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第5课:另一种亲密关系:友情

文摘   2024-09-10 17:31   天津  
新时代女性成长教育平台



假如给你提供足够丰富的物质生活,不用工作,可以看电视,看书,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但是不能上网,没有网络,你身边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接触,是完全的孤家寡人,这样的日子你会觉得怎么样?


可能会一时觉得爽,但时间长了就受不了,感觉很大的孤独和压力,对吧?


因为我们人类是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我们社会属性的核心就是对亲密关系的需求:需要和他人接触。


当我们被剥夺了与他人的亲密接触时就会很痛苦。


亲密的友谊是名副其实的亲密关系,它涉及喜爱、交心和陪伴,只是它不如爱情那般拥有激情和承诺。


为什么友情也可以被称为亲密关系?


想一想你和你最好的朋友或闺蜜,你们是如何建立友情,变得亲近的?


首先是你们彼此喜爱,彼此欣赏、信任、尊重、忠诚和真诚,在对方面前可以无拘无束的做真实的自己,不用伪装,对吧?


其次,你们彼此会交心,互相坦露比较隐私不会对其他人讲的事情,并且确认对方会接纳、支持、尊重这些自我表露。


最后是你们相互陪伴,有共同的爱好和活动,共度过很多美好的时光,视对方为快乐的源泉,喜欢和她们呆在一起,并期待你们的关系能无期限的持续下去。


而友情的这些特征也是符合亲密关系特征的:了解、信任彼此,彼此关心,相互依赖,回应彼此。


01


那么友谊和爱情这两种亲密关系的区别在哪里呢?


它们的共同点是:会给对方积极且温暖的评价和回应。


只是爱情还包括对伴侣的迷恋、性欲以及比友谊强烈得多的排他性愿望。


爱情关系会有更严格的行为标准,我们对待爱人比对待朋友更真诚,更愿意提供帮助。


相对来说,友谊更容易解体,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也比和伴侣在一起要少。所以与爱情相比,友谊通常承担较少的责任,它的情感强度也较弱。


虽然深厚的友谊不如爱情那样充满激情和具有排他性,但仍然具有和伴侣间亲密关系一样的五个具有奖赏意义的成分。


第一个是尊重。


我们为什么会尊重一个人?是因为他的身上有一些值得我们尊重的特质,比如优秀的道德品质、体贴、诚实、接纳和倾听他人的意愿等。


我们越是尊重这个朋友,就越满意跟这个人的关系。


第二个是信任。


信任是相互依赖的基础。当我们确信朋友会善意的对待我们,无私的考虑我们的最大利益时,我们就会信任他们。


信任让我们在友谊中感到舒适和放松,而信任一旦被破坏,比如被背叛,就很难恢复,关系的满意度也低至谷底。


第三个是情感上的正向回馈。


当我们跟好朋友一起分享好消息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双份的快乐。他们会真心的祝贺我们,而不是嫉妒、嘲讽或根本不感兴趣。


在这种正向回馈的互动模式中,我们对关系更满意,关系持续的时间也会更久。


第四个是社会支持。


当我们遭遇困境时,朋友会给我们提供物质、经济或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友情提供的社会支持一般有四种方式:情感支持,比如关爱、接纳和安慰;身体安慰,比如拥抱;针对我们遇到的难题给予专业的建议和支持;物质支持或有形援助


但是社会支持在亲密关系中要发挥积极的作用是有一些条件的:


比如,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能更有效的安慰和鼓舞我们,他们的支持是出于利他主义和同情心,不带其他的个人目的。


不像焦虑型依恋的人,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一般是带有控制性的目的,为了他们更好的掌控。


另外,社会支持需要契合我们的需要和喜好。


比如,当我们备考时感到很大的压力和焦虑,这时候好朋友承担做饭、洗碗的家务活,这种无形的、不易被察觉的支持比安慰和鼓励,给我们加油打气的话语更能帮助我们。


后者不仅不会缓解我们的焦虑,可能给我们更大的压力。


除了支持需要契合需求外,你们之间的友谊现状也决定了朋友会不会感激和接受你的帮助。


所以,如果你想为朋友提供有效的支持,就需要留心朋友的个人偏好和特定情况。


不过,从长远来看,重要的不是朋友为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认为他们为我做了什么。


实际上,我们感知到的支持与我们实际得到了支持并不匹配。


当我们觉得朋友不肯仗义相助的时候,无论朋友是否真的如此,我们都会感到苦恼。


而感知到的支持跟我们与朋友之间日常互动的质量有关,与他实际提供的帮助数量无关。


比如,当我们对这段友情关系感到满意的时候,哪怕是滴水之恩我们都会当做涌泉记在心里。


相反,当对这段关系不满意的时候,哪怕对方给与我们的是涌泉般的帮助我们感知到的也只是滴水的量,并认为朋友忽略我们,不帮助我们。


最后,我们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我们知觉到的朋友给予的社会支持。


比如,那些怀疑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是持有目的的人,往往对朋友的帮助持有挑剔态度。


尤其是不安全依恋的人,会认为来自朋友或爱人的社会支持不够体贴,帮助作用不大。


总的来说,我们依靠朋友的宝贵支持,但我们认为自己得到的支持在数量和质量上会受到这段关系的影响。


对关系越满意,我们就认为得到的帮助越多、越有用。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最好的支持是契合我们当下的需求。


友情第五个具有奖赏意义的是回应性。


当友谊具备了尊重、信任、情感上的正向回馈和社会支持后,我们会感到自己被重视、被理解、被关心,然后会回应对方以及这段关系,会促进更多的自我表露、信任和相互依赖。


当然,和爱情一样,友谊也有它自己的一套规则,我们内心都有一些作为朋友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信念


比如不要唠叨;永远对她有信心;表达情感支持;在她需要的时候自愿提供帮助;信任并向她倾诉;当有人自毁她时能维护她


一般而言,我们都期望好朋友是值得信赖、忠诚,把我们的最大利益放心上;是可以分享秘密的知己;是令人快乐且有趣的伙伴;是在态度和兴趣上与我们相似,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帮助和支持的。


尤其是女性对朋友会有更高的标准,会比男性期望更多的忠诚、快乐、相似性和自我表露。


一旦有一方不遵守这些规则,那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会翻。


02


人生在不同的阶段对友谊的需求也不一样。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儿童,友谊的关键需求是接纳;青春期前期,也就是9~12岁对友谊的关键需求是亲密;青少年期的关键需求是性行为。


在每一个阶段,新的需求被累加到原有的需求之上,所以年龄大的儿童比年幼的儿童要满足更多的需求。


而成功解决每一阶段的需求都需要发展出特定的能力,这些能力会影响儿童应对以后人际的方式,不然人际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当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后,跟其他小伙伴的相处和接纳就变得很重要,那些不被接纳的儿童就会感到被人排斥。


之后在青春期前期,儿童发展出对亲密的需求,典型特征是表现为关注与自己年龄和兴趣相似的朋友,并会向朋友做自我表露,互相倾诉自己的小秘密,这也是成熟的友谊首次出现的特征。


在此阶段,儿童发展出换位思考、同理心及慷慨等技能,这些技能都是成人亲密关系的基础。


之前那些不被同伴接纳的儿童如果不能克服孤立感就会第一次体验到真正的孤独。


从依恋角度来说,在童年时期能建立更丰富、更安全的友谊,会让他们在成年后初期恋爱的时更容易建立安全而舒心的亲密关系。


当进入青少年时期,友谊还会发生一些变化。


青少年因为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与同伴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依恋需求会从父母那里转移到朋友或同伴身上处。


比如11~14岁左右的青春期少年,常常会把他们心灵上的避风港从父母转移到同伴身上,如果有什么事情,他们会先寻求朋友的帮助,然后再找父母帮忙。


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中,他们的同伴会逐渐取代父母。


当十八九岁、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进入了成年早期,也是我们的大学时期。


在这个年龄段,我们学会了如何建立持久、忠诚的亲密关系,朋友的数量相较会比较多。


但是随着大学毕业,朋友间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可能最后只保持一两个知心朋友。


等到和伴侣走进婚姻,安定下来后,友情进入二元退缩模式:与朋友见面越来越少,与伴侣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


如果是异性朋友,可能还会在结婚后疏远,因为异性朋友会被配偶视为潜在的情敌。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女性在婚后几乎没有了朋友,一方面是因为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爱人、孩子以及家庭上面,再也分不出时间来维护友情,一方面是对于异性朋友我们自动放弃了。


等到进入老年期以后,我们对友情的追求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交友不再像年轻时那般带有那么强烈的目的性,更注重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拥有亲密友谊的老年人比那些较少与人接触的老年人更为健康、长寿和幸福。这就说明,只要我们活着,友谊就是无价之宝。


03


男女在同性友谊上有什么差异?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女性的友谊通常以情感分享和自我表露为特征,而男性的友谊则是围绕着共同活动、相伴相随和相互竞争而展开。


也可以说,女性的友谊是面对面的,而男性的友谊则是肩并肩的。


所以女性的同性友谊往往比男性之间的友谊更密切、更亲密。


为什么男性的友谊不如女性那样亲密,是因为他们缺乏建立彼此间亲密友谊的能力,还是说他们不太愿意这样做?


主要是环境和文化的因素让他们不愿意这样做。


比如,我们的文化中对男性的性别角色要求是有力量的,是勇敢的,是不能随便表露脆弱和情感的。


所以男性友谊中的亲密感较低。


大家应该经常见到这样的场面,两个女生手挽手走路,我们会觉得很正常,对吧?


但如果是两个男人手挽手走在一起,相信我们对他们的关系会有一些猜测和好奇。


那男人和女人能成为亲密的朋友吗?


高表达性的男人和高工具性的女人比同龄人更可能与异性建立亲密的友谊。


就是能够很好的理解他人情绪的男性更容易与女性建立友谊。


但是,异性友谊面临一个同性友谊通常不会遇到的障碍,就是确定这段关系是友谊还是爱情。


友谊通常是非排他性、非性、平等的伙伴关系。


异性友谊的一个大问题是双方是否会发生身体接触?毕竟两个人太亲密了。


男人会比女人更偏向于身体的亲密接触,而且他们通常认为亲密的女性朋友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反过来,女人通常会低估男性朋友想发生关系的意愿程度,所以导致异性朋友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误会,友谊也会带上性的色彩。


最后,我们在结交朋友的时候需要避开三种人格特质的人: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障碍。


自恋的人傲慢自大、自以为是、自私自利。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人,觉得自己很聪明,看别人都是傻子,认为就应该利用那些容易上当受骗的傻瓜。他们愤世嫉俗,两面三刀,善于操纵他人,为了达到目的谎话连篇。


而有精神障碍的人往往易冲动,寻求刺激,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很有魅力,但实则冷漠无情,不顾他人的感受与幸福,给他人造成伤害后也很少后悔。


04


建立友谊路上的两个障碍:羞怯和孤独。


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羞怯的困扰,比如,当我们置身于陌生环境,第一次见到有魅力、地位高的陌生人时,尤其容易产生羞怯,但是当我们在熟悉的环境下与老朋友互动的时候,不太能感到羞怯。


如果你是习惯性的羞怯,可能是这三个原因:1.你非常害怕别人给到你负面的评价,总是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来自他人的嘲笑和蔑视,让你感到恐惧。


2. 低自尊,总是自我怀疑。


3.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到自己能力不足。


无论羞怯是暂时性的还是习惯性的,只要表现得胆怯,就会给别人留下负面的印象,而这恰恰是社恐人最希望避免的。


对于羞怯、社恐的人来说,他们不需要接受社交技能的培训,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更加镇静和自信。


第二个建立友谊的障碍:孤独。


当我们所期望的人际关系的数量和质量与我们所拥有的存在较大差距时,就会产生孤独感。它包括令人不悦的厌烦、悲伤和绝望。


孤独与独处不是一回事。


在完全独处的状态下,我们经常会感到非常满足。相反,当我们想要比目前更多或更令人满意的关系时,孤独感就出现了。


如果你与他人的关系过于肤浅,即使你已婚,身边有很多人,有很多的所谓的朋友,你仍然会感到孤独。


孤独有不同的层面,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会受到两种孤独的困扰,


一种是社会性孤独,指的是我们因缺少朋友和熟人组成的社交网络而感到不满足;


一种是情感孤独,指的是我们因为缺乏来自至少一段亲密关系的关爱和情感支持而感到孤独。


孤独者首先会感觉到与他人的隔离,觉得自己形单影只,与别人的联系没有自己希望的多,认为关系没有他所期望的那般有意义和亲密。


其次,与社会联系太少,也会引发孤独。


孤独者觉得他们没有一个足够大的由朋友和玩伴组成的圈子,所以他们从人际互动中得到的快乐和社会支持太少。


而我们人类是有归属需要的,孤独正是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原因。


孤独通常是一种短暂的状态,任何人与自己的社交圈子隔离一段时间都会感到痛苦,但这种状态会随着你重新回到自己的社交圈子或建立新的友谊而告终。


所以,当姐妹们遭遇婚姻背叛,感到孤独,害怕孤独时,思姐总是鼓励大家走出家庭,走上社会,去多交朋友,等你找回自己的“朋友圈”,你的孤独感就会被打破。


对于时常感觉孤独的人来说,你需要始终保持希望,把自己的孤独判断为暂时的和可变的困难所致,就提供了事情会好转的乐观可能性。


充满希望,比消极悲观,更可能治愈孤独。


另外,孤独者需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为了克服孤独,你应该寻求新的友谊,而不是爱情。



联系思姐


长按扫描二维码

或搜索微信号:marry257

添加思姐小助手微信



更多女神成长营介绍,点此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亲密关系】第4课: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亲密关系:为何他出轨却不愿离婚?
【亲密关系】第3课:亲密关系中的沟通陷阱及应对方法
【亲密关系】第2课:影响亲密关系发展的6个认知

思姐笔记
作为女人,把这辈子活值了,就是我的目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