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之好好说话

文摘   2025-01-04 06:37   山东  

     

上周四早晨,我参加了然妹学校的护队志愿活动。寒气逼人,自己举着小旗儿在路口坚守半个多小时竟没觉得有多冷,得亏身上这层厚厚脂肪的保护。七点半的校门口车流涌动,正是送娃早高峰,小轿车、面包车、电瓶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每早经过校门口我总会和然妹感叹,你看,不是我们一家人在早起,很多孩子为上学、很多大人为生活,都不能贪恋温暖的被窝,早早的出门开启忙碌的一天。

护队过程中,我也能观察到形形色色的家长以及她们和孩子从我身边走过瞬间的见闻,其中有对母子让我记忆犹新,她们出现在护队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位妈妈骑着一辆电动车从我身旁穿过,在距离校门口30米处熟练的把车子停靠到人行道的冬青旁,摘下头盔,慈爱的弯下腰给儿子把羽绒服遮盖严实,生怕娃冻着,这时儿子拔下口罩怯怯的说,“妈,我忘记带新练习本了”,瞬间,这位母亲的脸色由晴转阴,挺直了腰板大声训斥男孩:你早干嘛来?安?我不给你送,自己看着办吧……儿子低头不语,将走不走的样子,母亲更生气了,咆哮道:你看看你个熊样,赶紧走啊,要迟到了......!这男孩耷拉着脑袋还是没有要走的样子,用自责的表情来祈求母亲的帮助,这时候扭头要走的母亲折回来一把上去拽住他,用嫌弃的语气问:什么样的练习本,哪节课用?孩子一听有转机,才敢大声回复说204格本,第四节课用…….这位母亲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给自己的小祖宗说,好了好了,赶紧去学校,我让你爷爷大课间送来……说完母子两人这才分路告别。看到这一幕,我突然想起了电视剧《小离别》中海清演的一位母亲在车上朝青春期闯祸的儿子劈头盖脸的一顿攻击: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我为什么要生你啊,我吃饱了撑得,我就不该生你,你脑子里面天天想些什么…….这些如雷贯耳的说教听上去刺耳,但好像又比较亲切,或许它戳痛了很多母亲,看似滔滔不绝的破口大骂,其实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恨铁不成钢的爱,也算“口是心非型”母亲的特色。

就像校门口的这位母亲,她表面上态度强硬,用攻击性语言来威胁孩子不会给他送本子,但实际上,指责训斥完,还会忍不住越界插手帮孩子一把,把本该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爷爷身上。结果就是,自己情绪释放出来了,孩子受了伤害、爷爷也受到连累,久而久之,这样的母子关系会变得紧张、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情绪,认为不就是挨顿骂么,反正总有人帮他处理烂摊子。

不好好说话、或是说硬话、干软事,这些都是我们育儿过程中的一大忌。过度的操心、安排孩子的一切,同时又言语决绝,孩子逐渐就会变得死缠烂打,不会把你的话当回事。到了青春期,他们失去小时候的耐性加上叛逆心作梗,表现出来的就是和你硬碰硬的不尊重。日常无意中对孩子的一句数落,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消弱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敬重,大了就会对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张小娴说:我们都在追求温度,食物的温度、朋友的温度,阳光的温度。同样,一个好好说话、语言有温度的父母也是孩子的幸运。育儿就是育己,好好说话,是人的一种善良,是家庭的能量、也是我们毕生的修行。

2025,有话,好好说。愿我们用好好说话的力量,为自己、为孩子、也为他人带来如沐春风的温暖。早安~



睿哥然妹的麻麻
中年有用妇女一枚,儿女一双。十年传统媒体打工人、三年育儿心理学研究者。爱生活、爱美食、爱碎碎念。通过读书、思考、码字来刷新自己的三观,提升育儿的理念;鸡娃鸡己路上,我们相互成就,坚持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