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会精粹】圆舞和圆舞曲之二——心灵的高贵旋转,没想到与你相拥还有这般爱恋的滋味

文化   艺术文化   2025-01-10 06:30   陕西  


林声印象|欣赏会精萃|林声说音乐|音乐旅行|经典一刻|视听音乐会消息|有关经典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华尔兹》



爱乐,为精神,为灵魂 

拥挤、紧张、嘈杂的上班路上,耳畔突然响起轻快优雅的圆舞曲音乐,人的心情想必会随着这音乐不小的感染力而放松不少吧,心情好了,想必交通事故也会少一些。


“带着这种感觉飘进办公室”,艺术就是这样的,源于生活而又超脱于生活、高于生活,音乐中寄托着我们对美好的向往,也使人心得到休憩与安慰,从而与现实发生神奇的碰撞。此刻,于工作间隙,让我们和林声老师一起沉醉在这音乐轻盈活泼的旋律与节奏之中……


PS:视频后面附有文字整理稿哦!

视频欣赏心灵的高贵旋转——世界著名圆舞曲视听集锦专场精彩片段



林声:

 

19世纪末美国波士顿兴起了另一种风格的圆舞曲,这种圆舞曲和刚才的《蓝色多瑙河》还不一样,它叫做漫步圆舞曲,这个漫步圆舞曲以丰富的情感的旋律为特色,在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得到广泛的流行,深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知识阶层的喜爱。它非常的美,一快一慢,这个味道和韵味实在就是大不一样。

 

十年前,安德瑞·里欧在英国的阿尔伯特音乐大厅举办了他出道后第八年的盛大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当中他就演奏了一首非常著名的漫步圆舞曲——《销魂曲》,这首《销魂曲》是一首著名的慢三步圆舞曲,它也是电影《黄昏之恋》的主题曲,听,就是这个韵味……

 

卡尔·米夏埃尔·齐雷尔《漫步赴宴圆舞曲,作品518号》


乐友们,我经常突发奇想,假如我们能够踏着这样的舞步在这样的音乐中去上班,那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可惜啊,这是一种梦想,但是和我们一天那种紧张、燥热的感觉相比,带着这种感觉飘进办公室那自然大不一样。生活中太嘈杂、太拥挤、太紧张,所以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音乐,起码你开车去上班的时候应当播放这样的音乐,你的心情会好一些,交通事故会少一些。

 

其实艺术它不是给现实照相,它是给现实一种力量、一个对比、一种梦想,所以艺术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如果艺术跟生活完全是等同的,那就不要艺术了,有生活就可以了。所以尽管蓝色多瑙河是灰色的,365天几乎它都是灰色的,而音乐中的“蓝色那就是给人一个念想,让我们的心灵一时虽难以走近,却永远可以向往那一片透明的蔚蓝色。

 

乐友们,圆舞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它很早就进入了艺术音乐的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圆舞曲艺术样式,叫做音乐会圆舞曲。最早创作音乐会圆舞曲的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那么音乐会圆舞曲的奠基作品是谁做的呢?这儿我们要说一下,是德国作曲家韦伯所创作的圆舞曲《邀舞》,邀舞就是邀请跳舞,刚才我们不是有一位女士邀请我,这就是邀舞,但通常是男的邀请女的,这是音乐会圆舞曲的很代表性的奠基作品。

 

钢琴版卡尔·马力亚·冯·韦伯《邀舞》


我们先来欣赏下这个《邀舞》,它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作品,最早是一个钢琴作品。韦伯是德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他的《魔弹射手》四幕歌剧写得非常的精彩,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是他的《魔弹射手》序曲。那么他当时写《邀舞》这首曲子是献给他老婆的,他就是边弹钢琴边讲故事,因为这个钢琴作品是有故事的。到后来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又为这首曲子做了配器,而柏辽兹又是一个配器大师,太知道什么乐器怎么用,现在的音乐学院要是学作曲——柏辽兹的配器法你还不得不读,柏辽兹改编了以后色彩更加的浓郁,音乐织体更加的丰满漂亮,音乐形象也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它这个故事是怎么啦?就是一个所谓的对话:欧洲上流社会经常是这样的,男的西装革履,女的也是晚礼服,一个个显得是雍容华贵,男的就要邀请女的跳舞,一般是彬彬有礼地邀请,女的一般要装的有些羞涩,实际上她可能也很放荡,但是她一定要装得很羞涩,因为在这种场合她不得不装,开始还不想跳,然后那个男的再邀请她,她才很矜持的起来,这一般是在欧洲上流社会常见的情景。所以这个音乐一开始就有一个对话般的引子,大提琴代表男的,长笛代表着女的,这是一段很委婉的对答,对答完了之后,“啪”三拍子圆舞曲一下子响起来,这种感觉就像是他们两人步入舞池,加入到那个跳舞的行列当中,随着音乐似乎都能感觉到男士们神采飞扬,女士们也是眉飞色舞,粉黛香味更是扑鼻而来,在舞会的高潮——三个小圆舞曲转起来,等到刚到高潮时,“啪”音乐又戛然而止,就是说什么事情都留一点余兴未尽最好,然后又出来一个尾声,尾声又是长笛和大提琴的对答,干什么呢?那个男的必须要把那个女的送回到原来的座位上,于是这整个邀舞的过程就结束了。

 

可惜啊,我觉得刚才在上半场我们大家还是有点矜持,别矜持嘛,在音乐中放飞心情,放飞想象,放飞人性中一种单纯而富有诗意的高贵的情感,在这么美妙的圆舞曲中翩翩起舞,多好!听吧,现在男士开始邀请女士了,女士有些羞涩,最后开始跳,你听这大提琴和长笛的对答……

 

肖邦《B小调圆舞曲》


这就是《邀舞》——音乐会圆舞曲的奠基作品,我们值得一听。

 圆舞曲不光是欢快的,明朗的,圆舞曲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在音乐会圆舞曲当中。比如说波兰作曲家、钢琴诗人肖邦,在他38年的一生当中创作了20首流传甚广的音乐会圆舞曲,这些钢琴圆舞曲是专供音乐会演奏用的,更艺术、更理想化。这些曲子右手所奏最具特色,音乐充分体现了肖邦的优雅、灵巧、富于幻想和表情的风格,左手的伴奏仍然是典型的圆舞曲的节奏型。例如《B小调圆舞曲》就是肖邦的一首广为流传的钢琴圆舞曲作品,它富于沉思和冥想的意味,而且还带有一种感伤,所以后人又把它叫做《告别圆舞曲》。这是肖邦19岁那年创作的,它的技巧比较简单,所以它反而流传更广,而且它也是一首借用圆舞曲形式而写的优美的抒情小诗,这样来听是有韵味的。所以有人把肖邦的圆舞曲又叫做“心灵的圆舞曲”,听!这就是是肖邦风格的圆舞曲……

 

你看,圆舞曲也有这种沉思冥想的音乐会圆舞曲,不光是我们看到的那种欢快的很明朗的很热烈的气氛……


肖邦《降A大调第九圆舞曲》





改版后的林声音乐公众号将以别致、鲜活、生动且又不失深度的心灵互动与你共浸其中!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林声新书


书名:《诗魂与乐神的守望--林声说音乐
简介:这部著作是集作者三十余年来推广经典音乐累积的沤心沥血之作。全书含"林声经典音乐视听系列欣赏会"现场视、音频精选,通过经典音乐欣赏入门、特色音乐专题、音乐体裁、伟大作曲家系列,向读者娓娓道来经典音乐的审美意蕴与情感内涵。张扬音符背后的文化,强调欣赏中的生命体验,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特别是作者独有的音乐素养、文学底蕴、主持人功力、磁性嗓音四位一体的审美架构,使得本丛书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欣赏有声读物,具有卓尔不群、纵横捭阖、深入浅出,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并重的极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值得推荐,值得细品,值得收藏!”


出版社:文字部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计五十余万字。音像部分由吉林人民音像出版社出版,计25张蓝光DVD,25张CD。


定价:书:99元/本     碟:50碟精装1460元/套,单碟精装蓝光DVD80元/张,单碟精装CD20元/张。


购买方式:请联系工作室曹老师18066535463(电话微信同号


蜻蜓FM搜索林声说音乐

喜马拉雅搜索林声说音乐

新浪微博@资深乐评人林声

— 林声音乐工作室 —

让我们在音乐中拥抱冬天

       
喜欢本文,文章末尾↘↘↘请点点赞、点击“在看”

         往期推荐

百首经典之五十七 ——海顿《时钟交响曲》

高贵的旋律/大提琴《海顿D大提琴协奏曲》斯蒂芬.依瑟里斯

极致浪漫,演绎莱茵河的梦。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林声音乐工作室
为传播推广经典音乐,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在喧嚣浮躁的都市中给心灵开拓出一块清雅宁静的栖息地,让经典音乐这朵散发着醉人芳香的奇葩,在古城开放的更加绚丽多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