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德国人相处,治好了我的讨好型人格

文摘   生活   2023-10-04 19:08   瑞士  

自从学会说德语后,我的德语人格发展越来越显著。

这是在德语国家生活四年后的一个阶段性自我观察,某些时刻尤其突出,比如和朋友说起要像德国人一样表达自己;比如在和别人争辩时,发现可以做到脸不红心不跳;再比如当我开始渐渐习惯谈论政治以及担忧气候变化时。

意识到这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不禁想要把这些时刻拿出来琢磨一番,试图找出德语人格发展背后的动机和线索。

想到的第一个显著的变化:从是Ja,到否Nein,到是否Jein。

是这样的,刚和德国人接触时,很多时候在回答ja「是的,可以」时,几乎身边每个德国人都会和我说:你是可以nein sagen「说不」的。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话我内心会有点反感:废话,难道我不知道吗?但就在多次听到这样的提醒后,我不禁去想他们提出的问题:类似你要吃这个吗?你可以帮我个忙吗?你喜欢这里的生活吗?等等。

好的,可以,喜欢。渐渐地,我也开始考虑我的回答是真诚的吗?还是出于习惯和懒惰,想要让一切显得轻松简单,或是想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当我开始出于诚实,对别人说「不」的时候,我明显感受到根深蒂固的讨好型人格的呐喊:你在做什么,你不怕别人因此不喜欢你吗?长久以来,作为女性,我接受的教育是要乖巧听话才能被认可和喜欢,也早就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迎合他人喜好的本领。

后来我发现说「不」时,别人不会因此讨厌你,反而是自然地尊重你的选择时,拒绝就成为一件并不困难的事情。最关键的是,你不用带任何愧疚,也无需揣测他人,只需忠于内心。这样才是真正的轻松简单,对彼此都是。

然而有很多问题是无法用ja或nein回答的,德语有个词:Jein,来帮我们回答即是也否的情况。比如经常遇到的问题:你喜欢这个地方或那种生活吗?

也正因此,我逐渐发展出了德语人格的第二个显著特征:变得会“吵架”了。

以前,我是个非常害怕冲突,不会吵架的人,因为这个技能的缺失,一般是吵架还没开始呢,眼泪就已经先掉下来了。因此,现在我总是会骄傲地和身边的朋友说起这样的变化,学会说德语后,我终于会“吵架”了。

事实上,说吵架可能有点夸张,更确切地说是我开始学会提出负面反馈,懂得与人争辩了。这一切都是耳濡目染下习得的。

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日常里,当一方问这道菜味道怎样,另一方可以直接说出不怎样并且可以就配方讨论上个把小时,最关键的是,双方在其过程中没有丝毫不快,反而自然而然,乐在其中。类似的还有,每次家庭聚会,伴侣哥哥和妈妈之间会关于到底要不要把头发剪短争辩上个把小时。

就更别提一些政治和环境话题了。

对此,我一开始真的非常震惊:哈?!土豆沙拉里面加小萝卜还是苹果?这也要争论上几小时?后来我对此嗤之以鼻觉得浪费精力,现在是变得习以为常,必要时也会参与,大概是理解到,德语有许多具体的词汇和构词法,这可能会促使说话时更加注重细节和辩论性,再小的事情和细节也可以拿来讨论。我的“以和为贵”思维在这里毫无用处。

这一点在职场中更为突出,在德国大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在德国会议上,同事会花很多时间讨论每个行动的详细行动计划和时间表,过度关注细节。朋友一开始不理解,觉得需要讨论的是大方向和概念,其他就可以自行制定详细的计划。于此同时,德国同事认为她在会议上贡献不足,只擅长一般性会谈,但缺乏实施的细节。

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长期接受训练,可以倾听和解释说话内容未被讲述的部分,而说话直接和明确是我们没有被训练过的。和德国人打交道,你需要学会直接和明确,这会使得事情变得有效率,轻松。

除了对生活里大大小小的话题发表观点和意见外,我慢慢学会了德国人的一个聊天技能:quatschen。这也是我想提的德语人格的第三个特征。

"Quatschen" 可以理解为一种轻松的闲聊,但最主要的特征是:说很多,且愚蠢的话(官方辞典解释)。当和德国人在一起quatschen时,我也经历了从好奇到头大,再到平常的心路转变。

Quatschen需要你讲述自己故事的能力。以前我总是倾听者姿态,听对方主动讲述她们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从今天吃了啥,到度假里遇到的有意思或糟心的事情,说话者答题带着自嘲和轻松的态度,再傻的事情都讲得津津有味。等花了个把小时讲述完自己的事情后,对方就会对我说:Erzähl etwas. (你来讲讲什么吧。)

从不习惯主动讲自己事情的人,遇到这种情况真是觉得为难:明明很多事情发生,但不知道从何讲起。很多日常的小事,我都不觉得有什么好说的,我好像只习惯讲述那些大生大事:比如说我拿到什么证书了,找到什么工作了,最近又有什么人生大计划了。而且以往的生活环境里,我感到没有人想想听我讲自己的日常小事,我担心自己讲的东西很无聊。

但和德国人quatschen时,每次对方都会让我来讲讲。当我意识到没有人讲什么大事时,我也自然不好意思去讲什么大事,只好试着去讲自己的小事,比如今天试了这个菜谱很不错诶,比如周末天气不错要去爬山等等。等哪天我也会讲很多“傻事”的时候,我的quatschen能力就如火纯青了。

还记得上次回国前几天和妈妈视频,当时丈夫和婆婆都在,她们让我和妈妈讲讲,这里天气不错,我们第二天要去到湖里划船。我照做了,妈妈听了之后就好像没听到一样,然后问了一句她最关心的:你们回国的行李准备好了吗?

我哭笑不得,和德国家人解释:我妈对要不要划船不感兴趣,她觉得是不重要。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不擅长主动讲这些小事了吧。

事实上,和德国人相处,说不仅为了闲聊,更是行动的必需

我以前一直信奉的是:行动大于言语。因此,我总是觉得说不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就好。但我发现在德国,只做不说是行不通的,很多时候会带来误解。你需要尽可能地多说,说得具体详细,才能确保理解。

这里我再分享个小事,我的一位德语老师告诉我:学校午间休息吃饭,一个亚洲小孩看到桌子上有空位,就直接坐下来。旁边的两个本地面孔女孩觉得很惊讶,她问都没问一句就坐下来。这对她们来说很奇怪。

我对德语老师说,我很理解这个亚洲小孩,因为对我们来说,这个座位明摆就是空着的,还用问什么呢?就比如在坐火车时候,我一开始看到空座位就会坐,根本不会问对面的人:这个座位是空的吗?在我看来,这就是句明知故问的废话。德语老师和解释说,出于谨慎和礼貌,都是可以问一句:这个位置是空的吗?因为很有可能已经有人,只不过恰巧去厕所或者有事一会再来。

是的,任何事情都要说,做了什么更要详细地说,“邀功”一点也不可耻,做了不说才是吃力不讨好。这在家庭生活中和学习工作中都是一样的重要。

我得承认,对于渐渐生长的德语人格,我是一种欣然接受的态度。长久以来,我都对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感到着迷,我察觉到在方言里粗俗的词汇反而最生动,汉语诗词的意境很难翻译成其他语言,而外语可以帮我们从固有思维里拉出来,换种角度理解生活。

如果可以,我愿意像费兰特所说:沉静在所有的语言里,让它们改变我。我们碰巧成为自己,但我们可以不止于此。因此,我会将任何新生的人格视为一种成长和体验。

最后,我不得不提,我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德国人大多中老年为主,且来自东德的居多,曾有个西德人也和聊过他也被东德人的更为直接和诚实所震撼。我也时常会想互联网长大的德国年轻一代也会很不一样。

往期相关文章:

德语班里的同学和老师  

去德语国家行走 

德语姓氏多奇葩 


Summer笔记
朴素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