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研习营之七|胡智锋:传媒艺术发展新景观之观察和思考

文摘   2024-12-29 20:45   湖北  



2024美术学院
科研研习营


 为加强艺术学学科建设力度,

 提升国家级项目申报成功率,

美术学院将邀请近年来主持在研的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重点项目

 与国家艺术基金等专家学者来院讲座交流。


 重点邀请艺术与科技、艺术学理论、

 美术遗产、中外美术史、美术教育等研究领域

 或对学院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相关学者。




2024美术学院科研研习营之七|

胡智锋:传媒艺术发展新景观之观察和思考



讲座时间

2024年12月25日(周三)14:30


讲座地点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五楼会议室


讲嘉宾

胡智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视美学研究主要奠基人,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创建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传媒学术领域第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首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中国60年影响中国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已出版学术专著《立论中国影视》《电视传播艺术学》《影视文化论稿》《电视美学大纲》等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多次荣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担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大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的评委。


胡智锋:传媒艺术发展新景观之观察和思考

     

2024年12月25日,由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科研研习营系列学术讲座在美术学院五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美术学院院长郑达教授主持,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原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以《传媒艺术发展新景观之观察和思考》为题,从媒介迭变和传媒艺术形成发展的背景切入,考察了传媒艺术发展的新特征,剖析了传媒艺术发展的新体验,提出了传媒艺术发展的新思考。




PART.01


导言

胡智锋教授在讲座开篇,从媒介对艺术形态发展的重要影响入手,分析了传统艺术向传媒艺术的转变,以及现代传媒技术改造后的融合衍生形态。由此,传媒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特征,形成了内容融合化传播场景化体验沉浸化的审美新体验。因此,对传媒艺术的新思考应聚焦于艺术生产之思、艺术文本之思、艺术传播之思和艺术消费之思。



PART.02


媒介发展与技术迭变——从传统艺术到传媒艺术


现代传媒与媒介技术对于艺术的影响日渐深刻,艺术发展的生态格局也因此发生变革。摄影术诞生之前的戏剧、建筑、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成为传统艺术,积累深厚并影响至今。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出现了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品类,手工复制转为机器复制,新的传媒艺术逐渐成熟。

胡智锋教授强调,传媒艺术本身也在不断演变。从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等传统传媒艺术,发展为基于网络视听平台的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短视频、网络纪实影像、网络微短剧等新兴传媒艺术,继而又演变为经现代传媒改造的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形式,包括舞剧电影、新媒体戏剧、网络演唱会等传统和传媒艺术的融合衍生形态等。




PART.03


传媒艺术发展新特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胡智锋教授指出,传媒艺术的数字化特征表现在数字生产数字传播数字消费方面。数字生产实现了艺术生产的精准灵活,数字化的无限拆分;数字传播则实现了艺术产品的清晰高质,作品能够达到高保真的效果;数字消费则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简单的操作便可以迅速完成高质量的消费。

传媒艺术发展的网络化表现在,一是网络生产,云制作、云编辑等生产形态已十分普及;二是网络传播,跨媒介传播、跨时空传播已成常态,如李子柒的走红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三是网络消费,主要表现在线上推介、线上消费。

胡智锋教授强调,智能化是传媒艺术发展又一个新特征。首先是智能生产,表现在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创作(ChatGPT、文心一言参与剧作;Sora文生视频、文生图等);其次是智能传播,表现在AI大数据的精准定位传播;最后是智能消费,表现在智能识别和个性定制。

 



PART.04


传媒艺术发展新体验:

内容融合化、传播场景化、体验沉浸化   


胡智锋教授认为,传媒艺术内容融合化实现了交叉融合内容衍生创新发展,首先实现了虚拟与真实的融合,如北京卫视春晚“虚拟邓丽君”与真人同台表演,《典籍里的中国》虚拟场景与真人表演;其次实现了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融合,如《新民歌大会》台网融合、制播同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长与短融合;最后实现了文创与文旅融合,如《去有风的地方》《狂飙》等作品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同时,传播场景化从现实场景转换到虚拟场景,如从固定场景到移动场景,现实转向虚拟现实。体验沉浸化则表现在强烈的具身感、深度的参与感、虚拟的在场感、沉浸的代入感等几个维度,如《消失的法老》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项目、《黑神话·悟空》游戏都是沉浸式体验的典型案例。



PART.05


传媒艺术发展新思考:

艺术生产之思、艺术文本之思、艺术传播之思、艺术消费之思


胡智锋教授强调,面对传媒艺术新特征、新体验,首先应对艺术生产进行重新思考。当前,机器作为艺术生产过程中新的变量,呈现出主体性模糊、真实性模糊、机器拟人化、人的赛博格化(半机器化)等现象,人创造艺术、人工智能创造艺术、人机协同创造艺术等形态并存。对此,我们不禁要追问,人工智能会给艺术创作带来什么?如何处理人-机关系?人的主体意义及如何保持人的主体性?

此外,艺术文本也呈现互动性强化、稳定性模糊、规范性模糊等现象,尤其传媒艺术文本流动性、互动性、不确定性增强,我们面对着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在人机互动,大众参与背景下,何为终极文本?如何理解认知和把握艺术文本的不断流动状态?同样,艺术传播的丰富性、多样性日益显著,传播的过度个性化导致认知固化与信息封闭化,这都迫使我们去思考如何应对当下乃至未来艺术传播中可能造成的信息茧房与孤岛效应?

胡智锋教授指出,艺术消费的新情况也值得高度关注,消费人群分层与分需,老年与中青年、青少年的需求各有差异;消费品类呈现多元与竞争格局,长视频、短视频、游戏并存且此消彼长;消费内容复杂与虚假也不可忽视。对此,我们必须进行冷静的思考:如何做好顶层设计,以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综合考量,宏观布局把握各艺术品类之间的竞合关系并引导和引领其发展?如何做好文化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艺术消费环境?



PART.06


交流讨论


在讲座的交流探讨环节,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郑达教授主持了与会师生的讨论。郑达教授就此次讲座的收获与体会进行了总结,并结合个人的专业领域,探讨了传媒艺术的新体验及其引领性作用,以及传媒艺术的主体性问题及其新思考。之后,学院师生围绕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化、传媒艺术的评价标准与体系、AI融入课堂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尺度等问题与胡智锋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Q:中国传统艺术形态如戏曲和其他艺术类型,如何在现代传媒艺术形态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胡智锋:中国传统艺术形态如戏曲和其他民间艺术,是农耕文明语境下的产物,如果完整地呈现和保存只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进行,原样不动的呈现难度是很大的,但是我们可以保留传统元素和原始基因,用现代传媒技术加以转化,《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电影作品说明具备现代转化能力和创意能力十分重要,《黑神话·悟空》就包含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元素,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Q:对于传媒艺术,应该是让其在技术逻辑与商业逻辑的驱使下完全自主发展,还是应同时建立起一个监督与评价系统,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干预与把控?比如,如何在现实与虚拟中找到平衡点以及伦理相关问题?


胡智锋:短视频、微短剧等传媒艺术作品具有相应的价值,发展也很快,某种意义上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对其评价以及监督的标准目前还无法给出完整准确的定论,需要综合考虑政府、社会、市场、评价等多个维度,寻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当作品案例积累到一定数量,应该就可以从这些不同维度中寻找到动态的平衡点。


Q:目前学校的艺术课堂教学与学术研究都在强调AI赋能,但是可能会丢失传统欣赏方式,如何把握AI运用的尺度?


胡智锋:AI运用到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是大势所趋,它具有自身的代入感优势,但是也存在简单化倾向,这是客观存在的矛盾。基本的态度还是要寻求适度的平衡,可以用AI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教学的兴趣,但是不能用AI代替原始阅读,而是同时要求学生仍然去阅读经典,积累原始的审美体验。



—END—


华大美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大美院团委宣传中心


撰稿|喻颖

编辑|成思妍 徐越

审核|郑达


华师美院
便于向校内外师生传播美术学院信息,加强与各兄弟院校及院系之间的联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