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郑风淑:将朝鲜族文学介绍给更多读者是我翻译的原动力

文化   2024-11-13 10:20   北京  


 马

 奖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将于11月16日(本周六)在广西南宁盛大启幕。经评奖委员会评审,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审定,25部作品、5位译者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获奖作家作品,中国作家网分别在六个奖项中各选择一位作家代表进行专访。本期推出获奖翻译家郑风淑的访谈。


关注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相关报道,让我们一起解锁民族文学奥秘!







郑风淑,笔名枫树。1996年开始发表作品,201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报告文学《金达莱映红山岗》,译著《中国朝鲜族民俗图》。译著《南大川》(朝译汉,共30万字)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民译汉扶持项目,译著《魏氏祠堂》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延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首批推荐阅读书目。2020年获得《民族文学》年度奖翻译奖,2024年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翻译奖。






郑风淑:将朝鲜族文学介绍给更多读者是我翻译的原动力

采访:中国作家网编辑  李英俊

《魏氏祠堂》以中国江西省的一个农村为背景,以民俗学伦理学的观点和视角,描绘魏氏5代的家族史,艺术再现大背景下一个大家庭从农村到城市曲折多变的历史,以家庭家族为单位,叙述并探寻交织其中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代际关系以及族群关系等,见证历史文化更迭,编织汉族和朝鲜族和睦共存的大爱纽带,共建家族共同体的感人故事。


中国作家网:请谈一谈您为什么选择翻译《魏氏祠堂》这部作品。

郑风淑:我多年从事文学工作,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文学创作和翻译,对文学作品天然具有职业敏感。坦率说,我对翻译哪些作品还是相当挑剔的。许连顺是我国朝鲜族著名作家,多年来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并在多文体、多主题都作了有益尝试,可以说是延边文坛的常青树。当我读到她的长篇小说《魏氏祠堂》时,立马感觉这是一部具有突破和创新的朝鲜语作品,随即产生了将它尽快翻译成汉语的冲动,以便让更多的人得到阅读的享受。最初,《魏氏祠堂》是在《延边文学》连载,还没有出版成书,我阅读了三分之一,便当即决定联系许连顺,没想到一拍即合,很快确定由我来翻译《魏氏祠堂》。这也可以说是缘分吧,对翻译者来说,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作家作品,可遇不可求。

在我看来,《魏氏祠堂》是许连顺文学创作的又一次突破。首先是主题的突破,她跳出延边风土人情的舒适圈,把眼光转向中国内地更广阔的空间,迈出走向朝鲜族文学与中华文化融合的脚步。这部长篇小说以中国社会为大背景,以魏氏家族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将江西一带独特的祠堂文化、风土人情与朝鲜族风俗巧妙映照,将传统的家族婚姻伦理道德与现代生活的人情冷暖具象呈现,既有老辈人的酸甜苦辣又有现代青年的困惑焦虑,隐喻揭示人性晦暗的同时又给予人希望的光芒,着实让我叹为观止。

当然还有创作方式和叙事手法的突破。许连顺吸收了现代文学的创作技术,明线暗线相互交织,却丝毫不乱,悬念丛生的故事演绎、跌宕起伏的情节推进、“蒙太奇”式的镜头切换,都令人惊艳。《魏氏祠堂》的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明快,鲜活有力,趣味横生,既引人入胜又不拖泥带水,画面感十足,让人拍案叫绝。

 

中国作家网:作为少数民族作家,本民族历史文化给您的文学翻译工作怎样的滋养?

郑风淑:朝鲜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一员,朝鲜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璀璨之花。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崇礼尚教,孝老敬亲。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特别是朝鲜族文学,有民谣、传说、故事、盘索里等多种形式。朝鲜族文学最早起源于劳动歌谣,有渔歌、农歌、纺织歌,世态谣和时政谣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诗歌、小说、散文、儿童文学、戏剧等领域,陆续出现了朝鲜族作家群和一批用朝鲜语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些记录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朝鲜族人民与各族人民并肩奋斗的光辉历程,反映了勤劳勇敢的朝鲜族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风雨历程和酸甜苦辣,是中国朝鲜族发展史也是朝鲜族人民生活的文学史诗。这些作品都给予我深深的滋养和熏陶,也使我萌发了将朝鲜族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的冲动,尽自己的努力将朝鲜族文学介绍给更多读者,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和认识朝鲜族文学,欣赏不同的民族文化美学,达到文学共融共生。这也是我从事翻译工作的原动力所在。


中国作家网:您是如何开始朝鲜族文学作品翻译生涯的?翻译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郑风淑:我从小在吉林长大,从幼儿园起学习汉语,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看书,当时看书也不是在刻意培养文学素养,就是单纯喜欢。初高中时因为上数学课偷看小说经常被批评,书还被没收过,怕家人反对,晚上总是等家人睡下后,在被窝里拿手电筒照着偷看。参加工作以后,就很少接触文学了。9年前,组织上安排我到文化单位工作,偶然的工作机会,我翻译了《中国朝鲜族民俗图》,才发现了自己这方面的特长,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和翻译的道路。也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发现,青少年时期的阅读经历的确滋养了我的生命,使我对文学的理解和对文学作品的审视都有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认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影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可能这就是生活的奥妙吧。

在翻译《魏氏祠堂》之前,除了《中国朝鲜族民俗图》,我还翻译过一些长篇和短篇小说,还获得过《民族文学》年度翻译奖,可以说,有一定的翻译基础。可接手《魏氏祠堂》,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最主要的困难就是时间问题。于是我给自己定下指标,每天下班后坚持保证2000字的翻译量。起初有些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后,我竟发现,翻译成了缓解压力、转换脑筋的好办法。多年来的业余时间,我都用在了翻译工作和阅读及创作上,精神世界简单充实。还有,我担心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在翻译过程中心理压力很大,毕竟翻译是二次创作,《魏氏祠堂》是朝鲜语的优秀作品,转换成汉语必须精准到位,既要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又要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这些都取决于译者的责任心,以及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有时,面对一句话、一个词、一段叙述,找不到合适的译法时,我会感到坐立不安。遇到这样的情形,我都会主动与作者沟通,了解对方的创作思路和想法,与作者交流多了,难题也就迎刃而解,翻译渐入佳境。要做好翻译工作,归根结底在于对作品怀有责任心以及对翻译秉持敬畏之心。

 

中国作家网:您能分享一些朝鲜文翻译的技巧或者方法吗?在处理复杂的语法结构或方言时,您通常采取哪些策略?

郑风淑:我的翻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说到翻译风格,我个人一直坚持在“信、达、雅”的基础上,力求文字简炼准确。如果说翻译方面我有优势的话,那也是在朝译汉方面,因为我从小读的是标准汉语,表达可能会比母语是朝鲜语的译者好一些。比如,我前几年翻译朝鲜族著名作家崔国哲先生的长篇小说《南大川》,如果用普通话翻译,会埋没掉作品中独特的乡土气息,失去小说人物对话和个性的灵动感。经过思考,我决定用东北方言来译,以保持作品的特色,受到了广泛好评。再比如,在翻译朝鲜文诗歌时,我采取了以诗译诗的方式,并尽力参照汉语的格律诗或现代汉语诗歌押韵,我觉得这样对保留诗歌的原貌具有很大作用,也就是保留诗歌的“诗性”。


中国作家网:您如何看待朝鲜文翻译行业的未来?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朝鲜文翻译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

郑风淑: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需要更深度的融合发展。对于朝鲜族作家来说,让文学创作“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是最好的继续发展之路。老一辈作家创作的朝鲜语作品,要积极地翻译成汉语,甚至是英语或其他语言,才能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呈现给更广泛的读者。年轻一代要勇于尝试双语创作,更好激发朝鲜族文学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骏马奖之夜”即将拉开帷幕

敬请期待



排版:肖   瑶
编辑:刘   雅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

中国作家网
中国作家网是中国作家协会官方网站,由《文艺报》社管理运营。致力于推介优秀作品,服务广大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是“汇聚最多作家信息、发出最强作家声音、展示最美文学魅力”的重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