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共济
龙韵传情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美遇龙舟艺术实践工作坊赴广州市文化馆参加“2024年广州市非遗在校园”优秀案例展演纪实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沿车陂河畔而建,每年的车陂龙舟竞渡就在学校旁边举行。多年来在馆校社共育下开展各项龙舟非遗活动,作为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致力弘扬广府龙舟文化,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融合。学校还成立了课题组团队,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发设计龙舟主题的单元课程。通过艺术展演、多校联动等教育活动,形成了“龙舟非遗在校园”“龙舟艺术进社区”“一水同舟说风情”“育龙计划”等活动品牌。其中美遇龙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艺术展演、案例、特色课程在省市区屡获佳绩。
10月19日下午,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两校联袂,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举办了一场以龙舟文化为主题的“非遗在校园”优秀案例展示。东圃小学本次课例以广府地区传统习俗“龙舟”为主题,融合“车陂龙舟景”及“广绣”,通过舞蹈演绎、游戏互动、情境式教学以及龙舟景作品共创等多种形式开展。师生们携手合作,带领观众们领略了广府文化的韵味与深厚内涵,同时感受了勇往直前、同舟共济的龙舟精神。
活动伊始,东圃小学以一段饶有传统韵味的龙舟特色舞蹈《芭蕉扇扇龙船摇》为本次“龙舟”主题课例拉开序幕。
随后,两校学生展开了一场旱地赛龙舟比拼,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裁判一声令下,龙舟健儿们凭借团队的协调配合,驱动龙舟道具在跑道上快速前进,各队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尽显拼搏精神。与此同时,旁边的敲鼓声节奏分明、气势磅礴,拨动着现场每一个人的心弦。观众们也沉浸其中,在一声声充满激情的加油呐喊中,共同体验了 “赛龙夺锦” 的热血与激情,仿佛置身于真正的龙舟竞渡赛场。
东圃小学的杨琼老师借助视频,引领大家感受 “车陂招景日” 的热闹场景。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赛龙舟的历史发展以及起龙、采青、扒龙舟、藏龙等相关传统仪式,通过观察彩龙种类和龙船的装饰图案与花纹,领略到岭南先民对水的崇拜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紧接着,陈雨祺同学介绍集体创作作品《妙趣之龙》。该作品采用泥塑与绘画相结合的创作方式,立体地呈现龙舟传统仪式。通过介绍,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广府龙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广府人之间人情味的延续。
随后,杨老师在体验式教学中引领学生更好地观察龙舟手的神态和动作,感受龙舟手的力量之美,并组织了同学们和现场观众进行划桨互动。最后,汤雨希、廖亦凡同学作为小老师汇报龙舟手的泥塑技艺制作过程。
创作环节,东圃小学学子们更是化身小小传承人,指导现场观众参与互动体验,完成“龙舟景”相关素材的制作。用黏土材料制作出龙船以及神态各异的龙舟手,市桥中心小学根据提前准备好的绣布,在现场精心绣制龙舟上头旗、长幡、罗伞、大单旗、小旗等各种旗帜,两校师生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设计构思到实际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两校的智慧和汗水。
最终,两条微缩龙舟呈现在了众人面前。仔细看,龙船造型逼真,一一还原了真实龙舟上的众多装置,加上威风凛凛的龙头造型、船身上精美的装饰纹样、龙舟手动感十足的造型和精美的刺绣作品,无不体现了学生们对“赛龙舟”这项传统活动的喜爱。
在本次课例中,“车陂龙舟景”与“广绣” 这两项非遗技艺别出心裁地融为一体,为这堂精彩的课例展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两艘龙舟不仅代表着两校学子 “团结拼搏、奋勇向前” 的精神内涵,还寄托着同学们对非遗技艺学习的热爱,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有这份热忱,将“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传承下去。
广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部阮成玉部长以及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美术教研员李琳老师对本次课例展示给予高度评价。
李琳老师说,两所学校通过非遗“双师”课堂这一创新模式,充分展现了师生间“共创、共学、共展、共容”的和谐风貌。在这一平台上,学生们共同学习了泥塑与广绣的传统技法,并以此为基础,携手创作出了“龙舟景”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丰富多变,形态各异,内涵深远,充分彰显了两所学校在传承与发扬非遗方面的成果。
在岁月的长河中,龙舟非遗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芒。而我们的非遗传承活动,就像一艘承载着希望与热爱的小船,带领孩子们一同驶向非遗文化的浩瀚海洋。
END
撰稿:陈兰基
审核:郭志忠
编辑:连镇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