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风霜磨几度

文摘   2025-01-04 21:53   天津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公元1204年(宋宁宗嘉泰四年)三月,由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改任镇江知府后不久,辛弃疾登临北固山,触景生情,感慨系之,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不朽名篇。

      2024年12月19日下午,我有幸顺便游览了北固山,现场重温南宋著名爱国将领、伟大文学家辛弃疾名垂千古的这首词作。

      北固山,地处江苏省镇江市东北江滨,位于金山与焦山之间,构成了镇江“京口三山”名片;它的西侧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便是闻名华夏的西津渡。北固山并不高,海拔仅55.2米,因北临长江,山势险要,石壁嵯峨,固若金汤而得名。

      北固山公园不大,这一天游客也不多,导游讲解一趟可收益100元人民币,因而讲兴很浓,一路说出了许多与北固山有关的逸闻野史。对普通民众来说,北固山最有名的当属甘露寺,三国时期“刘备招亲”“迎娶孙尚香”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上山的路上有一段涂满朱红漆的长廊,据说是当年贾华伏兵欲害刘备的地方。周瑜用美人计刘备过江,不想弄假成真,吴国太竟要在甘露寺当面相女婿;孙权将贾华率300刀斧手埋伏于长廊两边石草后,吴国太如没相中,孙权便以摔杯为号,刘备将命丧刀斧手下。

      北固山胜迹繁多,最有名的当属南朝梁武帝萧衍题写的“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历经战火,这六字真迹早已焚毁,据导游介绍,现存石碑上的刻字为清康熙年间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拼接,北固山遂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

      北固山的铁塔同样很有名,号称是中国现存的6座古铁塔之一,最早为唐卫公李德裕于唐宝历元年(825年)所建,原为石塔。石塔被毁后,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改建成八角形九级铁塔;明代重修改为七级,高约13米。后多经雷击、战火等劫难,现经修整为塔基两层、塔身四层,不足8米高。塔基和塔身均铸有精美图案,人物造型庄严,表情生动逼真。整个塔虽仍保持铮铮铁骨架势,但身上却满是历史沧桑。

      山顶最东处建有一飞檐石亭,该亭原名凌云亭,又称祭江亭。导游演绎道,当年孙尚香闻夫君刘备去世噩耗后,曾在此江亭遥祭,然后投江殉情。虽为野史,听起来仍令人唏嘘不已。

      北固山最高处自然是北固楼。楼顶上的“北固楼”三字为毛泽东题写。登上楼阁,里面收藏由毛主席手书辛弃疾登北固楼所写下的两首名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写词句,同样为人们所熟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据史载,1957年3月27日,毛泽东由南京飞往上海,经镇江上空时,触景生情,遂大声吟诵辛弃疾这两首著名的词。一下飞机,他就兴致勃勃题写了“北固楼”三字,并笔走龙蛇书写就辛弃疾的“北固两词”。

      下山时经过多景楼。多景楼始建于唐代,楼名取自唐李德裕《临江亭》中的“多景悬窗牖”诗句。多景楼是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市的“黄鹤楼”齐名,因米芾题书“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而闻名天下。

      登楼远眺,四面皆景,焦、金二山尽收眼底,西津古渡拥揽怀中。“宜雨宜晴山光水色何多景,如诗如画儿女英雄共此楼”。无怪乎,当年陈毅元帅登临北固山时曾感慨道:“不要看画了,这里就是万里长江画卷!”

      北固山还被称为“天下第一词山”,仅唐宋两个朝代,就有791首诗词写到了北固山。小小的北固山,同时享有“天下第一江山”“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第一词山”诸多美誉,令人感慨。有感于斯,谨填《永遇乐》词一首,以表对先哲的景仰,对美好江山的赞美。

      扼守丹徒,焦金两握,南北相顾。甘露遗踪,孙刘旧事,写满三国路。凌虚铁塔,星移照影,磨洗风霜几度?想当年、东吴宫苑,如今庶黎踱步。

      登楼极目,楚窄吴阔,旗帜变更无数。辛帅遗篇,祭江亭外,骚客评吟赋。观兴亡剧,忠奸过眼,历史涛声如怒。西津渡、过往舟楫,朝吞暮吐。

注: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在右下六边形“在看”处点一下,推荐给其他人。谢谢鼓励!关注“携诗远行”公众号,可以阅读号主苏青先生更多的原创文章。

携诗远行
人生感悟,文学随笔,以文会友,一见如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