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会精粹】圆舞和圆舞曲之一--心灵的高贵旋转,解开身体束缚,迎接美好的放纵

文化   艺术文化   2025-01-08 06:30   陕西  


林声印象|欣赏会精萃|林声说音乐|音乐旅行|经典一刻|视听音乐会消息|有关经典

《华尔兹:沿河游弋》

爱乐,为精神,为灵魂  

汉族好像是一个在传统文化里身体备受束缚的民族,我们习惯于内敛与自持,常常惊讶于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欣赏欧美高雅浪漫的华尔兹,看不懂印度电影里随处可见的歌舞,对着性感大胆的探戈脸红心跳,我们羡慕那种荷尔蒙与汗水齐飞的畅快,畅想那种美妙的全身心的放纵与欢乐,不过,既然大家将来都是要一起跳广场舞的,不如在这里和林声老师一起欣赏一会儿动人的圆舞与圆舞曲,在音乐中放浪形骸片刻……


PS:视频后面附有文字整理稿哦!

视频欣赏心灵的高贵旋转--世界著名圆舞曲视听集锦专场精彩片段



 

林声:

  

亲爱的乐友们,新乐友和老乐友,感谢你们,我也感谢有更多的乐友能够投入到我们这个于这个社会、这个城市有益的事业当中,感谢大家支持我,帮助我,乐友们,谢谢大家!

 

我现在进入一种情绪,就像刚才主持人说的,想把一种火热的激情传达给大家,把这一场完美的圆舞曲饕餮盛宴输送给大家。乐友们,我们经常说到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也有人这样说到,如果让舞姿婆娑,那么我们的生活中会多一点诗意,让乐声轻扬,我们的心灵更应该多一分慰藉。今天这一场关于圆舞曲视听盛宴的欣赏会,乐友们,让我们一起随着圆舞曲美妙的律动放飞心灵、放飞想象,放飞人性中那种单纯而富于诗意的高贵情感……


亲爱的乐友们,刚才是2012年安德瑞·里欧在美泉宫夏季音乐会中的动人场景,我们听到的是被誉为世界十大圆舞曲之一的《春之声》,这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这首圆舞曲自问世到现在已经110多年了,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上它还经常的响起。


圆舞曲这一种音乐体裁在众多风格各异的舞蹈音乐当中是独树一帜的,它风行世界到现在已经有230年之久,而且它还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体裁,探戈和它齐名,但是探戈问世的时候责骂声一片,说探戈是混合着劣等烟草和尿骚味道的音乐,而圆舞曲自它问世之后就翩翩如凌波仙子,飞扬在这个世界各地的上空,雅士们喜欢,俗人们也喜欢,尤其在城市中特别的流行。它令人闻之欲醉、飘飘欲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时候它就好像光芒四射的火花,使人热血沸腾;有时候它的旋律又如徐徐的春风掠过鲜花盛开的田野,令人心旷神怡,可以说是不朽的圆舞曲。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圆舞曲就会想起晚上散步的时候看到很多广场上老大娘老大爷们跳的那种舞曲,很多都是给圆舞伴奏的圆舞曲,有时候我们也会想起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小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舞曲,但是实际上这都比较狭窄。实际上圆舞曲的内涵很丰富,外延也比较广,它的审美品位也很高,今天我们就一起把世界各地音乐史当中最著名最动人的圆舞曲揽在我们的怀里,装在我们的耳朵里,留在我们的心里,带回你的家中。


《维也纳市民圆舞曲》

圆舞曲在我国也把它叫做“华尔兹”,为圆舞这种绕圈子旋转的舞蹈写作的音乐就是圆舞曲,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男女各一相拥而舞,不停的移动重心、移动脚步,犹如波浪时起时伏,甚为惬意。这种舞曲和舞蹈样式最早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后来传遍全世界,这幅照片就是当年维也纳宫廷里面举行圆舞曲盛会时那种很漂亮的盛大的场面。在欧洲宫廷当中原来是没有这种舞蹈的,关于圆舞的原型一直是众说纷纭,它来自于民间,来自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拜恩州和奥地利民间的连德勒舞曲,最后演变成为我们现在听到和看到的这种三拍子的舞蹈和音乐。从最初的民间到城市,最后还风靡上流社会,那真是蔚为大观,圆舞曲在当时简直红的不得了,尤其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和1814到1815年的欧洲维也纳会议时期,几乎在所有的人的认识当中都接受了它,都拥抱了它,都赞美了它。1815年战胜了拿破仑之后的战胜国举行了维也纳会议,当时的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居然让到会的所有各国政要们都在开会的时候跳起圆舞曲,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跳舞的时候居然都跳晕了过去,可见跳得是精疲力竭,这都是一时传为佳话,很有意思。约瑟夫皇帝一世后来为了消除贵族和市民阶层之间的矛盾,居然在1869年的一天邀请了三千市民到他的宫廷里面来举行盛大的圆舞曲party,那真是让人感觉到叹为观止。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幕就是根据当时跳圆舞的现场再现的影像记录,这是在19世纪下半叶拍摄的,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波斯库夫斯基在79年退休的时候为了完整和完美地再现维也纳当时跳圆舞曲的风尚而特意拍摄的纪录片,叫做《维也纳的圆舞曲风情》,这个影像记录是相当珍贵的,里面所有的人都化妆成为当时19世纪宫廷人物的模样,音乐用的也是当时维也纳宫廷乐长齐雷尔创作的《维也纳市民圆舞曲》,这也是十大圆舞曲之一,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首圆舞曲,看一看十九世纪维也纳宫廷圆舞曲的盛况……

 

葡萄美酒夜光杯,鲜花美女粉黛醉,当时就是这样的,虽然这个影像资料的清晰度不是多么的好,毕竟它是79年拍摄的,但是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当年的维也纳宫廷那一种圆舞飞扬的盛况,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来打发他们的艺术生活和业余的一些审美品位,用圆舞曲来装扮自己。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当代世界欣赏的最有代表性的维也纳圆舞曲,那就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同胞兰纳这两个人创立的,是他们把前辈的圆舞曲风格和圆舞曲的韵味经过推陈出新之后形成了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这么一种结构。所谓圆舞曲的结构就是前面有引子,后面有尾声,中间由若干首小的圆舞曲连缀而成,然后组成一首完整的圆舞曲,这种风格就把它叫做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圆舞曲之王,他在圆舞曲艺术的发展上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不仅使人闻之起舞,而且供人聆赏,更能征服人们的心灵。德国大作曲家勃拉姆斯听到了《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响起,尽管是简单的音符,但是整个乐句使他陶醉不已,他叹息道可惜这样的音乐非我所写,当时的大指挥家冯彪罗还有傲慢不可一世的钢琴家李斯特,还有自诩为是“乐界巨人”的瓦格纳,包括开浪漫派先河的了不起的法国音乐家柏辽兹都对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它是绝妙的魔术师,是妙不可言的音乐享受。举世闻名的《蓝色多瑙河》在每年元旦上午10点钟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都会响起这首作品,甚至人们把它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它的原作不是乐队演奏的,是男声合唱曲,后来被改编成为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管弦乐队版的《蓝色多瑙河》从39年开始到现在年年飘扬在世界各地的上空,征服了无数人,它现在已经美的俗的让小孩几乎都知道这么一首乐曲,但是它依然很美,它的审美品位依然很高,引子、尾声和五首曼妙律动的小圆舞曲像是多瑙河的动态,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像是波浪迭起,时而波浪涌进,时而是奥地利湖边的山光水色,时而是奥地利村姑的柔声细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妙不可言的美感。


阿贝尔·科热尼奥夫斯基《融化的华尔兹》

在这里我们欣赏一个最新版本的《蓝色多瑙河》,安德瑞·里欧,人们也把他称为当代的施特劳斯,他最爱把施特劳斯的作品以及许多美妙的圆舞曲连缀起来演奏,形成串烧圆舞曲。2013年5月,他在巴西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演奏会,毫无疑问,他又演奏了《蓝色多瑙河》,我们又分明感觉到了那里面浓郁的生活情趣、青春气息和温馨浪漫的味道,现场的观众和音乐的互动也实在是让人为之动容,乐友们,请仔细的聆赏……


安德瑞·里欧经常用这种噱头来制造一种效果,他好像把这部圆舞曲肢解了,但实际上是音断情未断,而且真的让我非常感动的就是在他的音乐会当中那么多人是真的在享受音乐,享受音乐中的放纵,这种放纵是美好的放纵,放浪形骸的各种的情景都被他的摄影团队捕捉到了,虽然没有维也纳爱乐演奏的那么正宗,但是它在人们的心头播撒了许多美好的种子,就是这样的……






改版后的林声音乐公众号将以别致、鲜活、生动且又不失深度的心灵互动与你共浸其中!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林声新书


书名:《诗魂与乐神的守望--林声说音乐
简介:这部著作是集作者三十余年来推广经典音乐累积的沤心沥血之作。全书含"林声经典音乐视听系列欣赏会"现场视、音频精选,通过经典音乐欣赏入门、特色音乐专题、音乐体裁、伟大作曲家系列,向读者娓娓道来经典音乐的审美意蕴与情感内涵。张扬音符背后的文化,强调欣赏中的生命体验,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特别是作者独有的音乐素养、文学底蕴、主持人功力、磁性嗓音四位一体的审美架构,使得本丛书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欣赏有声读物,具有卓尔不群、纵横捭阖、深入浅出,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并重的极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值得推荐,值得细品,值得收藏!”


出版社:文字部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计五十余万字。音像部分由吉林人民音像出版社出版,计25张蓝光DVD,25张CD。


定价:书:99元/本     碟:50碟精装1460元/套,单碟精装蓝光DVD80元/张,单碟精装CD20元/张。


购买方式:请联系工作室曹老师18066535463(电话微信同号


蜻蜓FM搜索林声说音乐

喜马拉雅搜索林声说音乐

新浪微博@资深乐评人林声

— 林声音乐工作室 —

让我们在音乐中拥抱冬天

       
喜欢本文,文章末尾↘↘↘请点点赞、点击“在看”

         往期推荐

圆号--最难演奏的古典乐器!

圆号演奏《我心依旧》,不管听多少次依旧经典!

极致浪漫,演绎莱茵河的梦。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林声音乐工作室
为传播推广经典音乐,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在喧嚣浮躁的都市中给心灵开拓出一块清雅宁静的栖息地,让经典音乐这朵散发着醉人芳香的奇葩,在古城开放的更加绚丽多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