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读小山和窗前两位老师的《山野寻芳:浙东草木游记》,不禁令我想起人生中第一次对花的冲动。
三十年前的那个春节,长安城巷子里飘着蜂窝煤和汽车尾气的味道,让初来乍到的人能一下子嗅到这座古城独有的烟火味。每逢此时,我必混在长长的队伍里,买几斤腊羊肉回家过年。可那一天正排队的我,突然被一辆满载鲜花的车子“击”中了。
陀螺紫菀
这是一车各式各样的菊花。第一次见识到一直被我叫成“菊 ”的花,其实还有各自好听的名字,好听得像诗一样,但我记不住。只记得我魂不守舍地掏出口袋里原本打算买肉的钱,把一大捧比我手掌还大的菊花抱回了家。
我人生里的头一场浪漫,是让我妈得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束鲜花。这束花照亮了我们的整个春节。
我妈面对意外到来的花,嘴里抱怨没买腊羊肉乱花钱,眼里却满是欢喜,插瓶换水爱惜非常。
一包腊羊肉和一束鲜花有何不同?前者满足口腹之欲,后者虽无世俗之用,却能令灵魂动容,生发博物之心。
太白山之秋
唐代诗人张九龄感叹,“草木有本心 ”。这束菊花是我与草木本心的第一次呼应。可它究竟叫什么,我实在想不起来了。多年后,我像满心迷惑又期待的王子到处寻找灰姑娘一样,雪海、玄墨、羞女?泥金香、龙吐珠、仙灵芝?还是四字名的朱砂红霜、胭脂点雪、瑶台玉凤……
即使我用洪荒之力将所有美妙的名字像背诵诗歌一样记下来,也不知三十年前我遇到的究竟是哪一朵。如人群中猝不及防的一见钟情,再也无法重逢。
如果那时能认得小山和窗前老师该多好,我不至于终是失去了灰姑娘,辜负了一朵花灿烂的温情。
秋天的檫木
小山和窗前两位老师,在相濡以沫、夫唱妇随的生活中寻找到共同的挚爱——与山川同行,与草木相伴。他们以行走的笔记形式,前后创作出版了三部作品《甬城草木记》《草木清欢》《山野寻芳》。
在拜读之前,单单品味两位老师的笔名“小山 ”和“窗前 ”,眼前即刻就出现画面:窗前为家之窗,女主家则安。闲坐窗前,推窗见山,清风明月,尽揽于怀。男主山则强,意为家之靠山,可依可傍,亦为风景之山,曲径通幽,可赏可叹。由作者夫妇笔名生发出的这份琴瑟相和相互映照之感已足够诗意。
美丽胡枝子
《山野寻芳:浙东草木游记》是一部全景式的山野自然笔记。移步易景,不仅见花见木,更是对花木的生存环境进行了概括性探寻和描述。笔触朴实真诚,发现一花一草的欣喜,徜徉其间的陶然忘我,对罕见草木满心的担忧及善意的保护,都教人深刻感受到心系草木之人的纯真与赤诚。
小山老师谈创作感受时指出,热爱山川草木的人是单纯的。这个观点让我发现,爱好是朋友的筛选器,自然而然地吸引志趣相投的人相聚。这本书是一块磁石,一个过滤器,把热爱大自然与草木为友之人吸引到了一起。
鹅掌楸
小山老师还强调,“不记录,无观察,不表达,无成长”,及时的记录可以保存新鲜的感受。这句话直接戳中了我,让我狠狠痛悔,借口忙碌实则懒惰之故,耽误了记录的最佳时机,以至于无数鲜活的激动人心的感悟泯灭于生活的琐碎中,实实可叹可惜啊!
《山野寻芳:浙东草木游记》不仅让我随作者的脚步一同寻芳识芳,更让我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寻芳之人是怎样的热爱,怎样的记录和表达。它召唤我追寻三十年前的记忆,反刍那场人与花在烟火中邂逅时的激动链接,渴望探寻那一天击中我魂魄的到底是墨菊?冷艳?玉翎管?天鹅舞?还是绿水秋波……
喜树
我想,今生我怕是再也找不到她了,再也不会一见钟情了。即使能够找到,此时的她,再也不是彼时的她了。唯有怀念是最长情的表达!
本文短视频拍摄制作:风信子
文首题字:沈强民
文末篆刻:孙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