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号--最难演奏的古典乐器!

文化   2025-01-07 06:30   陕西  

林声印象|林声推荐|林声说音乐|乐器博览|视听音乐会消息|音乐博览

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





圆号,又称法国号,属于铜管乐器。在军乐团和交响乐团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圆号属于铜管乐器,但其不仅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柔美的声音圆号的细长管身弯曲呈涡轮状,层层叠叠的结构只看一眼就让人感觉到它的复杂和难度,它也确实是铜管组中演奏难度非常高的一种乐器。



国外网站做过这么一个调查:你认为哪个铜管乐器最难?圆号不负众望,以高票数当选。



圆号一直被认为是最难演奏的古典乐器之一,几乎在古典音乐界达成了共识,即使是最优秀的圆号演奏能手也会失误“冒泡”(破音)。圆号的管子展开长度约有3米,四个八度的宽广音域,拥有自然泛音和丰富多变的音色,这些特点是其他任何一种乐器无法比拟的,但同时也对演奏者的气息控制和技巧提出了很大挑战,稍有不慎就会濒临失控的边缘。优秀的圆号手千金难求,往往在乐团里被当成“团宠”,即使偶尔演奏破音也会得到大家的谅解。因此,圆号业界有个段子叫:“圆号冒泡上帝也会原谅!”




圆号发展史






圆号是管弦乐团里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的前身最早出现在中东地区,由公羊角制作而成,是用来打猎的猎号,后来也被用作宗教仪式,它的名字叫Shofar。






到了大约10到11世纪,一种由象牙为材料的号角由中东流入到欧洲,被称为Olifant,象号。


从12世纪开始,这种象号成为了欧洲皇室的象征:


16世纪,瑞士地区出现了木质的号角,叫Alphorn,阿尔卑斯长号。




除此之外,早期的号角还运用到军队的行列、传递战争信号以及各类宗教活动中。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期,出现了一种环形猎号,由黄铜制成,音色和音域上相较之前的号角有了不少变化,这也被视为圆号的真正发端。



在法国,直管、或者弓形的号角也演变为现在圆号的外形,尽管它由于没有任何活塞、侧孔,只能发出自然音列中的少数音,人们仍正式称其为“自然圆号”,以区别于号角和现代圆号。




莫扎特第二圆号协奏曲—自然圆号演奏



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制造业技术突飞猛进。在德国圆号演奏家和乐器制造商的努力和推广下,带活塞的现代圆号正式出现:




在古典音乐的世界中,偏偏有像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马勒、布鲁克纳等作曲家对圆号情有独钟,他们喜爱在作品给予圆号很重的“戏份”,这令圆号演奏员往往“亚历山大”。


例如,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乐曲一开始出现了的强有力的四个音代表着“命运”敲门声,不同的乐器相继掀起一次比一次紧张的浪潮之后,圆号奏出了一个命运动机的变体,表达了一种必胜的信心,在这里圆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


再比如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这是优美而哀伤的抒情乐章。作曲家内心的深刻独白,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交错。开篇依旧是低音弦乐铺开的黯淡的世界,温厚的圆号吹出柔和略带忧伤的旋律,好像作曲家对美好永不磨灭的期冀。


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历来被人们称道,在这个名为“如歌的行板”的乐章中,展现了柴可夫斯基旋律创作上的大师风范,同时在主题展开、发展方面也有着独到的特色。后世的交响曲有很多都借鉴了他的成就。


马勒在《第一交响曲》末尾用八支圆号吹响辉煌的胜利号角,却又在人生最失意的晚年所创作的《大地之歌》中,以圆号齐奏的方式开场以表达愤世嫉俗的情绪,发人深省。

马勒《大地之歌》第一乐章“愁世的饮酒歌”

天才莫扎特对圆号也有着独特的偏爱,最为著名的当属四首协奏曲、一首回旋曲、一首奏鸣曲和一首为弦乐和圆号而写的五重奏。

莫扎特《降E大调圆号五重奏》第一乐章
莫扎特的圆号作品中,既有狩猎号般的原始音色,也有恬静柔和的田园风,在此,他往往用歌唱式的旋律表达洛特格布沉稳温和的性格,这个特点在几部作品的慢乐章中都能被听到。

莫扎特《第三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

舒伯特的八重奏似乎将上述莫扎特的五重奏进行了扩展,让木管组与弦乐组来了个全面对话。


舒伯特《八重奏》第二乐章


理查·施特劳斯18岁完成了《降E大调第一圆号协奏曲》,时隔60年后写了《降E大调第二圆号协奏曲》,在他创作生涯的起始与尾声的这两部圆号作品,也成了圆号文献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在他的第一圆号协奏曲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其中闪烁着些许莫扎特的影子,也同样是传统的三乐章形式,遵循着快-慢-快的特点。另一方面,从理查·施特劳斯的大部分作品中,能发现他有着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圆号也充当着其中“英雄”的角色。

理查·施特劳斯《降E大调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


除了古典音乐以外,在电影音乐中圆号也是大量被使用的乐器,好莱坞著名的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也是个圆号“真爱粉”。


电影《星球大战》中的配乐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配乐



上述这些作品,可能只是圆号音乐的冰山一角,还有许许多多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改版后的林声音乐公众号将以别致、鲜活、生动且又不失深度的心灵互动与你共浸其中!

版权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

林声新书


书名:《诗魂与乐神的守望--林声说音乐
简介:这部著作是集作者三十余年来推广经典音乐累积的沤心沥血之作。全书含"林声经典音乐视听系列欣赏会"现场视、音频精选,通过经典音乐欣赏入门、特色音乐专题、音乐体裁、伟大作曲家系列,向读者娓娓道来经典音乐的审美意蕴与情感内涵。张扬音符背后的文化,强调欣赏中的生命体验,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特别是作者独有的音乐素养、文学底蕴、主持人功力、磁性嗓音四位一体的审美架构,使得本丛书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欣赏有声读物,具有卓尔不群、纵横捭阖、深入浅出,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并重的极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值得推荐,值得细品,值得收藏!”


出版社:文字部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计五十余万字。音像部分由吉林人民音像出版社出版,计25张蓝光DVD,25张CD。


定价:书:99元/本     碟:50碟精装1460元/套,单碟精装蓝光DVD80元/张,单碟精装CD20元/张。


购买方式:请联系工作室曹老师18066535463(电话微信同号


蜻蜓FM搜索林声说音乐

喜马拉雅搜索林声说音乐

新浪微博@资深乐评人林声

— 林声音乐工作室 —

让我们在音乐中拥抱冬天

       
喜欢本文,文章末尾↘↘↘请点点赞、点击“在看”

      往期推荐

莫扎特音乐,不仅是心灵静寂的圣所,还是心灵起舞的地方!

【"林"听经典 "声"情并茂】——游吟诗人 圆号

极致浪漫,演绎莱茵河的梦。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林声音乐工作室
为传播推广经典音乐,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在喧嚣浮躁的都市中给心灵开拓出一块清雅宁静的栖息地,让经典音乐这朵散发着醉人芳香的奇葩,在古城开放的更加绚丽多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