生活情况,改善老人们的生活环境。2005年12月,裘汉彬进入婺源县慈善会工作,至今,60多岁的他仍在慈善会大家庭中发挥余热。



裘汉彬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举办的儿童乡村发展论坛上作经验分享
 

初到婺源县慈善会,面对陌生但责任重大的工作,裘汉彬凭借着执着的追求、踏实的工作作风,在慈善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更全面地了解婺源县困难人口情况,他多次深入各乡镇,对全县困难人员结构、资源优势、经济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了解,他发现部分困难乡镇的小学和村小学基础设施不完善,亟需整合社会捐赠资金投入改善。为此,裘汉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积极与江西省慈善总会和中华慈善总会联系,争取上级慈善部门的支持,倾注大量时间与精力募集慈善项目资金及捐赠物资。

几十年来,裘汉彬先后向中华慈善总会等慈善组织争取资金帮扶,为9所困难学校争取了重建学校项目资金230万元;为秋口中心小学等15所小学争取建设慈善电脑教室;为江湾中心小学等争取建设音乐教育室11个;为中云中心小学等争取建设15个放映室;为镇头中心小学等40所小学争取爱心厨房设备;为清华中心小学等12所小学争取课桌凳1500套;向世界宣明会争取引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项目30余个;通过江西省慈善总会为紫阳中学争取“衣恋慈善阳光班”资金,资助700名困难高中生完成学业;向省、市慈善总会为百余名困难大学新生争取到60万捐助资金,帮助他们实现了“大学梦”。

为了关爱温暖更多困难学生、留守儿童,裘汉彬还积极做好“童伴妈妈”项目,让婺源县17个村的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感受到“妈妈”的温暖。同时,争取到18个“慧育希望”项目,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知识。他还向中华慈善总会争取了“留守儿童关爱之家”援助,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帮扶了近20名婺源困难学子,为留守儿童募集书籍15000多册。

在婺源县慈善会工作多年,裘汉彬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及民政先进工作者,并荣获江西省首届慈善赣鄱奖。2022年1月,他被江西省慈善总会评为慈善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2年7月被中共婺源县委宣传部、婺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予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多年来,裘汉彬以一名共产党员、军人的行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凭着一腔热血和对事业的热爱,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他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学习,积累经验,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在工作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困难群众带去爱与关怀。

来源:慈善公益报(席 玉)
原标题:发挥带头作用 倾情慈善事业 —— 记婺源县慈善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裘汉彬

义门裘氏
传家以孝义为本,处族以仁让为先。 传递裘氏家族最新信息,了解世界各地裘氏联宗情况。义门裘氏,同居共爨,孝义敦睦,宋真宗敕旌“义门”,历二十七、八世,为中国义门之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