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第52课
2019年5月6日
【课前开示】
讲课之前先说几件事。
第一件事,《维摩诘经》大概还有十几堂课就讲完了,因为《香积佛品》后面的几品都比较简单。讲完《维摩诘经》后,如果没有什么阻碍,会讲一下《楞严经》。(掌声)
现在鼓掌不重要,到时候好好听受才重要。我们刚开始讲《维摩诘经》时,听课的人也很多,到了中间,人数就减少了一半。可见,很多人最初都有好奇心,但能坚持下去的人很少。尤其是这次“五一”期间,好多人都出去玩了,传承也断了。其实现在用手机也可以听课,但很多人还是缺课了。我在想:“过‘五一’就有那么重要吗?”
有时候,我觉得现在的一些佛教徒确实与以前的佛教徒不太相同。像我们以前遇到假期有课的情况,一般是不会出去的;即使出去,如果像现在这样有网络的话,也不会断传承。但现在很多人没那么重视法,他们更重视玩乐、散乱。
虽然今天大家听到要讲《楞严经》很激动,但过段时间真正讲课的过程中,能坚持听闻的人会有多少?你们自己也清楚,现在很多人只是在开讲和结束时有兴趣听一下而已。
不管怎样,如果没有出现特殊情况,我想讲一下《楞严经》。汉传佛教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法华经》我已经讲过了,《楞严经》还没有讲。这是一部很有加持力的经典,以前很多大德也弘扬得非常好。我有这部经的传承,所以想给大家讲一下。当然,能否讲成还不好说,因为里里外外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即使不能如愿传讲,我们也有必要在弘法、修行等方面有所计划,这对一个修行人来讲很有必要。
第二件事,下周四开始,每周要讲《宝性论》。在藏地,这部论典就像《入行论》一样,受到萨迦派、格鲁派、宁玛派、觉囊派、噶举派等各个教派的重视,被广泛学习、普遍弘扬。汉地等其他地方对这部论也有宣讲。
为什么要传讲《宝性论》呢?我之前也讲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很早就发愿翻译、传讲《宝性论》。
第二、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有如来藏,但对其理由却比较迷茫。
第三、对于想学习密法的人来说,学习《宝性论》和《维摩诘经》非常重要,因为二者属于显密之桥梁。可以说,这两部法既属于显宗,也属于密宗。
当然,你们听或不听我都没什么感觉,即使只有一个人听,我也会一直讲下去。如果一个听众都没有,我就没办法讲了。以前我辅导《俱舍论大疏》时,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人听。因为那时我刚来佛学院,没有名声,也没有什么资源。很多道友都到其他法师那去听辅导了,我就给一个人讲完了《俱舍论大疏》。两三年以后,他就还俗了。但他还俗后,跟其他人也不一样——有些人不仅身体还俗,心也还俗了,而他一直不杀生,念诵方面也比较精进。其实《俱舍论大疏》的内容特别多,相比之下,我翻译的蒋扬洛德旺波尊者的注释是比较略的。如果当时一个听众都没有,我就不会讲了。
你们不要想:“我本来不想听课,但为了让堪布欢喜,我还是勉强听一下吧!”这确实没必要,你们听也可以,不听也可以,我都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大家还能一起享受大乘佛法的时间肯定是很短的。从我个人的情况而言,身体、寿命都像将要落山的太阳一样。所以,我们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很不好说。
不管怎样,我很想把《宝性论》讲完。至于传讲方式,我会像讲《大乘经庄严论》一样,在颂词上给大家讲一下。《宝性论》的传承,我在法王如意宝面前多次得过,在其他很多上师面前也得过颂词、注释的传承。
第三件事,《善生经》讲完后,我想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大家讲一下《父母经》,这部经很短。汉地有很多孝顺父母方面的经论,藏传佛教中也有《父母经》,我想给大家讲一讲。
《入不二法门品》已经讲完了,包括维摩诘居士在内的33位菩萨都给大家做了演讲、直指。其中,维摩诘居士什么都没有说——“默然无语”,这四个字大家要记住。达到最高境界或没必要说话时,确实需要默然不语。麦彭仁波切在《观察语言品》中讲:在任何场合,该说的话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能说,有时候选择沉默更能成事。
总之,维摩诘居士给我们的教言就是“默然无语”,意为在本性当中,不二法门无可言说。其他菩萨也宣讲了不二法门,但文殊菩萨认为,他们的宣讲落入了语言之戏论。
香积佛品第十
香积佛是上方世界的一位如来。“香”指妙香,“积”意为众多。智者大师说:“香”指远离秽垢,“积”指积聚功德。总之,这一品主要讲食物的种种妙香功德。
汉地有些寺院将饭香四溢的厨房命名为“香积厨”,就是希望佛弟子们能够因饭香而悟道。大家也可以把一些佛教道场的厨房、餐厅取名为“香积”。当然,那里的饭菜要香,如果一点都不香,别人可能会挑毛病——“你们这个地方叫‘香积’,做的饭却恰恰相反。”这样也不太好,对吧?在汉地,《维摩诘经》很早就流传于世了,经中的一些词语,也被人们在日常生活或佛教道场中广泛使用。
这一品的品名,在梵文本和藏语等译本中是《化身取食品》,因为本品讲了维摩诘居士幻化出一位菩萨,到上方世界取食物。唐译中是《香台佛品》。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
于是舍利弗心想:“马上要到中午了,这么多菩萨吃什么呢?”
舍利弗作为声闻,在饮食起居上很有规律,而且奉行过午不食等戒律。而大乘菩萨的修行境界超胜声闻,对欲界的食物也就没有那么执著,不会受饮食等方面的限制。快到中午了,舍利弗可能已经饿了,他看到维摩诘居士的屋子空空的,就担心在场这么多人的午饭如何解决。
求法中的苦行
有些法师讲课特别精彩,或者讲得比较激动,不知不觉就讲了很长时间,听课的人可能会比较着急。
我1985年刚来佛学院时,法王如意宝每天下午2:00开始讲课。有时法王讲课的时间会比较长。下课后,一部分人去听辅导了,一部分人继续听法王讲故事,直到天黑。法王有时会讲六七十年代的故事,有时会讲他在石渠求学时的故事。当时,只有我们极少数人坐在法王周围,接近6:00时,人更少了,到最后只有几个人还在。法王回去时,天已经有点黑了,路都看不太清。那时佛学院还没有路灯,室内照明的电灯也没有。到了1991年,佛学院才有了电灯。
1987年,法王讲因明论典《释量论》,我每天中午都要做好讲考准备,去听课的路上都在想:“等会儿抽到我的话,我应该怎么讲?”心里一直在“备课”。
法王从印度回来后,我们修了大经堂,法王的讲课时间就改到了上午10:00。有时候,到了午饭时间法王还在讲,有时会讲到一点多钟。到12:00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着急了。但每当法王讲到噶当派阿底峡尊者的故事、仲敦巴大师的故事、法王如意宝前世(莲花生大士弟子)多杰敦炯降魔金刚的故事时,他老人家就越讲越广、越讲越广。我们当时又冷又饿,就把藏文的经书全部收好,等着下课。
那个时候的大经堂,中间是露天的。下大雪时,经堂的地上都是雪,我们就把雪稍微扫一下,直接坐在水泥地上,没有垫子。如果现在是这种条件,很多人也许听一堂课就不来了,现在的人可能更懒惰一些。
我当时觉得,我们在苦行方面,远不如早年间去石渠求学的前辈大德们。而现在的人,跟以前的我们也有差别。总之,无论法讲得多好,讲课时间太长的话,听者都难以专注。
马鸣菩萨的传记中说,当年月氏国王为了了知马鸣菩萨的境界,特意准备了7匹马,先饿了它们6天,然后将其牵到马鸣菩萨讲法处,令其听法。结果这些马听得非常专注,有的马还一直流泪,连喂到嘴边的草都不想吃。讲法结束后,有的马用非常响亮的声音鸣叫,赞叹马鸣菩萨。据说“马鸣”这个名称也由此而来。可见,如果法师讲课特别精彩,听者就会听得很专注,连动物都会专注谛听。
当然,普通人在听法时,会因为饥饿、寒冷而无法专注,这很正常。但真正重视闻法、愿意为求法而苦行的人,应该不会为了吃饭等事而耽误听法。
我们以前听法的时候,条件比较差,经堂里确实比较寒冷,有时还会感到饥饿,总之要克服各种困难,但我们还是有很强的闻法意乐。我也希望,各位在闻法过程中,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尽量坚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断传承,甚至完全放弃闻法。
其实,前辈大德、修行人的求法过程都很不容易。相比之下,现在人的求法方式已经非常方便了。如果大家没有好好利用这些方便,确实非常可惜。
大家在闻法过程中不要有很多担忧,也没必要因此而放弃闻法。有些人因为环境不允许而放弃了听法,有些人因为遇到身心上的违缘而放弃了闻法,这样不太好。另外,听法过程中走来走去也不是很好,闻法机缘十分难得,大家要尽量如理如法。
《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说:“为正法故,不畏王难、饥渴、寒热、虎狼、恶兽、盗贼等事。先自调伏烦恼诸根,然后听法……云何菩萨至心听法?听法有四:一者至心,二者一心,三者一切心,四者善心。”菩萨为了听法,不畏惧国王的惩罚、饥渴、寒热、虎狼、恶兽、盗贼等一切事。先调伏自己相续中的烦恼诸根,然后再去听法。菩萨以何种心态至心听法呢?有四种心态:一是至心,即专心致志、毫不散乱;二是一心,即一心一意、遣除一切怀疑;三是一切心,即放下所有的分别念和胡思乱想,唯一专注闻法;四是善心,即不杂烦恼,以信心、恭敬心、欢喜心、清净心来听受。
大家在听法过程中也应该具足这样的心行。有些人在听课的时候,一会儿想吃饭,一会儿想玩儿,身体坐在听法行列中,心早已飞到了其他世界,这样不是很好。当然,《大方便佛报恩经》中的闻法要求比较高,初学者不一定能完全做到,因为一般人的心就像野猴子一样,特别调皮、散乱。但大家也不必恐慌,慢慢调伏就好。
宽容初学者
有些初学者,稍微有点散乱就很伤心,其实没有必要。作为发心人员、法师、辅导员或负责人,也要保护初学者的心,这很重要。因为他们的信心还比较脆弱,精进力也不稳固,尤其是,他们的智慧还不足够,容易感到自卑。一些不具足善巧方便的人,如果经常以各种方式批评他们,其善根就容易被毁坏。
前段时间我也说了,请管家们维持僧众纪律时注意分寸,后来有些管家的确这样做了,很感谢,你们也很辛苦。而有些管家把我放进了“黑名单”,觉得我应该如何如何。这也情有可原,我能理解——虽然我不像维摩诘居士一样有他心通,但我至少六根齐全,是有判断力的。
有些堪布、堪姆、法师、各个地方的负责人,对初学者要求很高,没有善巧方便,遇到一点事就以各种方式刁难人,这样非常不好。有些佛教徒可能从来没当过官,稍微有点地位就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其实,名声和地位完全是假的,没有任何实质。
我很希望大家对初学者宽容一些。当然,这并不是说要纵容他们破坏纪律的过分行为。对于不可容忍、屡次违犯纪律的行为,还是可以给予相应惩罚的。
但有些法师、辅导员、负责人惩罚别人不是出于这些原因,而是因为自己的心态有问题,不知道是不是下面的人没有贿赂他。很多时候,大家看到领导突然不高兴了,就都过来巴结他。佛教群体和世间群体都有这种现象,下属经常看领导的脸色,唯领导马首是瞻,这样不是很好。
作为法师、负责人身边的人,最好要有辨别力,因为你的领导也不一定是权威,如果他说什么你都不辨真假地去做,并不是很合理。我之前说过,佛学院要开除人的话,一定要让我知道。但后来我发现,有些人被开除了并没有跟我说,那我肯定会有我的方法,相关的管家、堪布堪姆要受到惩罚。
有些法师开除人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不要你了”。大家应该清楚,领导的一句话会带来什么后果。以前有一个国王,他一句话就把一个人关了6天,后来他忘了时间,那个人就被饿死了。那么,国王由此感召的业果是什么?
所以,当大领导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说一句话能影响无数人;而坏处是,他一个人也能摧毁很多人学佛的信心。在城市里,由于个别人管理不善,他管理的一大群人都湮没于人海当中,再无音讯了。
现在很多人做事比较情绪化,尤其是初学者,还无法用智慧取舍,只能凭感觉做决定,这样并不合理。希望各个地方的负责人在管理过程中对自己有一些要求,因为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力量的,会对自他的今生来世造成影响。所以,大家的言行要经得起观察,这很重要。
现在各个地方的情况都不相同,有些地方确实管理得很好,负责人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下面的人,将自己的钱财、资源跟大家分享。有些法师也对眷属爱护有加,能够包容那些性格不好的人。但有些管理者就不是这样。其实,大家都是有辨别能力的,私下也会做比较。
有些人觉得当负责人很好,尤其是这辈子从来没当过领导的人,一旦有了名声和地位,真是特别快乐——本来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当国王,现在却可以当几个人的国王。我刚开始在佛学院讲藏文文法时,大概有六七个喇嘛听,当时我就特别自信——“哇,我终于当上老师了!”在世间没有当上老师,但在这里当上了老师,心里特别自豪。
其实,当负责人还是有一定压力的,希望每个负责人都能用爱心对待所有的人。《善生经》中讲,上者要遵循自己的行为准则,下者亦然。并非像某些地方一样,上面的人什么都可以做,下面的人什么自由都没有。
考虑闻法者感受
刚才讲到,闻法者需要苦行,而传法者也要考虑闻法者的感受。我算是上师如意宝的一个传承弟子吧,很不合格的弟子,我讲法的时候确实不敢讲很长时间,偶尔激动会说得多一些,但我总害怕听者接受不了,所以会观察大家的心态,尽量给大家留下一些时间。
前段时间,我跟法师们也说了,讲课不要拖很长时间。当然我也管不了,我只是建议:有些人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一个教证都扯半天。其实,只要备课时多做点准备,谁都可以讲很多。像我天天开会,只有短短的时间备课,但我也能讲一两个小时。去年我去一些学校演讲,上午下午都要讲,一天要讲4个小时,也没有问题。
讲课时间太长不是很好,所以我给法师们提了一些建议。不知道我的话起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也是正常现象,毕竟我自己人老了,说的话别人不一定听;如果能起作用,我会感到一些安慰。后来我打听了一下,发现大多数法师还是可以的。
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
这时,维摩诘居士已经知道了舍利弗的想法,就对他说:“佛陀说了八解脱法,您也依此奉行,为何在闻法时还杂有想要吃饭的想法?如果您真的想吃,稍微等一会儿,我一定会让你们得到前所未有的美味。”
“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维摩诘居士了知舍利弗的想法后,就在大众中说:“你们声闻乘行人受持了佛所宣说的八种解脱法,怎么还会边听法边想着吃饭呢?这样多不如法啊?”
“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维摩诘居士一方面直接呵斥了声闻乘行者听法不专注的心态,另一方面又安慰舍利弗说:“如果你真的想吃,稍微等一下,我保证让你们得到从没吃过的美味佳肴。”
总之,这里讲到,声闻乘行者还会耽著食物,而大乘菩萨不会如此,因为他们在修行上已经超越了前者。同时也说明,听法过程中杂染贪、嗔、嫉妒等心态是不如法的。
四食
很多注释在此处讲了四种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俱舍论》也讲了这四种食。
所谓段食,也叫抟食,是指人或动物吃的一口一口、一段一段的食物。
触食,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缘取对境而生喜乐,即将悦意对境当作食物来享用,也叫根乐食。比如听到了悦耳的声音、美妙的音乐而感到开心,好长时间都不用吃饭;接触美妙的所触、看到好看的连续片等,也是如此。
思食也叫念食,是一种意念、思维、信念,以第六意识缘某个事物,也可以维持生命。正所谓“有情饮水饱”,有了情——信念,饮水都可以饱足。比如饥荒年代,一位母亲把沙袋挂在房梁上,告诉孩子们:“我们有很多粮食,你们不用担心。”孩子们觉得还有吃的,就不会饿死。
识食,以第八识为体,也叫禅食,即禅定之食。
除了这四种世间之食,有些注释中还讲了五种出世间的食物。
《大毗婆沙论》中说,一般情况下,人不进食最多可以活7天,即使是入于灭尽定,超过7天的话,出定后也很可能离开人间。这部论中讲了一个公案:一位比丘正准备去化缘,突然天降大雨,他想:“我先入灭尽定,雨停了再去化缘吧。”于是他开始入定。但雨下了半个月才停下来,也有说一个月才停的,等他出定时就离开了人间[1]。
《大毗婆沙论》中还有很多类似公案。当然,刚才讲的是大多数声闻乘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当年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时,路上看到一位老和尚在洞里入定,他以引罄将其唤醒。老和尚说:“我在等释迦牟尼佛出世。”玄奘法师告诉他:“释迦牟尼佛已经出世并转过法轮,现已涅槃一千多年了。我现在正要去印度求法。”老和尚说:“那我再入定,等弥勒佛出世。”玄奘大师说:“你不要再入定了,不然等弥勒佛出世时,你又要错过了。不如你去震旦等我,将来我取经回来,你帮我弘扬佛法。”老和尚答应了。玄奘法师说:“现在你到长安去,看到黄色琉璃瓦的房子(皇宫),就到那里投胎,我从天竺回来找你。”
后来,老和尚投胎到大臣家,因为大臣的宫殿也有黄色琉璃瓦。玄奘取经回来后,让他出家,起初他不肯,说除非让他带一车酒、一车肉和一车美女,所以他被称为“三车和尚”,他就是后来的窥基大师。
我这次看窥基大师对《维摩诘经》的注释,还是讲得很好的。另外,吉藏大师、智者大师、慧远大师的注释也很好。可见,他们当时对《维摩诘经》确实很有研究。僧肇大师主要介绍鸠摩罗什大师的教言,窥基大师主要讲玄奘大师的教言,他们都非常了不起。
《大毗婆沙论》中讲,人不进食只能活7天。其他经论中讲,在入定情况下,几百年、几千年不进食也是可以的。比如玄奘大师取经途中遇到的那位老和尚,可能已经入定几千年了。还有正在鸡足山入定的迦叶尊者,到弥勒佛出世时才会出定,在此期间他的身体一直不坏。
佛教上的某些理论,对于人体生物学等科学界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奥秘,他们不一定能接受。《一世敦珠法王自传》中说,一世敦珠法王曾挖到一位阿罗汉[2]。我一直关心那个地方——从洛若乡下去,在河对面,可能还没到洛若寺。从科学的层面来讲,这些现象很难解释,但不要让科学介入好吧,他们没办法解释的。当然,我们相信科学。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诸大众,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
这时维摩诘居士入于三摩地,以神通力让所有大众看到:往上方经过四十二恒河沙数国土,有一个国土名叫众香,佛号为香积,现在正住世。
“恒河沙”是指恒河边的沙子,四十二恒河沙数是特别多的。藏文译本中还说,香积佛当时正在说法。
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
众香世界的香气,超过了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那里没有声闻辟支佛的名称,唯有清净的大菩萨众,佛陀为其演说妙法。
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香积世界到处是以香做的楼阁,菩萨经行之处,有香气四溢的花苑、园林,此世界食物的香气周流于十方无量世界。
“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整个国土香气芬馥,在十方所有佛国中,其香气为最。众香世界没有声闻、辟支佛,唯有清净的大菩萨,佛陀为其演说佛法。此世界中,到处是香做的楼阁。在藏文译本中,此处的“香”好像指固体的香,比如涂香、烧香等,但理解为香气也可以。
“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菩萨经行之处,有花苑园林,妙香四溢;食物的香气周流于十方无量世界,使无量世界的众生都能嗅到。
我们这里的有些道友,做的菜也比较香,别人路过他家时能听到高压锅“呲呲呲”的声音,还能闻到扑鼻的香味。
我小时候,家附近的伐木工人也会做很香的饭菜,有些牧民的孩子就会去旁边看,他们看起来傻傻的,经常流着鼻涕,衣服也很脏很破。有个小孩跟我说,他看到那些工人做了特别好吃的面或菜,就故意用脏手去摸他们的碗,他们嫌脏就把菜倒了,于是他就能吃到了。但我们都不敢像他那样做。我印象中,济公和尚好像也有这样的故事。
这里讲到,香积世界的食物也特别香,而且香味都飘到其他世界去了。
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此诸大众,莫不目见。
当时,香积佛与诸位菩萨正坐在一起吃饭,那里有很多天子都叫“香严”,他们都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并供养香积佛和诸位菩萨。对于这些情景,在场的菩萨、声闻无不亲眼所见。
那里的天子名号都叫“香严”——国土叫“众香”,佛陀名“香积”,天子叫“香严”,全部是香香的。
在场大众依靠维摩诘居士的加持力,将香积世界的情景看得清清楚楚,可见大菩萨的威力的确不可思议。我们一般人,不要说四十二恒河沙数以外的世界,连几公里以外都看不见,带几个眼镜都不管用。
“恒河沙数”
有些人可能对“恒河沙数”这个概念心存疑惑,觉得这个数量太大了。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必须承认佛教的说法。但大家可以思考:在天文学领域,是否也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数字?
科学家曾拍到一张黑洞的照片,有些人就想:“黑洞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能量漩涡,如果它离地球很近,会不会把人类都吸进去?”但科学家解释说:那个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还是很远的,不必有这样的担心。
“光年”到底是什么概念呢?可能很多人都学过,光每秒行走30万公里,能绕地球七圈半,以这样的速度行走365天的距离就是1光年,即9.46乘以10的12次方公里,约9.4兆公里。如果以120公里的时速开车,要开900万年才能行驶1光年。这样的距离实在难以想象。如果与这些数字相比较,佛教中的“恒河沙数”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去年,有科学家发现了三百亿光年以外的星系——“三百亿”的确是个不可思议的数字。澳大利亚天文学家曾说:在整个可见宇宙空间,大约有700万亿亿颗恒星(能发光发热的星体)。
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大千世界”“恒河沙数”都是佛教当中不科学的迷信说法。其实,这些词语跟我们刚才提到的天文数字或用天文望远镜看到的宇宙世界相比,也不是那么难以想象。这一点值得大家深思。
在没有科学仪器的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已经对无边世界有了这样的了解。时至今日,科技高度发达,前沿科学理念与佛教有了很多相合之处。当然,二者要完全吻合有一定困难,因为很多科学家的观点尚未统一。
总之,大家如果不太理解佛教中的一些说法,先别急着反驳,可以看看人类文明的其他领域是否有类似说法。比如科学领域,现代人比较相信科学,但科学界的很多说法也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因为,在人类六识前显现的世界是非常狭小的。
在宇宙观方面,科学家的看法与佛教的某些教义比较相似,但也不是完全相同。在佛教当中,显宗与密宗、《时轮金刚》与其他一些经典的说法也不相同。正因为不同,才能彰显理论的玄妙,也能适应不同众生的根基。这就好比,众生有不同的口味,比如我觉得这个菜好吃,他觉得这个菜很难吃;不同地方的人审美标准也不同,因为美丑的判断标准取决于众生业感。比如非洲人公认的美人,在亚洲人看来可能会很难看;亚洲公认的美人,非洲人或北美人也不一定认可。所以,人们眼中的好坏和对时空的认知,都基于不同的业识。
时维摩诘问众菩萨言:“诸仁者!谁能致彼佛饭?”
这时,维摩诘居士问诸位菩萨说:“诸位仁者!谁能去香积世界带一些饭回来?”
可能他们都饿了,看到众香世界的佛陀和眷属吃得很好,饭特别香,也想吃一些。
以文殊师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
在文殊菩萨威神力的加持下,此刻大家都沉默不言。
文殊菩萨之所以加持大家不说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维摩诘居士是主人,其他人去拿饭不太好;二、如果其他人去,维摩诘居士的神变就无法展示了。文殊菩萨以智慧了知这些后,就加持大家沉默不语。
维摩诘言:“仁此大众,无乃可耻?”
维摩诘居士说:“诸位仁者,你们不感到可耻吗?”
维摩诘居士呵斥在场的人,因为他们刚才讲无二法门时都讲得很漂亮,现在让他们到众香世界去取食物,就没人能去了。
按照吉藏大师的观点,此处是为了彰显维摩诘居士的修行和不可思议的神变力。
文殊师利曰:“如佛所言,勿轻未学。”
文殊菩萨告诉维摩诘居士:“佛陀说过,不要轻视未学者。”
我刚才也讲了,初学者好不容易生起一点信心,你就说他“可耻、不要脸”的话,是不行的。而且佛陀说过,除了像佛一样的人外,谁都无法测度其他补特伽罗的相续。
《佛祖历代通载》中讲:“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有。”不要轻视未开悟的初学者,因为他只要一念转机,便可通达本位。所以,我们不能诋毁初学者。
《阿毗昙毗婆沙论》中有这样一个公案:一天傍晚,一位比丘来到佛陀面前,请佛给他安排住处,佛陀就让阿难去办。但那位比丘要求比较高,他对阿难说:“请大德将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除去瓦、石头等物,被褥要柔软……”阿难有点接受不了,就问佛陀怎么办,佛陀说:“他说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吧。”于是阿难辛辛苦苦地给他安排了住处。
第二天早上,阿难发现那位比丘已经不在了,就去告诉佛陀。佛陀说:“他已经获得阿罗汉果位,飞走了。他刚来时还未得果,但因为昨天晚上有如此清净的环境,就证果了。”[3]
来我们这的一些客人,对食宿等方面也很挑剔,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要求特别高。如果你们看到有些人非常难伺候,说不定他第二天会证得阿罗汉果而飞走,不能轻视。如果他第二天还没有飞走,那就不用理他了——开玩笑,还是要对他好一点。
《增一阿含经》中讲:“神龙虽现小,降雨随时宜。学者年幼稚,度人无有量。”神龙显现上很小,但它会随着时节而降下大雨。有些人看起来个子很小,年龄也很小,好像很幼稚,实际上他们不可忽视,以后可能会变成高僧大德。有些人年轻时看起来很可怜,后来却成了国王、领导或高僧大德。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年龄小、长相难看、出身贫寒就瞧不起他,也许他是大菩萨身份的“特务”,很难说的。
“如佛所言,勿轻未学”,这句话大家要记住,以后不要轻视任何人。按照大乘佛教理念,对于每个人,无论高低贵贱,都要有恭敬心和清净心。
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
这时,维摩诘居士在座位上没有起来,就在众人面前幻化了一位菩萨。这位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超过了在场所有人。维摩诘居士告诉幻化菩萨说:“你往上方世界度过四十二恒河沙数佛土,有个刹土名叫众香,佛号香积,他正在与诸位菩萨吃饭。你到那之后,代我问候香积佛:‘维摩诘居士向世尊足下顶礼!他向您致以无量的敬意,问候您的起居情况,是否少病、少烦恼,气力是否安泰?’”
你看,维摩诘居士都会问候佛陀的身体健康状况,问他晚上睡得好不好,心情如何。可见,人际关系中是需要这些问候的。
而我们有些道友去看望别人时,好像愁眉苦脸的,什么都不说,一点温度也没有,这样不是很好。人与人之间需要有点人情味,境界再高也不例外,何况有些人只是装作境界高而已。像维摩诘居士境界那么高的人,都如此关切地问候香积佛:“您有没有烦恼?”佛肯定没有烦恼,但他还是出于礼节而问候了,还详细询问了佛陀的饮食起居情况。
对于这段经文,希望道友们好好地想一想。以后,即使你成了特别了不起的人物,也要这样做。我自己也在尽量随学,路上看到一些人的时候,如果自己心情不是特别糟糕,都会打招呼的。这些行为很有必要,是基本的社交礼仪。
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维摩诘居士还告诉幻化菩萨:“你对香积佛说:‘我愿得到世尊吃剩下的食物,拿回娑婆世界做佛事,令那些喜欢小法的人趋入、弘扬大道,也使如来您的名声被普遍听闻。’”
“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他的态度还是很好的,先问候佛陀:“您身体好不好啊……”然后再说:“那您有没有吃剩下的食物呢?我们娑婆世界有很多修行人还没有吃午饭,他们一直在等着,可不可以分一点给我们?”
“令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有些小乘行人没有吃的就不高兴,如果吃得好,就会趋入大法、弘扬大法。众香世界的饭肯定很好吃,声闻行人如果得到这些食物,会对大乘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产生极大信心。而且,他们吃到午饭以后会特别高兴,这对如来的名声也有一定的宣传作用——“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另外,娑婆世界的很多菩萨也会得到利益。后面还会讲,众香世界有900万菩萨来到娑婆世界,以此缘起,娑婆世界的众生也能得到上方世界如来、菩萨的加持和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