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号称几十万大军的一方,失败率总是很高?

文化   2024-12-04 14:14   北京  


本 文 约 3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0 分 钟 

一提起古代战争,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些气势磅礴的大场面:大军所行,带甲百万,铁骑十万,旌旗蔽日,投鞭断流,烟尘漫天……这几乎已成现代人心目中古代战场的标准画面。



然而,这种在古代似乎司空见惯的场景,在西汉之后的历史记载中却愈发罕见。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翻阅史书我们常常会发现,兵力越多的一方,往往最后败得越惨,甚至一败涂地,再难振作。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西汉之后,号称几十万大军的一方,反而失败率非常高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号称兵力”与“实际兵力”之间的区别。毕竟这两个数字应该不是一回事。例如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号称拥兵80万,实际上也就20万左右;土木堡之战中,明军号称有50万之众,但《李朝实录》明确记载明英宗仅率8万兵力;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号称47万大军,其实也就10万左右……


而且,以上提到的这些例子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号称人数多的一方总会输掉了战役。


在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上例子中胜利的一方在记录这些历史时,为了彰显自己“以少胜多”的战绩,常常选择将自己的实际兵力与对方的号称兵力进行对比。这样一来自然显得自己更加厉害。但如果对比下双方的实际兵力就会发现,历史上许多被传为神话的“以少胜多”战例,其实双方实际投入的兵力差距并不大,有时甚至“少”的那一方投入的兵力还更多。


因此,撇开那些夸大其词的记载,单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号称拥有几十万大军却最终失败的一方,其实并不冤枉,因为他们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兵力优势。



除了“号称兵力”的问题,学者苏小华在《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一书中整理了西晋到隋朝期间发生的战役,发现交战单方实际投入军队超过10万人的战役有近70次,但奇怪的是,动用兵力越多的一方,往往取胜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西晋在和前赵的所有交战记录中,前赵军队很少超过十万,但是几乎每次都是人数更多的西晋失败。北魏孝文帝攻击南朝,每次动用的军队都在十万,乃至二十万以上,但是北魏只有一次胜利的记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呢?学术界普遍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中首要的就是后勤压力。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说:


“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


这意味着,为了维持10万大军的作战能力,需要额外动用30多万人来负责后勤补给。这代表古代很多数十万大军甚至百万大军中,实际上能打仗的只有几万人左右。更为糟糕的是,维持如此庞大军队所需的物资消耗是惊人的。除了粮食的消耗之外,还有骡马等其他消耗……这对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所以在古代史书中,烧掉粮仓导致敌军不战自溃的情况屡见不鲜。即便粮仓得以保全,双方大军长期对峙或围城不下,时间一长,兵力更多的一方所承受的后勤压力也会愈发沉重。一旦粮草告罄,兵力占优的一方也不得不撤军,而若此时被敌方抓住破绽发起反击,往往会遭遇溃败。



除了后勤因素,社会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同样对战争形态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在较早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模式通常是:农闲时节,各国动员全国适龄人口参与,而且经常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这种战争模式的基础,就是古典模式下的国战动员体制。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庄园经济的兴起,这种模式逐渐无法适应时代变迁,最终走向衰落。西汉之后,庄园经济与世家大族的崛起导致动员成本大幅攀升,使得国家难以像之前那样轻易地组织起“带甲百万”“兵车万乘”的大规模军队。取而代之的是职业军人的出现,他们虽数量不多,但战斗力强悍。


这一点在淝水之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东晋的数万精锐北府兵,将前秦号称的百万大军杀得落花流水。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中的观点是:


“(前秦的百万大军 )也不过是一批被驱迫的新发之卒,散处道途,并没有形成战斗能力。”

“前秦军既然不过是乌合之众,欲对之作周密部署自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强大的前秦军须臾间顿成土崩之势的根本原因。”



另外,如果仔细观察史书,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战争中出动兵力的记载,往往是越到近代越为精确,而越往古代越为模糊。


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军事分工的日益明确。过去,不论男女老少,一旦被征发,统统算作“士卒”;而后来,战斗员、后勤人员、民夫等分工明确,使得军队数量统计更为精准。


其二,军事理论与战术能力的进步,使得军队指挥更加科学合理。在没有可靠通讯工具的古代,指挥大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很多情况下,部队派出去后去了哪里,情况如何,是输是赢……指挥层很难完全掌握。就算是同一支大军,在作战中前方情况如何,左右两翼有无状况,后方敌人是否突袭等,也经常是两眼一抹黑。甚至有时候晚上睡觉有人怪叫一声,都能导致大军不战自溃。宋代就发生过营地内突然一声不明尖叫,导致数万大军溃散的荒唐事。同样在元代,也先帖木儿率领号称三十万的大军进驻沙河准备对付红巾军,也因夜间突发的怪叫,使大军在开战之前便自行溃散。这场战争的失利,给元廷造成了重大损失,进而加速了其在后续战乱中的衰败。


这也就是所谓的“营啸”(军营中的恐慌性骚乱)事实上,当大规模军队集结时,一旦有失败的迹象,就很容易引发集体恐慌情绪,其后果往往极为严重。


所以后来到了明清时期,战争用兵时,便不再执着于将大军集结在一起,而是以3-5万人为一个集群,分散行军。这样一来,既方便指挥,也能降低补给压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出动大军的一方就一定会失败。比如晋灭吴、隋灭陈等战役,就都是依靠优势兵力才取得胜利。这些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速度,即迅速发挥己方的兵力优势,在副作用显现之前迅速削弱对方的战斗力,从而一举定胜局。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大军被自身庞大的规模所拖累。事实上,《孙子兵法》早有阐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只有因势利导,相机而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隋书·食货志》 魏征(中华书局)

2、《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

3、《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苏小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梦溪笔谈》沈括(中华书局)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郭歆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吴倩雨 钟诗艺(实习)
校对 | 火炬 李栋 张斌



国历好物



13代归义军共守绝域
心向汉域,归义唐土
莫高窟里最波澜壮阔的晚唐史诗
国民历史读物《国家人文历史》专业团队
最新力作
讲透晚唐河西走廊地缘政治
刘后滨 马伯庸 曹盾 张苗 倾力推荐
点击下方封面,即可购买
↓↓↓


在看”的永远18岁~

国家人文历史
真相、趣味、良知。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