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片断:《愚公移山》,请大家通读课文两遍,后面老师开始提问!(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师:噢,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说:“他没有爸爸!”)教学中用这种迂回的手法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需要“拐一个弯”才能找到答案,这种方法叫做“曲问”。比如,问愚公多大年纪,检测学生对“且”字的理解;问智叟是不是年轻人,落实“叟”字,等等;又如我问:“邻人京城氏那个七八岁的孩子也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一时回答不出,继而一想,恍然大悟地叫起来:“那孩子没有爸爸!”这就可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妻”和“遗男”的词义,比直问“孀妻是什么意思”、“遗男是什么意思”,更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师:请你们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
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 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
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师:好!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
这个教学片段,似乎只是为了计算人数,其实有“一石三鸟”的效果:既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一一人少而移山,更见任务之艰巨;同时又落实了古汉语“主语省略”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这种“曲问”以及饶有趣味的师生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处可见。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又把文章的解读和文言知识的学习灵活地融合在一起,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