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在祝贺好友登顶新疆慕士塔格峰的小文(壮哉,吾友!)中, 提及我曾登过玉龙雪山,今天找出旧作以自娱。
丽江之美在人家。
跨过一座黑色的木桥,走进一个红油漆过的大门,来到一个四合院里。雕镂的门窗,绘彩的檐拱,院中种满花树,阶上布满盆景花卉,生机盎然,香气袭人。主人品茗对弈,操琴弄笛,悠闲高雅,富足安康。
纳西女人
纳西族的妇女的服饰很好看,年轻姑娘多是一袭白裙,一个红背心(已婚妇女衣服的颜色要深,为浅蓝或深蓝色),肩头一块羊皮,白带子交叉系在胸前,肩上有一对银或铝制圆形图案,背上羊皮下摆有七个小些的圆图案,被释为肩托日月,背负七星。形容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勤劳贤慧。背后七星,原为二星,象征青蛙的两只眼睛。青蛙是纳西族的图腾崇拜,借以希冀多养娃娃,后演化为七星。背后披一块羊皮,既是图腾崇拜图案,又是背背篓时的衬垫,但在夏天很热。
木府的讲解员的新装,设计得很新颖。上身为月白色的大襟,一溜七星沿衣襟边从领口到腋下,襟边和袖口加有红蓝白边。齐膝的白色百折裙,近膝处由红蓝白相间,渐渐过渡到一道宽宽的蓝边。这套服装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实用现代,便于劳作。
导游说纳西女人一年之中只在大年初一睡一次懒觉。从盼吉妹到阿奶,她们的生活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勤劳’。她们从早到晚,积月累年,耕田种地,缝补洗漿,烧菜做饭,甚至宰猪杀羊,里里外外,无所不能。是以云南十八怪‘老太上树比猴快’到了这里就说成由于妇女勤劳,筋骨结实,到了老年,依然精干利落,爬树比猴子还快(我听到的另外两种讲法是由于常年采茶[乌龙茶树很高大,要爬上去采],和采摘槟榔,练就绝技,而且老当益壮)。
里里外外的活都让女人干了,于是纳西族男人便琴棋书画烟酒茶,研究,发展和传播文化。我不知道,是否真是如此,也许只有二十几万人的纳西族,其部落的形成是从隋末唐初开始的,周边文化固然对其有巨大的影响,但能有如此辉煌的文化,也需要自身文化群体的长期努力。纳西族辉煌的文化,是男人们的贡献,也有着女人们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納西女人可以自豪地唱《十五的月亮》‘灿烂的文化,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听了介绍后,我十分注意观察,白天真的很少看见男人干活。两天中只在第二天下午五点左右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背着背篓。临走的那天清晨,我起得很早,特意感受和拍照古城的清新宁静,几乎将古城转了个遍,只看见四方街有一男子卖早点,新华街有一男人倒垃圾,还有一个男人在东大街拉平板车。干活的女子,比比皆是,从几岁的卖花小女孩,到六十多岁背着背篓,端着畚箕的老太太。其实,保疆戍边,扩张发展,是男人们的职责。一个现在才有二十几万人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岁月里,应该是成(年)男(子)皆兵。校场操练,卫家征战;再加之研究,发展和传播文化,男子们肩头的担子是沉重的。只是在和平年代,看见的是他们的悠闲潇洒,旅游的人们是看不见在战争年代里男子们的慷慨牺牲。可惜的是,旅游介绍也忽略了这一点。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五花石板铺成街面,据说是木家土司根据木府官印形状设计建造的。说是四方,其实呈梯形,北高南低,南北街边各有一条河。街上摆满摊铺,多是山货,工艺品和手工打造的铜器。这些铜器由紫铜打成,造型古朴大方,明闪发亮。铜器种类很多,包括厨房使用的所有炊具器皿。纳西族的习惯是买全套铜器给女儿作嫁妆,平民百姓如此,土司公主也不可少。现在这些铜器基本上不用了,多放在家里作摆设。
星期二,四,六的晚上,四方街非常热闹,纳西族的男女们聚集在这里跳民族舞,叫‘打跳’。
一支竹笛奏起简明欢快,节奏明晰的音乐,乐声里像有布谷鸟的叫声,也好像有《找朋友》的曲调。人们围着一盆火,围着奏乐人,手拉手,欢快的跳了起来。姑娘们穿着艳丽的服装,大嫂大娘们穿着深色的服装,男人们也穿民族服装。
舞步节奏感强,轻松活泼,手臂上下摇动,感染力很强,游客们也纷纷加入,圈子越来越大,越来越长,呈阿基米德螺旋线增长。先是一个着土司服装,头上插着一根长长的雁翎毛的中年男子奏乐。后来是一个身着西装的瘦矮,但非常精神的小伙子接替。也有人在CD唱片店的外面,跟着播放的音乐打跳。这时的四方街,沉沁在音乐之中,沉沁在欢乐之中……
丽江的建筑,当数木府为首。
纳西族首领木氏自元代世袭丽江土司知府以来,历经元朝,明朝,至清壅正年间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委派流官,设立知府衙门)时,独霸一方,计有22世470年之久。
木府位于古城的西南隅,据说其明代建筑依仿紫禁城的格制,气象万千,辉煌至极。徐霞客来访时,恐其将之外泄,不敢让徐住在府内。徐霞客写道‘闻其内楼阁极盛,多潛制,故不于此见客。’徐上狮子山俯瞰后,叹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明代的木府大都毁于清末兵火,残余部分也毁于文革之中。现在的建筑是96年地震后世界银行贷款重建的,依据明代的规模,占地近50亩,中轴线长369米。背依狮山,座西朝东,‘迎旭日而得木气’。
府前有一座三门两壁的大牌坊,上书‘忠义’二字,以示效忠中央政府。坊前西河上有一座马鞍桥,是仿京城金水桥而建。连后花园的三清殿在内,中轴线上共有六大建筑。议事厅模仿的是太和殿,只是规模小些,厅前院子有百米长,很有气势。厅后是存藏经诗书画的万卷楼,据说曾藏有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以及其它翰林珍奇,学苑瑰宝,有此楼,木土司则不愧称为‘知诗书好礼守义’。
流水高山移我情
在议家事的护法殿后,是曾‘称甲滇西’的光碧楼。其后是玉音楼,是接圣旨和歌舞宴乐之地。据说玉音楼当年叫‘御音楼’,木府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从这里有一空中走廊连接后花园,说是木土司当年体恤民情,不忍拆除街道民房,于是修了空中走廊。这里留下街道却另有妙处,在玉音楼宴客时,客人不必穿越土司府窥见其秘,就能入席。后花园在狮山山脚,沿坡布置,最高处是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的见证,如今殿内还有一道士住持。在三清殿楼上看木府,如站在景山看故宫。
狮子山上还有一座万古楼,在万古楼上,古城风光,尽收眼底。
纳西族原是没有姓氏的,父子连名,如洪武十四年明朝进讨云南时,任丽江路宣抚司的是阿烈阿甲,其子为阿甲阿得。时阿甲年愈八旬,传位阿得。阿得审时度势‘率众归顺’,大力协助统一了周边民族地区。两年后,年近七十的阿得,率众赴宁晋见,献玉龙驹。重八大喜,爱其忠心,要给赏赐。阿得说摩些(纳西族原称摩些)富足,唯无姓,请赐姓。太祖遂赐姓木,木来自于朱,可算是皇亲了(朱字去人便是木)。于是阿甲阿得更名为木得,納西人从此由传统的父子连名制改为汉姓名字了。
丽江无城墙,究其因就是木字加框便成‘困’。
木府前面有一块牌坊,上书‘天雨流芳’四字,且莫以为是写的是自然景观,其纳西语原意是‘读书去’或‘上学去吧’。汉译的匾语象是期望如雨露滋润禾苗方得芬芳一样,“文章教尔曹”,让知识滋补稚童的心田,真是神来之笔。
汉译的纳西语年轻姑娘的称谓为‘盼吉妹’,盼望,希冀吉利的阿妹。有一种说法是‘胖就美’,这也许是民族发祥初期的企盼。物质匮乏,难以果腹,人们多呈饥色,企盼丰衣足食,丰满肥腴便是美了。还有一种谐音为‘潘金妹’,于是便有了将小伙子称为‘西门哥’的。也就有了由‘盼吉妹’引申而来的‘盼吉哥’。
玉泉公园,也称黑龙潭公园,是玉河的源头。
从大水车旁的玉龙桥沿玉河往城北走一里许便到,这一段河面较宽,水较深也较急,河里生满长长的青青的水草。两岸的柳树,都斜向河心,长长的柳条依依垂在河面上。
玉泉公园位于象山脚下,入园便是一湾碧水,清澄如玉,象山和玉龙雪山倒映其中。晴空下,青山绿水白雪,分外妖娆。岸边万千垂柳,迎风起舞,婀娜多姿。
潭西有一五孔拱桥,由白色大理石建成,宛若一条白练,横青波之上,映桥身水中,粼光潋滟,綽影若约,名曰玉带,实维妙维肖。
黑龙潭南北窄,东西长。潭中有一得月亭,经由曲桥可达,亭虽不大,尽得山水之妙,南径入院,西遥玉龙雪山,北依象山,东边水面开阔。想那秋高气爽之夜,一轮皓月,冉冉升起,清风徐徐,清波粼粼,山色暗黛,柳影婆娑,若三五好友,携月饼美酒,聚于此亭,酌饮赏月,实人间仙境也!
公园北端有一依山面水的建筑精品:五凤楼。楼高约20米,四面三叠三重檐结构,哪面看去,都似五彩凤振翅欲飞,是以得名。
五凤楼也有茶艺表演,与在游石林文中的描述类似。在这里买了第一次见到的玫瑰茶,是由采摘含苞待放的高原带刺小玫瑰精制而成,只需少许几朵,便香气扑鼻。泡过的玫瑰还可捏碎后在手上和脸上搓揉,说有美容功效。
黑龙潭是玉龙雪山溶化的雪水经暗河流入。
这里还有一独特的景观:声泉。在黑龙潭东北处,若跺脚拍掌,便有气泡和水从底部涌出,声音越大,涌出越多,大自然如此奇妙,令人叹为观止。
黑龙潭水极其清澈,水底植物非常清晰,实在罕见。
到丽江不能不听纳西古乐。在参观白沙壁画时,听到了部分演奏,深深地被其美妙独特的乐声所吸引。临走前的晚上,特意到大研納西古乐会去再听一次。我去的稍晚点,没想到大厅里已座无虚席,还有许多人站着。每晚都有演出,居然还这样卖座,可见納西古乐深受喜爱的程度。
古乐演奏以三老著称:老乐谱,老乐器,老乐师。大研納西古乐会的核心人物宣科在解说时说,某次去国外演出,因旅途颠簸劳累,有俩位老乐师在两曲演奏的间隙在台上睡着了,他听见台下有人议论,便打趣说这证明我们的老乐师货真价实,嘴上的胡子不是贴上去的。納西古乐委婉动人,精妙绝伦。
宣科的解说诙谐幽默,风趣多采,只是插科打诨的噱头略多些。70多岁的宣科,看上去象50多岁的人,出生于贵族,他说小时候家里还有个德国保姆,后获牛津博士学位,50年代不幸被打成右派。宣科醉心于纳西文化,纳西古乐,才能特殊,说话口无遮拦。在当地被评论为:‘在音乐上有灵气,在学问上有鬼气,在行事上有匪气’。据说丽江若没有宣科,会寂寞很多。
这天宣科的自传印出来后刚运到丽江,演出会后签名售书,本也想买一本,但排队太长,只得作罢。
到丽江旅游,要住纳西人的客栈。
我第一次在古城散步的晚上,沿街发现有许多家庭旅馆式的客栈,我进去看过的一家,是一个典型的纳西族两层的四合院,门窗,地面和栏杆漆成明快的松黄色。正房每层有四个客房,厢房是卫生间和厨房。院里有各式盆景花卉……。我当即要求导游将最后一晚的住宿安排在客栈(当晚已来不及)。星级酒店的条件是好些,但要体验纳西人家的生活,感受古城的四合院风情,一定要住客栈。再说了,星级酒店那都有,纳西人的客栈只丽江有。
客栈的名号也很独特,如小石桥边的‘小桥流水’,大石桥旁边的‘花马国’,四方街的‘四方’…… 古城的客栈经济实惠,选择范围大,便宜的仅25元一个床位,40元的单间,条件和地段好的,180元单间带有卫生间。丽江还有国际青年旅馆,也是典型的四合院结构,布置优美精巧,起价由10元一个床位(8人合住一个房间)到200元的双人单间。
来丽江若不住客栈,肯定会后悔的。
丽江古城的游客中外国人特别多,在游古城的一天多里,我打招呼拉过话的就有二三十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意大利,英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丽江当之无愧。很欣喜丽江能吸引这么多世界各地的观光者,只是古城应增加些外语路标,使其感到更方便点。
衷心希望丽江在提高居民现代化生活水平的质量的同时,能更好更多地保存浓厚的传统民族风情,尤其在改善居家卫生设备,排污,水处理等设施时,能保持老房子的风貌。
丽江周围还有虎跳峡,还有长江第一湾,还有……。只是两天的时间太短了,不能一一游览。不过最想去的地方还是那最后的一方净土:泸沽湖。在丽江的两天,遇到三个摩梭导游,听到很多摩梭人的风俗人情,品尝了颇象西方雪莉酒(Sherry)的摩梭女儿红:苏里玛酒。听说泸沽湖已开始开发,但愿泸沽湖的开发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摩梭风土人情。
……
委婉的歌声,像是丽江深情地挽留。
可我不得不走,带着满足,也带着遗憾(时间太短,未能尽兴)。
但我肯定还要来,还要来丽江,还要去泸沽湖。
原作于2001年9月
后记:2011年4月再游丽江,其商业化气氛愈浓,增添了很多方便,佛丢了些许淳朴,颇然若失。
只是泸沽湖尚未至矣。
-end-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