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旨在消除炎症和水肿,解除支气管痉挛,稀化痰液,帮助祛痰,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在胸部手术前后,预防呼吸道感染。配合人工呼吸做呼吸道湿化或间歇雾化吸入药物。
痰量增多,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是下呼吸道感染慢性气道疾病动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也可见于围手术期神经肌肉疾病等患者,痰液潴留会造成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严重者可堵塞气道,危及生命,因此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重视痰液的管理,有利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由于病情需要,根据医嘱为患者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从而减轻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水肿和气道炎症以利于稀释痰液,促咳嗽,防止肺内感染。每次时间 15-29 分钟,处置后请深呼吸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
雾化吸入有以下注意事项
雾化器应垂直拿。幼儿可抱起,用面罩罩住口鼻;成年患者应坐起用嘴吸气,鼻呼气,在吸入的同时应做深吸,使气雾充分到达支管和肺内。
氧流量调至6-8 L/分,请不要擅自调节氧流量,禁止在氧气设备附近吸烟或出现明火。
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
年龄较小的患儿应保持安静,避免哭闹。
每次雾化完后要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抹干净口鼻部留下的雾珠,防止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
每次雾化完后要喝水或漱口,防止口腔黏膜二重感染。
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较为理想的给药方法,与其他常规给药方式相比,其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少、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存在着医务人员对雾化吸入疗法的认识不足以及患者雾化吸入器使用不当等情况。一项关于医务人员对雾化吸入疗法的认知调查显示,对于“雾化治疗驱动氧气流量要求”,仅 43.59%的医务人员选择 6~8 L/min;另有研究结果表明,高达 54.1% 的患者存在气雾剂雾化吸入使用不当的现象。不规范的雾化吸入治疗不仅会降低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精神负担及社会医疗成本。因此,雾化吸入护理实践的管理尤为重要。
为什么要坐着雾化呢?
因为这样可以使得雾化药物在充分的呼吸过程中顺利进入肺泡内,从而提高雾化的疗效。做雾化时建议患者保持坐位,上半身直立有助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性,同时坐位状态下膈肌收缩充分,吸气时膈肌下移也相对更好,吸气过程中肺容积就会增大,使药物更充分地进入到肺深部,达到肺泡处,从而提高雾化治疗的效果,坐位状态下雾化器内的药液也不易因倾倒而浪费。此外,在使用普通喷射雾化器或者氧气雾化治疗时,药液往往处于雾化器的底部,坐位状态下,药液可以覆盖喷射口,这样可以将药液分离成更均匀合适的气溶胶颗粒,从而更有效到达肺内。
来源:护理科普 平台发布或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服务大众,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联系(微信17770084101)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