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芽活动】《幼儿园小班幼儿焦虑现象与对策的研究》——“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技能大赛评选活动作品展示

教育   2024-12-18 17:01   江苏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幼儿园小班幼儿焦虑现象与对策的研究


邓天琪 潘利娟

阜宁县羊寨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儿童入学焦虑是儿童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它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健康发展。采用观察、访谈、比较等方式对幼儿入学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儿童的个性、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父母的情感因素是导致儿童入学焦虑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幼儿园的教学氛围和老师的职业素质也同样重要。因此,针对不同的家庭类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轻儿童的入学焦虑。此外,预防隔代式的过度宠溺,促进幼儿对幼儿园及幼儿园的认识经验;教师与幼儿进行初步的交流与了解,为幼儿创造符合其初入需要的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缓解幼儿的入学焦虑。儿童入园焦虑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轻幼儿的入学焦虑,使他们尽早地融入幼儿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本文以实地观察、访谈、比较为依据,归纳、分析、提升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出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班幼儿;入学焦虑;原因;对策研究



引言


1.研究目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的良好稳定情绪作出了明确的界定,通过对幼儿的不同心理状态和家长的行为特征的调查,对其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幼儿、家长、教师的访谈,并选取入园初期存在严重入园焦虑表现的案例孩子进行重点跟踪观察,记录这些幼儿入园焦躁的各种表现以及家长行为表现等等,分析幼儿入园焦虑的性质。通过对儿童入学后的焦虑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使其养成良好的、安定的心态。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有关的文献表明:对幼儿园的学习和学习,可以促进对幼儿的学习和学习。

近年来,我国儿童入学焦虑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儿童入学焦虑研究、亲子依恋研究、社会性发展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丰富。幼儿园适应研究,分离焦虑研究,以及以“入园焦虑”为主题的研究,包括医学领域的“病理性焦虑”研究和教育政策研究。一种教育心理学的完善需要大量的相关资料,而对幼儿园的恐惧问题进行调查,可以为进一步改进幼儿园焦虑的相关理论和资料。


1.2.2实践意义

首先,本文的实际应用价值是让孩子能更好的克服孩子的紧张情绪,因为新的老师、新的环境、新的伙伴,让他们的情绪变得紧张,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他们平稳地走出这一紧张的时刻。

其次,本文通过追踪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父母的行为表现,并将他们的行为表现与父母的行为表现进行对比,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的理论,对如何有效地解决儿童的入园焦虑问题进行了分析。


1.3研究内容
首先,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现状。
其次,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素。
最后,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

文献综述

2.1国外文献综述

外国学者对焦虑的研究相对比较晚,而且大多集中在心理方面,而外国学者对焦虑的研究则集中在焦虑起源、焦虑内涵与表现形式以及焦虑缓解的战略研究等方面。国外关于儿童入托焦虑的研究较少,多数关注儿童的分离焦虑、儿童社交焦虑和儿童焦虑的矫正;儿童的焦虑成分及其他因素。忧虑的源头是在生存主义的哲学中最先出现的。克尔.凯▪郭尔第一次在《恐惧的概念》中提到了关于焦虑的理论,他说:“人类对自由的选择有欲望,也有畏惧,有强烈的畏惧和难以割舍的矛盾心态,这是人类的一种不合理的忧虑经历。”但是,弗洛伊德是心理分析的第一个对焦虑症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弗洛伊德最初将其视为神经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然后又将其归结为“自己”。弗洛伊德首先探究了焦虑症的起源,以阐明焦虑和医治患者。他相信,“人们的第一次焦急就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和母亲分开的,因此弗洛伊德相信,在随后的所有的焦急体验中,焦虑就是对早期的创伤体验的反复。在孩子的忧虑根源方面,霍妮指出,孩子们有两个最重要的需求,一是安全需求,二是满足需求,这些需求都是由家长或其它成年人所给予。家长与子女之间存在着两种最根本的联系:一是孩子获得了来自父辈的真实的关爱和关爱,并由此获得了安全感;二是家长漠视、厌恶甚至憎恶孩子,导致孩子的安全需求遭到挫败。霍妮认为,家长们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一种最根本的罪恶,比如漠视孩子、遗弃孩子、厌恶孩子;对某个孩子的偏爱、惩罚不公平、愚弄羞耻等;被这样的待遇的孩子们会从根本上开始就与他们的家长敌对:他们在某一方面依靠他们;而另一方面,他也对自己的家长充满了仇恨,从而引发了一场精神上的矛盾。孩子们只有抑制这种敌对情绪,才能获得家长的关爱。然而,由于家长引起的最根本的敌对情绪会使孩子们相信所有事情和每个人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并由此产生了基础的忧虑。在国内,关于儿童进入幼儿园的相关问题的相关文献还很少见。Izard C. E以刚入学时的“陌生人焦虑”为切入点,调查了幼儿的心理状态。大约六个月之后,孩子们就会害怕了,害怕陌生人是他们最普遍的一种,叫做“陌生人的焦虑”。陌生人的紧张情绪与儿童本身的性格有关,比如儿童本身的性格特征,以及与陌生人接触时所处的情境有关。


2.2国内文献综述

每一位研究者在进行研究之前,都要明确其研究的内涵。对于幼儿园儿童的学习焦虑,学者们往往会按照其成因来定义。幼儿入学焦虑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种观点是,幼儿入园的忧虑是因为幼儿与现有的依赖而临时分离,因而其进入园的忧虑被界定为“进入阶段的分离忧虑”,也就是两岁到四周岁之间的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第一次与其主赡养者分离,会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等正常的情绪,主要有哭、坐、哭等症状。还会依赖教师,依赖自己的东西,不规律的进食,不规律的午睡,诸如此类。也有学者认为,幼儿入学的忧虑有多种原因,如缺乏安全感、环境变化等。

另一种观点是:儿童入校后产生的心理压力,除家庭成员的疏远之外,还应该包括人际关系的形成、环境的改变、行为的规则以及行为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孩子们的“离别”,更多的是来自于其他的焦虑。“入园焦虑”是幼儿由家长到幼儿园后,由于所处的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身心和外部的不适应。主要症状有哭闹、午睡不正常、静坐(站)、不愿上幼儿园等。从自我组织的角度来看,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压力表现为任性、约束、依附、分离,依赖。因为对幼儿园焦虑内涵的界定有不同的界定,研究人员的焦虑行为表现和出现时间有一定的差别。


2.3影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

3.1幼儿自身因素

影响儿童自我体验的因素,以其本身的经历为主。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不同的生命圈子,孩子在幼儿园的经历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生活。


3.1.1幼童进入幼儿园时的经历对其焦虑程度的影响

同龄人是儿童与其相处的具有同样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龄人或同龄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就是同龄人或同样精神发展程度的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伙伴关系能让幼儿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有助于情感社会化,并能促进幼儿主动探索环境;与此同时,同龄人也可以赋予孩子一种接纳的感觉,以及一种超越家人的认同。伙伴和朋友的不同之处是:伙伴是和其他孩子差不多大的孩子,而朋友就是和孩子有某种特别的关系的伙伴。同龄人在孩子的社交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通过日常生活和事务的关系,可以一起聊天,一起玩,一起分享;共同完成工作,但是这种联系很短,或者是单方面的,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不需要互相喜欢,是一种不稳固的关系。而朋友之间,要彼此欣赏,这是一种比较稳固的关系。

幼儿园是一个小型的“江湖”,一个小型的“社会”,进入“社会”的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同龄人相处,孩子们在家里的时候,总是和家人住在一起,没有太多的伙伴;幼儿在幼儿园时,有过同伴的交往经历会对其在园中的同伴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幼儿的安全感、归属感的分析,可以减轻幼儿对幼儿园的恐惧心理,但对幼儿来说,不快乐的同伴交往经历会使其产生或增强其对幼儿园的焦虑。


3.1.2幼稚园的认知体验对幼儿入学焦虑的影响

情绪认知学说指出,情绪的产生取决于外在环境和环境因素,而情绪的生成受生理环境、环境和认知因素的制约。美国女心理学者阿诺德所创立的“激动论”,认为外在的激励环境并非是对情绪的直接作用,而应该由个体来判断和评估;由此,情绪就会出现,而且每个人对它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在幼儿园之前,儿童对幼儿园的认识,包含了幼儿园所在的位置;教师、同伴、日常生活、对幼儿园生活的认识,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进而间接地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的作用。


3.1.3对儿童入学焦虑的家庭经历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近亲联姻到近亲联姻,由熟人到陌生人的联姻。与近亲联姻的年代相比,现代人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生活在一个叫做“住宅区”的高楼里,彼此缺少了互信;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经常能听见父母对孩子的教导:“不要让陌生人开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糖果”。这种社交条件导致了儿童在家里的社交圈缩小,与熟悉的社交圈相比,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除了家人,很难与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亲近;由于受到重重的呵护,孩子们缺少与陌生人沟通的空间,进入幼儿园之后,面对陌生的学习、陌生的幼儿、陌生的老师,都有很大的压力。


3.2家庭因素

家长是幼儿的初始居住地,是其发展的首要条件,而幼儿则是其主要的心理因素,但因为其发育尚未完全,仍需依靠其自身,因而对其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家庭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体系,它是一个由多个成员和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群体,其中一个个体的行为发生变化,就会对另一个个体的行为产生作用。一个由两个家庭系统组成的系统,包括夫妻系统、父子系统、兄弟姐妹系统等等。本文着重考察了家长在家庭和家庭两个层面上对儿童进入幼儿园的忧虑。

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前,父母的情绪会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父母的正面、乐观的心态能让孩子心情舒畅。父母的忧虑很可能会传染给孩子,孩子们也会在父母的一言一语中感觉到压力,进而导致他们的忧虑。


4.减轻小班幼儿园入学焦虑的对策研究

4.1加强师幼、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幼儿教育中,师徒关系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幼儿初入学时,教师的细心照料和对儿童的关爱可以使其克服防御性。从家里走上幼儿园,对于孩子们而言,就是要脱离与他们朝夕相对的家长,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和一帮不认识的孩子一起住在一起。他们不可避免地感到了焦虑、恐惧和惊慌。老师应该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心,多一点亲切的沟通。对一些孩子的一些焦躁的行为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要对他们大喊大叫,或者是一点不耐烦。孩子在这个时候啼哭,要给予一定的安慰。例如教师要事先安排好教室和校园的环境,做好一切准备,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游戏氛围,让孩子们体会到温馨温馨的温馨。


4.2改进父母的教学方法

此外,鲍姆令德还从家长的教育模式对幼儿成长产生的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鲍姆令德和诶莉诺和其他学者对此进行了修改,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能会造成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的发展上的差别。结果表明,在家长式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们的自主性更高。在幼儿入学前,家长是与儿童最直接的交互关系,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造成深远的影响,而家长的教育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儿童的入学焦虑。美国加利福利亚鲍姆令德十多年来一直在关注家长养育的问题,他把普通家长的养育模式划分为权威型养育、专制养育、溺爱养育和漠视养育。幼儿个体和家庭结构不同,其抚养方法也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家庭结构、儿童个体性格特点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抚养模式。

在四种教养模式中,单亲儿童应尽量避免疏于照顾,而杂居儿童则可以避开由隔代制所造成的溺爱,每个儿童都不会在同一教养模式下长大,因此,应强调最理想的权威式教养,并将多种教养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4.3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儿童具有积极、健康、稳定的情绪情绪,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良好的感情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基础。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亲子活动,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耐性、谨慎和良好的心态。


4.4父母在为孩子做好入园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准备

学龄前儿童经常会因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敏感,他们的情感经常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经常会在环境中发生,然后在环境中消失。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后,其情绪会受到父母、同伴、教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中,家长的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进入幼儿园,不但孩子们担心,他们的家庭也会担心,孩子们在幼儿园时的焦虑,除了父母的焦虑,还有爷爷奶奶、祖父母、哥哥姐姐等与幼儿有密切联系的人。

家长的焦虑会对孩子的入学焦虑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把自己的焦虑隐藏起来,以免孩子受到家长的焦虑。


4.5制订一项为进入学校的儿童提供的解决办法

有些幼童初入园会产生较大的紧张情绪,可以通过分散其对儿童的关注,使其参与到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从而使其克服恐惧心理。也可以将孩子搂在自己的胸口,让自己的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亲人,用自己的声音安慰自己。最终,要对孩子们做出反应,让他们明白父母并没有抛弃他们,他们会来找他们,不用担心。

造成小班儿童入学焦虑的因素很多,教师要公平地看待每个孩子,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以达到每个孩子的合理需要。在教师和父母的合作和协助下,使孩子们在进入幼儿园时能战胜恐惧心理,形成积极、健康、稳定的情绪情绪,从而获得快乐的童年。



结语

幼儿园焦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和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紧张情绪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学习。本文以现场仔细的观察与访谈为依据,归纳、归纳、归纳、归纳、归纳、规律性的结果,并以个案为依据,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经过研究,得到对应的结论,再回归到幼儿园的实际操作中来进行指导。

运用观察法,发现儿童的入学焦虑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进入幼儿园、早餐、午睡前后的焦虑是最大的;第二,“哭”、“不正常午睡”、“不正常进食”是幼儿进入幼儿园的三个重要特征;第三,儿童入学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分离焦虑;第四,儿童入学后的焦虑通常会持续一个星期,比较严重的可能会持续4个星期。在父母方面,父母的焦虑程度要高于孩子,父母的焦虑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本研究调查发现,儿童的个性、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父母的情感因素是导致儿童入学焦虑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幼儿园的教学氛围和老师的职业素质也同样重要。因此,针对不同的家庭类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轻儿童的入学焦虑。此外,预防隔代式的过度宠溺,促进幼儿对幼儿园及幼儿园的认识经验;教师与幼儿进行初步的交流与了解,为幼儿创造符合其初入需要的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缓解幼儿的入学焦虑。幼儿入园焦虑的减轻工作,单靠其中一方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共同努力;尽最大努力减轻孩子们在幼儿园时的紧张情绪,使他们更快地融入幼儿园,使他们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芳梅.小班幼儿入园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甘肃教育,2022(12):64-66.
[2]刘华东.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知识文库,2022(09):160-162.
[3]粘倩珧.浅谈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与对策[J].天津教育,2021(36):175-176.
[4]李玥桥,王慧敏.小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及缓解策略[J].儿童与健康,2021(09):10-12.
[5]张超,李静.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个案分析与对策思考——以青州市北关初中附属幼儿园小四班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8):153-154.
[6]石倩.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家长,2019(10):71+73.
[7]蒋逸晴.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分析与对策[J].科普童话,2019(12):140.
[8]张昕.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儿童与健康,2019(02):45-47.

幼芽早教
致力孩子更好成长,让幼儿教育更简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