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张给我打电话,说上体育课时,他玩飞盘不小心丢到一个同学的眼镜,把人家的眼睛框给摔坏了。
一开始说自己要赔人家 800 块钱。我说,“你自己不是有钱吗?你先赔,回来再说。”其实我知道那时候他已经很肉疼了。后来同学配了新镜框拿了单据回来,他一看要1299,难受死了。周五我去接小小张回家,上车时,看他整个人都蔫了,一脸沮丧的样子。上车后,他的脸望向窗外,埋怨道,“这周太糟糕了,我想让这周早点过去,我再也不要过这种日子了。”我安慰道,“没关系,所幸没有伤到人,损坏了物品咱们该赔就赔。”他坐在后排,把头抵在副驾的座椅上,非常小声地说,“妈妈~我跟你商量一件事儿,行吗?”我问,“你这句话的重点,是‘商量’呢,还是‘一件事’呢?”他突然哽咽,话都说不成了,开始在那儿掉眼泪,但没有哭出声来。因为我在开车,一开始并不知道他在哭,只是发现声音越来越小,关键处不说话了,透过后视镜才发现他用两个手指掐住自己的眼皮,大概是不想让不争气的眼泪流出来。我没想到他会哭,毕竟这事已经过去两三天了,他该赔的钱也赔了,我以为结束了。没成想,他还陷入在自己的情绪里,很难想象他在学校里这几天是怎么度过的。后来他平静了一下,说“我打算周末给你们讲课,你能不能跟爷爷奶奶他们商量一下,先把这 1300 预支给我?”我说,“你讲课这个事儿可以的,但能不能预支,我不太好说。你总得先让大家知道,你的内容,你的课时,你的计划,是不是大家想听的?”他说,“我肯定要讲你们要听的。双语教学,我给你们讲经济,爷爷可能会想听数学,我就给爷爷奶奶讲数学,然后我给你们上大课,好不好?”我说,“可以的,但我不敢保证一下子可以给你这么多,对不对?”可能前面那个难受的劲儿还没有过去,听到这儿,他就又开始难受了。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因为一个意外赔了一大笔钱,真的好难受,好伤心,所以他想办法让自己减轻一点损失,让自己多赚点钱把这个窟窿给填上。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这事过去就过去了。但没料到,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他卡在那儿过不去,情绪低落,能量很低,还很悲观。假如只是为了解决孩子情绪问题,我当然可以说,“没事儿,妈妈给你钱。”好像这事儿也能过去。但这个做法的后续影响并不好。唯一的“帮助”是让孩子觉得,“我有问题了,父母可以担着,这个钱就应该父母出。”那以后他出多大的娄子,父母都出钱吗?父母能做得到吗?所以看起来直接给钱,立竿见影,效果最快,但其实是掩盖了问题本身。“宝贝,你知道吗?我知道你很难过。你想知道妈妈听到这件事时,妈妈的看法吗?首先,这事是在学校里发生的,你竟然自己处理完了才告诉我,我觉得你太厉害了。毕竟这是以前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又是突然意外,你能自己处理,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厉害了,妈妈很佩服你!第二,妈妈觉得你还是很幸运的。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能保证体育运动时不受伤,不发生意外。但你这次,仅仅是损坏了物品,物品损害咱还赔得起,如是伤到人,咱可赔不起。是不是?所以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太幸运了。你知道有的人损坏了别人的东西,第一反应是推卸责任,会说不是自己弄坏的,甚至会耍赖。很多人本能反应就是逃避责任,不肯承认,不认错。但你没有逃避,你拿了自己的钱去赔给同学,这一点你已经超过了很多成年人。一个人的担当有多大,他以后的成就就有多大。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首先是个有担当的人。所以妈妈觉得很欣慰。就是你赔了钱后,并没有直接找家长要。你没有说自己的过错让别人去承担。虽然你的钱损失了,但你竟然能想到用自己的劳动,通过给我们讲课的方式来赚钱,弥补自己的小金库的亏空,你能这么想,真的太厉害了。这一点很多孩子都做不到,因为他们认为找父母要钱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自己不赚钱嘛。但你没有,你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来弥补。这么说来,你真的是个有责任有担当,又会处理问题的孩子。所以就算你不开口说,妈妈也会跟他们去讲,我一定动员大家来听你讲课。支持你,让你早点把钱赚到。”等我们到家的时候,小小张的小腰杆挺得倍儿直,脸上也舒展开来,昂首挺胸进了家门。晚饭时,在我铺垫之后,他给一家人讲了他的课程方案,还写了计划、安排和收费,甚至还设计了优惠活动。情绪价值拉满了,孩子的能量立马提升,自己去解决问题,我也落得个省心。
虽说每个人都有情绪,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提供情绪价值。
而关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为别人提供的“能量”大小,最常见的能量其实就是“情绪价值”。很多父母的问题在于不是不愿意,而是没有这个意识,同时也不认为这是一种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很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