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曲在先前分享了三则《资治通鉴》中的小故事,具体见:
1、《法律工具人每周997,还有时间看书吗?如果是“房法乘”式读书,建议还是洗洗早点睡吧》
2、《法律职场人如何培养“去平台”能力?其实避免被“平台”无情的cut,这样做就对了》
3、《只想踏实干一辈子法务?那得有赚一辈子的能力,否则就“只是空想”》
以下知产曲继续分享《资治通鉴》中的一则与法律、法官有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一位叫张汤的法官(张汤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张汤的两个后人,大家可能听过:张澎祖和张放,没听过的可自行检索,这两位跟当时的皇帝都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史无前例的创造了刑法上的一个罪名——腹诽罪,一个正部级官员,因为撇了撇嘴,就被冠以这个“莫须有”罪名,进而丢了性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话说汉武帝时期,由于花钱花的太猛,一度导致财政空虚。于是汉武帝就和大臣们商量如何“捞钱”,廷尉(大法官)张汤等人提议用皇家园林才有的白鹿皮制成皮币,售价四十万,王公贵族向皇帝进贡,必须先买白鹿皮币获得资格,然后才有机会上交贡品。
汉武帝与张汤造了白鹿皮币后,咨询大司农(农业部部长)颜异的意见。颜异当初是凭着正直廉洁一点点进入帝国权力核心圈,所以这哥们说话比较直:王公贵族上交的贡品,也就值几千块钱,您现在却让他们先花四十万买皮币,这明显属于本末不相称啊。汉武大帝听了很不高兴(后果很严重),而这个细节被聪明的张汤法官捕捉到了。
张汤与颜异之间先前就有过节,这时候正好有人因其他事告发颜异,于是领导指示法官张汤审理此案,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酷吏”张汤深刻掌握了“法官造法”的精髓,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毕竟这哥们小时候就拿审理老鼠练过手,当上法官之后,也是完全迎合领导的心意判案,哪讲什么公平公正啊。
张汤又与异有隙,及人有告异以他事,下张汤治异。异与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汤奏当:“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背景:当初颜异的宾客议论朝廷颁发的诏令不合适,颜异没表示同意,也没表示反对,只是嘴唇微动了一下。张汤:老颜,当初你的宾客诋毁朝政,你是何反应?有何居心?张汤:当然有,向上撇代表同意,向下撇代表更加同意。张汤:不要狡辩,别以为你噘嘴,我就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心里肯定在诽谤诋毁皇上,必须给你定个死罪。颜异:开什么玩笑,你别欺负我不懂法,怎么说我也是堂堂农业部长,大汉朝根本就没这条法律规定,也没这样的罪名。张汤:是吗?那你倒是提醒了我,现在就加上这条——你犯了“腹诽罪”,论罪当死,立即执行。颜异:冤枉啊,张法官,我没向上撇嘴也没向下撇嘴啊...自此以后,汉武帝的大臣们彼此相见时,再也不敢随便撇嘴了,而是都会在脸上挤出阳光灿烂的笑容(咧嘴式)。
通过以上历史小故事,知产曲认为给我们当今法律人职场生存指出了如下启示:
1、要学会尊重和服从领导。在上述历史故事中,颜异因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引起领导不满,进而丢了性命。当然这是发生在封建社会的故事,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利,但领导采不采纳是另外一回事。如果领导没有采纳我们的观点,作出其他决定并下达命令,这时候作为下级就应该去执行领导的命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小到一个团队、大至一个国家,正常运转下去。如果再执拗的去与领导各种battle,可能就属于不懂职场规则。除非领导下达的命令违法违规,那另说,相信法律人在这方面肯定有自己的判断力。
2、不要在同事面前说领导坏话。在上述历史故事中,颜异可谓谨慎,对于其他同事说领导坏话,并没有随声附和,而只是撇了撇嘴,但是就是这么个微小动作,还是被别人当作把柄,关键“撇嘴”这个动作,张汤是怎么知道的?估计还是当时在场的“好同事”进行了揭发检举。所以在职场中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如果实在想发发牢骚,找个没人的地方撇撇嘴或者自言自语,这种发泄方式更安全。
3、有竞争对手搞你的时候,首先要确认对方有没有得到领导的“授意”或者授权。张汤之所以敢以莫须有的罪名,治颜异的罪,归根结底还是琢磨透了领导的心思,因为领导对颜异很不满意,即使张汤对颜异胡作非为,但他知道领导肯定不会出来阻拦,不会治他的罪,所以领导的“授意”,才是张汤有底气“瞎判案”的根本原因。所以作为现代人,如果我们在职场遇到了类似情况,一是可以选择避其锋芒,安于现状;二是及早抽身,远离这样的同事和领导,避免自己像颜异一样,受到“莫须有”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