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这位大四女生,在上海国际艺术节,让方案“成真”

教育   2024-08-14 16:30   上海  
本文字数:2283,阅读时长大约8分钟
产业管理专业







我本科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大二的营销学课程中,我曾在任课老师的要求下,为专业实习基地的项目“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策划过一份完整的营销方案。正是在那时,我了解到原来上海有这样一场活动丰富、节目繁多的艺术盛宴。出于对艺术和传媒的兴趣,大四实习时,我便选择前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的公关宣传部,希望在切实参与中,感受、认识和体验那份原先只是书面的营销方案,是如何真正落地为一个又一个实际活动的。


让微信吸引人


在公关宣传部实习时,我的主要工作是参与运营艺术节官方微信公众号,这要求我能制作出吸引受众的推送,引发他们的兴趣,进而报名参加活动。


在做剧目相关推送时,我会在充分熟悉剧目资料的基础上,从内容方面寻找剧中与当下热点相关联之处。比如,由于剧目《罗密欧与母亲》的背景资料较少,为了让开头更吸引人,我编辑了两张表情包,希望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母亲的相似性,让读者“傻傻分不清”,并以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引起读者兴趣,然后才开始介绍《罗密欧与母亲》这部戏剧。


从形式方面,我尝试用公众号排版工具——秀米的多种插件或样式,突破常规文字图片的排版方式,来引起读者兴趣。有一次,我把剧目内容用情景选择题的方式呈现,让读者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来选择事件发展的走向,从而带领读者了解精彩剧情。还有一次,我在文章开头增加了艺术节吉祥物胖胖鸟和粉丝的对话,用聊天记录的形式引出要介绍的剧目,让推送变得更灵动。


而对于一些新闻稿或是优惠票等关键信息含量高的推送,我会更注重内容的严谨性,当然这非常锻炼我的耐心和细心。相比单篇的剧目推送,新闻发布会的稿件会列出众多项目,这时就要核对人物译名和剧目名称是否在上下文中保持一致、有没有重复的段落,以及图片的注解是否一致等,不能出现“部分图片用节目的名字作注解,部分图片却以表演团队的名字作标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剧方给的资料也会出错。有一篇文章发出后,带教老师指出演出两天的曲目单放反了,而这曲目单顺序是剧方给我的。老师告诉我:“不能百分百地信任对接人发来的资料,在制作时还要自己去官网进行二次核查。”这件事之后,我变得更加严谨和细致,总是再三核对信息,避免出错。


下一篇会更好


在实习工作中,我了解到影响一篇微信推送的因素有很多,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


首先,我的初稿要经过带教老师的检查。比如,在编排一篇关于“优惠票销售”的新闻稿时,我将原稿一字不拉地放进推文里,并配以合适的图片,但最终呈现效果比较苍白、单一,读者恐怕难以捕捉到优惠票销售的关键消息。于是带教老师对其进行了修改,并告诉我要提炼重点,把不重要的内容删去,还可增添灵活有趣的版式设计,提升文章整体可读性。从中,我认识到要有勇气删减原稿,不一定要逐字逐句都保留在推文里。


其次,如果带教老师是默认的稿件把关者,那么剧方则是隐形的审阅者。在实习中,我才真正和这只看不见的手发生交集。有一次,剧方认为我制作的推送风格与其调性不符,我不得不修改,将小标题等许多自认为精心设计的部分全部删去。对此,我非常心痛,这时才意识到微信推送制作并不能全凭自己心意,作为乙方,需要以甲方的需求为先。


最后,因为推送的受众是广大读者,所以要关注他们的真实反馈。当然,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内容,对此要调整好心态。曾经我会因为看到读者的好评而沾沾自喜,也会因为一些负面评价而茶饭不思,十分低落。后来带教老师开导我“褒贬不一才是常态”,我懂得了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汲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用在下一篇推送上,让下一篇变得更好。


有效克制疲劳


在初期的新鲜感过后,我逐渐掌握了推送制作的流程,在选题策划、配色排版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因为做的东西重复性高了,我自身也产生了一些疲劳感。


一方面,它可能源于一些重复发生的错误。因此下班后,我开始对当天的任务进行复盘,总结能改进的地方。我发现,自己在推送内容侧重点上偶尔会走偏,比如为引起读者兴趣,过多使用了非剧目的内容,之后应更加侧重剧目内容的介绍;有时,对微信推送的时效性上把握得还不够,如计划在节庆期间发布而提前制作的推送,要注意把文章语句调整成符合节庆当天的时态。


另一方面,一些剧目在后期要进行第二次推送,如何从另一个角度介绍已经写过的剧目内容,让读者眼前一亮,是我需要认真思考的。因此,我在后来的工作中要求自己不断创新,不论是内容还是版式上,希望借此减少重复工作带来的乏味感。


此外,从他人身上汲取经验是一个好方法。我会细看一起实习的小伙伴制作的推送,从他们的文章中,我看到了更多有趣的排版方式、内容的组织形式。我还会查看其他艺术类公众号的推送,不只是从读者角度,还以编辑的视角去汲取他们的制作技巧。总而言之,向他人学习并不断创新,能有效缓解因重复工作而带来的疲惫感。


大二时,我和艺术节隔着一个电脑屏幕;大四时,我真正参与艺术节,让自己的工作变成营销方案的一部分。实习期间,我对于公关宣传在艺术节品牌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官方微信公众号是艺术节和受众之间的主要沟通渠道,定期推送有趣的内容有利于维系与读者的互动和信任。而在一篇篇推文的制作过程中,我在受众洞察、文案创意撰写等方面也有了进一步思考。此外,我还参与了一些新闻发布会、公益现场接待等活动,锻炼了自身的综合能力。总体而言,我挺喜欢这份实习工作的,希望未来有机会能从事相关工作。

(本文原载于《成才与就业》杂志)



责任编辑/孟优悠


推荐阅读





【体验】在大厂 感受快节奏
【体验】向热爱的领域进军
【体验】实习后 我才了解自己


成才与就业
《成才与就业》的主要读者是一群充满青春活力、富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少年。《成才与就业》\x0a始终致力于不断满足青少年学生读者对职业指导教育的需求,为他们求学、求职、求发展助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