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动态】阳新: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活跃在乡村的“法律明白人”

民生   2025-01-06 18:17   湖北  

在阳新县陶港镇各个村庄,活跃着一群乡土“法律明白人”,他们利用人脉广、地源熟的优势,把“法言法语”转化成村民能听懂、记得牢、用得上的乡音土话,及时化解基层矛盾,收集群众法律诉求,成为村民不可或缺的基层法治“铺路石”,营造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乡村法治新格局。


12月12日,陶港镇碧庄村刘家山湾,乡土“法律明白人”吴丰美调处完该湾村民吴老爹与邻居黄某的纠纷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前几天,黄某要在与吴老爹家共有的巷道开一个烟囱口。吴老爹说:“黄某要是强行开烟囱口,我就到他家闹事。”两家闹得不可开交,黄某只好求助善于调解的吴丰美。吴丰美经过两次劝导,吴老爹情绪有所缓和,同意黄某的做法,一起矛盾纠纷隐患被化解。


碧庄村辖有22个自然湾,境内规上企业有5家,村里需调解的矛盾纠纷较多。吴丰美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厚厚的调解案卷。他说:“村民来找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


吴丰美自2003年进入村“两委”班子,已经干了21年。面对乡村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他总是迅速介入,凭借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把矛盾纠纷调处和化解在萌芽状态。



 “朱应、朱应,诸事有回应。”1979年出生的朱必胜,是朱应村党总支委员,出了名的“和事佬”。遇到矛盾纠纷,他注重调处和预防并行,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让事态进一步恶化。


朱应湾村民赵婆婆因看不惯儿媳邓某的生活方式,常与儿媳发生口角。“老年人与年轻人是有代沟的,你儿媳又是从江西远嫁过来的,要给年轻人多一点自由。”朱必胜一边耐心说服赵婆婆,一边让儿媳邓某学会礼让长辈。


“经过朱主任调解,我和婆婆的关系好多了。”邓某说。


朱必胜认为,乡土“法律明白人”调解矛盾纠纷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以真心、耐心、细心,融合真情,依据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寻找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王桥村是一个杂姓聚居的行政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元坤介绍,该村有良好的村风,村民打破姓氏“壁垒”,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1970年出生的刘元坤,是一名村庄“法律明白人”。他通过建强组织、整合力量、细化服务,邀请村法律顾问上门讲法,把基层治理重心向湾组延伸。


在村党总支的框架下,该村76名党员分为4个党小组,采用党员中心户包保联系村民的方式,摸索“五桥”——组织堡垒桥、产业发展桥、群众善治桥、环境生态桥、关爱服务桥的共筑工作法。


今年7月份,王桥村贾畈湾2名村民因城乡供水一体化自来水表箱安装事宜,闹到互不相让的地步。左邻右舍劝解无效,后在刘元坤的耐心调处下,事情得到妥善解决。


“王桥村有4000多人,近年来,需要村‘两委’出面调解的矛盾纠纷没有几起,得益于刘元坤等乡土‘法律明白人’作出的努力。”谈及王桥村和谐的法治生态环境,该村党总支书记赵英学深有感触地说。




阳新县司法局陶港镇司法所所长柯美华介绍,该镇42名乡土“法律明白人”活跃在14个行政村,他们引领身边的群众遵纪守法,为打通基层法治“神经末梢”夯实了基础。为营造良好的乡村法治氛围,提高群众对法治的认知度,该所还在官塘、碧庄等多个行政村建设了法治文化长廊和宣传栏。



   来源 | 黄石日报

监制 | 王   雷

编辑 | 彭德培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黄石司法
黄石市司法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