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养老呈现“9073”格局,有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老年人社区养老,3%老年人“高端康养”。据统计,2024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将达到6.8万亿元。
“9073”的养老服务体系目标框架表明,居家养老是多数人的选择,不过,你知道在家养老,背后需要多少人支持吗?
在家养老,理论上背后需要多少人?
在家养老背后所需的人数因老人的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和实际需求而异:
有自理能力的老人:通常只需要子女偶尔在闲暇时间进行陪伴。
半失能老人:可能需要一位家庭成员每天花费4至8小时进行照顾,协助老人进食、洗漱、就医、照护等。如果子女工作较忙无法全天照顾,可能需要与其他家庭成员轮流照顾,确保每天都有家人在身边。
失能老人:需要至少一位家庭成员全天候照顾,或者家庭成员共同分担,保证24小时都有人能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如翻身、喂饭、处理大小便等。涉及专业护理的问题,还需要护工住家或定时上门进行专业护理,如换药、插胃管、按摩等。
老有所养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中国老年健康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当前60岁以上失能人口规模达4654万,失能率16.2%。老年人患病率是总人口平均水平的4倍,带病生存时间达8年多,其照护需求极大。
一边是极大的照护需求,一边是独身子女分身乏术的窘境。这一代的家庭多为“421”的结构,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独身子女不光要努力工作,还要兼顾家庭,除了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自己的养老可能也要面临“421”家庭结构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提前做好以下规划:
1、对于能够自理的老人来说,这个阶段的父母比较独立,可能不太需要我们的经济支持。我们要做的是为以后做准备,比如帮父母办理好医保异地就医备案,这样不管是去大城市就医,还是旅游过程中需要就医,医保报销都能更方便一些。在父母健康的时候配置好健康险,避免后续因身体异常或者年龄过大投不了保险的情况。
2、对于身体开始出现小毛病的父母来说,我们需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定期陪他们体检,帮助他们控制和管理慢性疾病。为了保障居家安全,我们可以在家中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扶手、防滑地垫和一键报警装置等。
在经济方面,提前帮父母配置年金保险,保险公司每月给父母打钱。如果父母生病住院,之前配置的健康险就能发挥作用,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
3、对于失能失智、生活无法自理的父母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照顾和护理。我们需要承担起看护的责任,或者考虑将父母送到专业的养老院。
在这个阶段,长期护理险和年金保险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护理险为失能群体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或资金保障,减轻家庭失能照护的压力。年金保险除了每月年金领取外,保额达到一定门槛,还可以对接高端养老社区。
人人都会变老,人人都有养老需求。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影响下,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养老准备,未来养老才会有趣有盼!
本篇作者 | 小保君
图片来源 | 贝塔数据
整理编辑 | BETA 财富管理研究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敬请您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必要时应咨询第三方专业顾问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