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号称"平等"的旗帜下,苏联特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时事   2024-12-24 20:54   日本  

01.

任何一项宏大叙事都有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开头。

1918年3月的一个下午,一场意外的晕倒成为了苏联特权制度的肇始。

这个晕倒的人,叫亚历山大·瞿鲁巴,时任苏维埃粮食委员会主席,他是在开会过程中发生这一幕的。

一个管粮食的第一责任人晕倒,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干部的忘我精神有多么地令人心痛!国家机器一定要让所有的人知道,他是因为"忙于工作、饥饿过度"而倒下的。

列宁喊出了一个口号:干部决定一切!

为了保护干部的胃,克里姆林宫开始设立"疗养餐厅",全国各地的优质食材纷纷汇集于此;

为了保护干部的身体,需要配备专业医疗团队,顶尖医生被调来专供特殊人群使用;

为了保护干部的安全,必须为他们配备专车,甚至防弹轿车也被列入了必需品清单。

这些措施,无不以"保障工作"为名。冠冕堂皇的理由,开启了特权分配的先河。

实际上,瞿鲁巴不过是遗传性心脏病发作。但这个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特供体系可以借此合法化地摆上台面。

02.

从1920年代开始,特供开始走向制度化。

克里姆林宫特供处的成立,标志着临时性的特殊待遇开始转变为常规化的特权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正是苏联大力宣扬平等观念的年代。在苏联人的脑海里,“平等”与“特供”,这两个概念如此奇妙地并行不悖。

进入1930年代,特供制度进入全面系统化阶段。一个森严的特供等级制度确立起来,其严密程度远甚沙皇时期。

从普通干部到最高领导层,每个级别都对应着不同的特权待遇,你的待遇如何?请你对照查收受用。

这种制度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分配上,更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住房到医疗,从子女教育到休闲娱乐,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特权体系。

特供被牢牢嵌入苏联的政治肌理之中。

当初号称的革命,本是为了推翻特权,现在却在新的旗帜下重建了一个更为精密的特权体系。

一个声称要实现人人平等的政权,却在其统治的最初阶段就埋下了不平等的种子。

这颗种子最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其阴影笼罩了整个苏联时代。

03.

特供制度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达到顶峰。

仅在莫斯科地区,直接享受特供待遇的人员就达到4万多人,如果将家属计算在内,实际受益群体超过10万人。

整个苏联境内,直接享受各级特供待遇的干部约25万人。这个庞大的供给网络,每年消耗的财政支出占到苏联国民收入的3%-5%,而受益人群却不到总人口的1%。

特供制度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三个相互交织的维度上。

首先是令人瞠目的奢华程度。

莫斯科地下十几米深处,一个与世隔绝的特权王国在运转。

在这里,最稀缺的黑鱼子酱敞开供应,精工制作的套娃可以小到黄豆大小,每一样物品都彰显着特权的精致。特供商品的价格,往往只有市场价的十分之一。

在莫斯科,特供商店有200多家,建在地下的特供商店,通过专门的"地铁2号线"与克里姆林宫相连,构成了一个隐秘的特权消费网络。

第二个维度是刻意营造的神秘感。

苏维埃政权一直标榜"低薪制",但实际上,官员们除了优厚的工资外,每月还会收到装有3000到2万卢布现金的"特供信封"。

而同期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仅为200卢布。

罗曼·罗兰在访问莫斯科时发现:那些并未标注在地图上的豪华别墅,都是为高官们特别修建的。

当被质疑时,得到的是一个标准答案:"这是国家的财产,我们只是暂时使用。"

这种藏在微笑背后的说辞,掩盖着特权阶层正在形成一个完全独立于普通社会的平行世界。

第三个特征是,特供之内还镶嵌着一个精密的等级制度。

莫斯科的特供商店分为ABC三级:

A级服务于政治局委员和部长级官员,商品目录多达1000多种,包括300种进口食品、400多种国产优质食品和300多种日用奢侈品;

B级面向各部副部长;C级则供应给较低级别的干部。

这种森严的等级划分,不仅是一个物质分配系统,更是一个政治控制网络。

通过这个体系,高层可以精确调节特权的大小来控制整个官僚群体,而官僚们则通过维护这个体系来确保自身利益。

在这三重特征的共同作用下,特供制度完成了对社会的双重分割。

在物质层面,它制造了赤裸裸的贫富差距。

在精神层面,它造就了一道无形的鸿沟,将社会撕裂成两个互不理解的世界。

04.

特供制度如同一条贯穿苏联历史的暗线,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斯大林时期,它与个人崇拜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准沙皇式的特权体系。

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奢华宴会时,必定会端上他钟爱的格鲁吉亚葡萄酒和"格鲁吉亚老三样"。

这些精致的饮食细节背后,是一个正在固化的等级社会。

赫鲁晓夫上台后,曾试图触动这个畸形的特供体系。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面对的不仅是一个物质分配制度,而是一个盘根错节的特权网络。

当他尝试削减一些明显过度的特权时,整个官僚系统做出了格外一致的反应:

他们可以接受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否定,却绝不允许动摇特权的根基。

这种反应本身就说明,特权已经成为了这个体制的血液。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特供制度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高度。

它已不再是简单的物质分配系统,而是演变成了一种统治术。

通过这个系统,高层可以精确地控制每个级别官员的特权大小,从而维系整个官僚集团的忠诚。

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戈氏试图再度对特权动手术时,他没想到,他会连同将苏联这个庞然大物一起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因为那时的戈氏,遭遇的实际上是一个更深层的困境:特权已经成为了整个统治集团的生存方式。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当苏联解体后,这些特权阶层只做了一件事:

他们将特供的"暂时使用权"转化为永久的个人所有权,摇身一变成为了新俄罗斯的第一批富豪。

05.

特供制度最大的讽刺在于,它恰恰违背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初衷。

革命本是为了打破特权,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然而,当权力不受约束,当特权被制度化,当利益集团固化,任何崇高的理想都会被现实的贪欲吞噬。

从瞿鲁巴的那场"意外晕倒",到后来形成的庞大特权帝国,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权力腐败史。

特供制度对苏联造成的伤害是致命的。它不仅在物质上制造了巨大的社会断裂,更在精神上摧毁了人们对平等理想的信仰。

当普通民众在寒冷的冬天为取暖燃料发愁时,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个荒谬的现实:

在号称最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平等已经被制度化、合法化。

这种双重的背叛,最终成为了压垮苏联的重要力量。

历史总是充满警示。

特供制度的兴衰告诉世界,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仅靠装饰一个“平等”的口号,更需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用法治的阳光驱散特权的阴影。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避免重蹈苏联的覆辙。

中西ABC
在中西比较中探寻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共识路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