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程展示|2021级绘画专业(油画)本科生《艺术考察》课程成果汇报

文摘   2024-12-22 19:00   湖北  

课 程 信 息

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名称:    艺术考察

授课人数:    9人

授课时间:    2024年6月30日-7月14日

授课老师:    马浩然



《艺术考察》延伸了学院美术教学中触及不足或触及不深的部分,对于同学们感受更为丰富、多元的“社会风景”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对于同学们完善成熟的心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次《艺术考察》课程进行了不同类型主题的调研,行程包括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五个省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艺术实践层面的“观想-转换”之间,为大家提供了诸多开放性的视角和样本。



前 期 准 备

01

preparation in advance


《艺术考察》课程开始之前,我与同学们进行几轮讨论,比较充分地阐释了课程的价值意义实践路径,并提供了一些艺术、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书目和相关的优秀作品作为创作参考。正是由于问题意识和情境联想这些前置条件的存在,每位同学在出发前便进入该课程的方案的计划之中。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调整、确认方案,如此反复对照印证,逐渐积累了各自创作的素材。



Let's go




考 察 途 中

02

during the inspection


在有限的时间内想领略更多,就意味着要经历不可避免的、被压缩的“跋涉”,这对体力和心力都是一种考验。幸运的是,同学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整体上较好地实现了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丹江口,我们领略到自然之美与宏伟工程之间和谐共生,它们相得益彰,持续地为人类创造福祉;在临夏,“地方性”的概念凸显,民族信仰及其形成的视觉元素、文化传统和生活仪轨为创作思维提供了另一种范式;在炳灵寺石窟,奇特的地貌强化了古代工匠作品的精神性与永恒性,使不同时间停步至此的游人得到启示;在年都呼寺院,明清两代的唐卡壁画依然散发着自由与虔诚的气息,这并非当下以繁复和细微为要的流行趣味所能比肩;在乐山,我们见证古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他们如何赋予天地山川以人文色彩并采取了怎样的生存策略……在荒野、高原、雨季——所有与日常生活场景大异其趣之处,无不展现了不同的生存姿态与美感,而更为丰富、具体的观想,则为同学们形成独立创作思维提供了深远的素材。




从青海同仁到四川郎木寺的路上

2024年7月6日

四川色达五明佛学院内卖酸奶的当地居民

2024年7月8日

远眺四川蜀南竹海

2024年7月12日

艺术考察“最后的晚餐”

2024年7月13日


作 品 展 示

03

exhibition of work


#《野花》

李心喻

1086 X1932 px

电子绘画

2024年








#《石缝里的花》

李心喻

21x29.7cm

钢笔写生

2024年








#《水上的敖包》

李心喻

21x29.7cm

钢笔写生

2024年








#《经幡》

李心喻

1086 X1932 px

电子绘画

2024年








#《酒店的窗》

李心喻

21x29.7cm

钢笔写生

2024年








#《小道》

李心喻

21x29.7cm

钢笔写生

2024年








#《在佛学院》

李宗炎

20x30cm

 水彩

2024年








#《行走》

任远

109×80cm

纸本素描

2024年








#《猫与我》

肖杰

100×80cm

综合材料

2024年








#《红之白》

杨斯妤

150×60cm

布面油画

2024年








#《众生》

杨斯妤

30×20cm

纸本水彩

2024年








#《五明佛学院》

余荣荣

数码绘画

数码尺寸210*297毫米








#《石雕壁画临摹》

余荣荣

彩色铅笔

纸本

14.8*21cm








#《大佛》

余荣荣

数码绘画

数码尺寸210*297毫米








#《俯瞰》

余荣荣

数码绘画

数码尺寸210*297毫米








#《雨》

余荣荣

数码绘画

数码尺寸210*297毫米








#《隐秘·梦回》

朱姝

100×80cm

布面油画

2024年









  

 课程小结与访谈

(该部分文本作为课程作业之一)



1对于“地方性”,你在本次专业考察过程中有怎样的观察?


2本次专业考察中,使你印象较深的见闻和体会是什么?请尝试说明具体原因。


3你认为专业考察在链接日常课程和专业创作之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请阐释你在本次专业考察过程前后形成的创作方案及构思。


5本次专业考察是否实现了你事先的预设,本次课程形式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你对未来的专业考察提出优化建议有哪些?


6你如何理解艺术创作与社会及自身的关系?


7请整理出不低于五位艺术家的作品具有“地方性”和社会实践的价值(具备问题意识且能与具体空间发生作用)。


8在个人创作的经验中,你真正感兴趣的议题和创作方式(包括绘画样式)是什么?有哪些方面是你努力想达成但目前未能实现的。




—END—


华大美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美院团委宣传中心


图文|马浩然

编辑|李书乐 卓靖芸 徐越

审核|舒丛 庄黎



华师美院
便于向校内外师生传播美术学院信息,加强与各兄弟院校及院系之间的联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