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已死?抛开业务谈流量,那就是耍流氓!

文化   2024-06-11 19:23   河北  

文末有福利

入群有惊喜



新媒体运营251篇文章
作者:胡二刀

头图:孟扬

来源 | 新媒体运营(ID:meitiku)



“女孩使用扫帚1秒灭火看呆消防员”、“猫陪主人加班困得不行,几番挣扎也没能挺住”、“狗子在树下独自感受树叶的‘抚摸’,闭着眼睛享受的样子让人看了心酸”。没错,这是短视频平台上的三段内容,看了啥感受?

         

 

好玩,可爱,还是难过?


但凡有以上一点,你就中招了,因为它为你提供了所谓的情绪价值。



但我告诉你,如果以上内容来自官方媒体,你会怎么想?

         

 

最近,这种只有“情绪”毫无“价值”的内容充斥短视频平台,甚至成为各个官方媒体争相效仿的“榜样”。    

         

 

一方面是总有人抱怨“新闻已死”,另一方面又是这样的内容甚嚣尘上。官方媒体怎么了?新闻人怎么了?

         

 

01

现在的新闻表象

         

 

什么是新闻?简单来说,就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让别人了解。

         

 

互联网从移动时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短视频大火。无论报纸、电视、广播还是网络媒体,都一窝蜂地在短视频平台倾注更多精力。

         

 

我梳理了多家媒体的短视频账号,从立意、选题、采访、制作、发布等环节加以考量,发现普遍存在站位低端化、标题情绪化、内容娱乐化、制作低质化等问题。

         

 

站位低端化:官方媒体是什么?是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一类资质的传媒机构,有采访权。这个采访权是你区别于其他机构的重要标志,具有极强的公共属性。因此,媒体应当关注更多公共事务,挖掘普遍现象背后的内在规律,而不是整天发布东家长西家短,鸡毛蒜皮个人隐私。    

         

 

标题情绪化:我不否认,这是一个读题的时代。其实在二十年前的纸媒时代,报社领导同样要求“浓眉大眼”,即标题字体醒目,内容引人。这二者并不矛盾。但问题在于,起标题就要言之有物,不要骗人,不要做一锤子买卖。起一个与内容毫不相干的标题,引发大家好奇或惊恐的情绪,点进来看。结果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大骂一声退出来,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内容娱乐化:这一点是由站位低端决定的。站位低了,内容自然就偏了。可能有人会说,这叫接地气。那你是把这个词理解歪了。媒体的接地气是关注民生,平等交流,而不是天天萌娃、萌宠、搞怪、出洋相,甚至有些内容一看就是演的,竟然堂而皇之拿出来当“爆款”,这不是浪费公共资源又是什么?



制作低质化:有些媒体,则是为了短视频而短视频。本来用文字和图片能表达清楚的,非要用视频。想看明白咋回事,就得按下暂停键,或是截屏。没有旁白,没有原声,只有一段诡异的背景音乐。配上个画面,用黄色黑体表达醒目,用红色黑体吸引注意。又或者连视频都没有,搞个影视剧的片断,甚至一张图片打上关键帧,毫无观看体验可言。没有新闻就不要硬上了,哪怕由小编自己讲出来,也比这样强。

         

 

02

表象背后的原因

         

 

    

我并不是说媒体不能在视频表达上发力,而是视频表达,也要有一个度,也要有新闻底线和操守。

         

 

那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情况呢?

         

 

一是平台算法下的妥协。现在算法已经替你把内容做了分类,自动分发给有需求的受众。那么,怎么能让自己的内容获得更多流量,更多播放,更多点赞呢?那就要在以上所有内容里求一个最大公约数。人的最大公约数是什么?就是奇葩的,搞笑的,萌宠,萌娃,有一点出格,有一点擦边,能引发一定争议,带来一点共鸣。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就是媒体为了获得更多平台推荐,整天发一些十几秒、几十秒的片汤短视频,低智化、无营养、耗时间,迎合大众口味,数据上显得漂亮。



二是业界评价标准。出现这样的内容,与上级的指挥棒有关。上级要求什么,下面就迎合什么。比如每当业界学界一些研讨会,媒体领导发言,总是通过粉丝量、播放量、阅读量来体现自己媒体的影响力。评价作品不是内容本身,而是流量为王。有些深度报道,真不如一条狗的视频看得人多,那你能把关于狗的文章送评好新闻奖吗?

         

 

三是缺乏新闻操守。现在很多媒体的小编,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凭着自己是官方媒体,置《著作权法》于不顾,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茫茫作品中去翻找,只要是符合自己口味的,立马拿来,加个旁白、放大爽点、配上音乐,做好封面,甚至打上自己媒体的水印。只是在右下角注一下:来源是张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这就是一篇新闻?是不是超乎想象?    

         

 

03

官方媒体和自媒体的界限在哪里?

         

 

有些人说,官方媒体娱乐化与低质化,是在自降身价,“沦为”了自媒体。这话也对也不对。


官方媒体就一定高高在上,自媒体就得卑微渺小吗?不是这样的,官方媒体与自媒体都是传播界的重要力量,官方媒体有其权威性,而自媒体有较高的表达自由度,所以两者是互补关系。

         

 

当然,用了“沦为”,也是考虑到一些自媒体目无法纪,缺乏监管,为了博眼球,进行无下限操作,被禁言封号。不上进,只能被踩在脚下。

         

 

那么两者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所有权不同。官方媒体属于国家,自媒体属于个人。或者换句话说,官方媒体如果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那么他们花的便是纳税人的钱。自媒体则是自己挣钱自己花。

         

 

二是责任感不同。官方媒体要始终站在公共视角,将更广大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进行新闻报道,要有社会责任感。而自媒体,可以站在公共视角,也可以站在个人视角。



三是表达方式不同。官方媒体要力求客观,不预设立场。在新闻报道中要全面而准确,可以通过第三方表明态度。自媒体则可以鲜明地表达自己的好恶。

         

 

四是获取信息不同。官方媒体有采访权,可以针对特定事件和特定人物进行采访,对方有义务进行配合,社会信任感更强。而自媒体没有采访权,对方可以配合,也可以不配合,不能强制。

         

 

五是平台权重不同。官方媒体在各个平台上具有更高权重,可以发布时政等重要内容。自媒体受到平台关键词限制较多,有些内容不适合发布。

         

 

04    

官方媒体该如何发力?

         

 

抛开新闻业务谈流量和爆款,那就是耍流氓。没有任何营养的流量,一锤子买卖式的流量,自娱自乐式的流量,要它何用?!

         

 

那么,官方媒体到底该如何发力呢?

         

 

一是接近新闻源。

         

 

新媒体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甚至天涯咫尺。但作为官方媒体来讲,恰恰因为有了新媒体,却离新闻事实和当事人越来越远了。

         

 

新闻不是社交,它需要了解当事人的方方面面。比如看他的表情,听他的语气,感受他的肢体语言,由此判断其情绪,有没有说谎,有没有激动。甚至包括现场的一些实物,都可以作为真相的反映。


(乔治·罗杰镜头下的罗伯特·卡帕)


但现在,只凭一通电话,一个微信回复,一个视频聊天,一些网络评论,就可以完成一篇文章。这样的新闻,是不完美的。正如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那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话放在80年后的今天,同样适用。所以,媒体人要接近新闻源。

         

 

二是增强策划写作能力。

         

 

有人一听这条,就炸了。我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我是中文专业毕业的,我不会写文章?但是请问,如果天天从视频堆里“拣”片子,你觉得你还会写作吗?    

         

 

当前短视频流行的时代,我认为媒体人的写作能力策划能力不是强了,而是弱了。自媒体拍一个短视频,都要提前写脚本,官方媒体呢?

         

 

我记得有一次在河北博物院参加一个展览活动,一位省级媒体的记者现场问解说员,这是谁画的。我就不明白了,你大老远来干嘛?提前不做功课吗?

         

 

所以,多写比多“拣”更锻炼人。

         

 

三是提升新闻采访技巧。

         

 

现在的记者,采访技巧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比如很多政府机关都有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都可以发布重要信息和情况通报。很多媒体同样是拿来主义,直接复制粘贴,就成了自己的新闻报道。至于背后为什么出台这样的政策,对当前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概不论。

         

 

但你别忘了,很多信息,包括网友的内容,这些都是公开的,你可以拿,别人也可以拿。所以怎么体现你的专业性?如何解读?如何深入采访?这都是需要下功夫做的。


采访是记者的第一要务,就像踢球一样,要抢第一落点,不要做二传手和搬运工。



四是提升新媒体认知水平。


现在很多官方媒体的小编,认知新媒体的水平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你看,现在“无冕之王”这词再也没人提了吧。要放下身段,跟网络交朋友。这里交朋友,并不是简单跟网友互动,而是沉浸式学习,学习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学习互联网的最新技能。否则,当有一天你离开这个平台,才发现自己原来啥也不是。

         

 

    

五是拓宽用户合作模式。


对于媒体而言,其用户无非两类,一类是受众,一类是客户。前者消费内容,后者消费流量。但没有前者,后者也就不存在了。那么,如何拓宽用户合作方式,而不是固步自封,这就需要在合作模式上下功夫了。

         

 

原来我们讲开门办报,要听各方意见,既包括读者的,也包括商家的。现在可以叫开门办网,包括但不限于线下座谈,线上问答,在线评议,群内建议等。还要注意区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代表,而不是仅听一方。

         

 

另外,人工智能要不要尝试,数字人上不上,私域流量怎么打造,垂直社群如何建立,都是媒体发展的护城河。

         

 

新闻没有死,只是传播方式和传播介质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了,内容分发机制改变了。媒体要适应改变而不是迎合趣味,要立足公众而不是曝光隐私,要原创首发而不是拿来主义。

         

 

有这样的媒体,新闻就不会死!

END



















   -----------以下为福利----------

【新媒体运营】公众平台回复6

了解“视频剪辑技术"

【新媒体运营】公众平台回复7

了解“新媒体选题策划"

【新媒体运营】公众平台回复8

了解“新媒体系列问答"

【新媒体运营】公众平台回复9

了解“新媒体精品教程"

【新媒体运营】公众平台回复10

入群学习

【新媒体运营】公众平台回复11

了解“新媒体教程课件"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历史文章

官媒自律 | 县级融媒体 | 淄博烧烤 | 浙江宣传 | 数字中国 | ChatGPT | 医生大V | 谣言溯源 | 开直播 | 朋友圈 | 小红书 | 公众号 | 董宇辉 横屏与竖屏 | 抖音起号 | 冰墩墩 | 虎年说虎 | 红包封面 | 元宇宙 | 三段式标题 | 新闻机构 | 知乎引流 | 网络直播 | 网红发言人 | 暗恋模式 | 媒体迭代 | 谣言之祸 | 实测小蜜蜂 | 河南水灾 | 融媒体 | 曹县宝贝 | 餐厅C位 | 网红大爷 | 面试技巧 | 私域流量 | 抖音体会 | 社群运营 | 新媒体误区 | 新媒体术语 | 石家庄抗疫 | 马拉多纳 | 微信表情 | 自动驾驶 | 电商直播二 | 电商直播一 | 大V的道德 | B站胜微博 | 津门夏洛克 | 神曲传播 | 疯传 | 私域流量 | 明星文案 | 长安十二时辰 | 自媒体版权 | 霸道猫 | 五味自媒体 | 人人总编辑 | 翟天临与吴秀波 | 春节故事 | 佩奇传播 | 5G时代 | 我与新浪 | 新闻发言人 | 80后老书记 | 挣钱之道 | 油腻大叔 | 滴血顺风车 | 2018高考 | 新媒体营销 | 新媒体优势 | 芳华观后 | 供暖之痛 |  酒后境界 | 危机公关 | HTML5 | 石家庄地铁事件营销 | 短视频 | 场景营销 | 地方公众号 | 加碘盐 | 公号造假 | 月饼和作弊 | 网约车新政 | 情商低 | 微博找人 | 影院奇葩事 新媒体营销 | 2016新媒体影响力盛典 | 老炮儿 | 互联网+旅游 | 搭车双十一封面传媒 | “互联网+”干货 | 网络约车建议 | 电影分级制度 | 高速公路免费 | 多数人暴力 | 大阅兵 | 共享型经济 | 顺风车 | 版权费 | 互联网+电视 | 传媒变局 | “互联网+”思考 | 互联网+传统行业 | 互联网思维 | 新媒体纸媒出路 | 拯救纸媒 | 企业资源整合 | 神文案

平台创始人:@胡二刀 

资深媒体人、新媒体实战专家

从纸媒到互联网,亲身感受了媒体变迁


新媒体运营(meitiku,也就是媒体库)是一个专门讨论互联网、新媒体、社会化营销原理与技巧的平台,同时兼具对传统媒体的评价与思辩。

新媒体运营全攻略,欢迎关注↓↓↓

转载须知


凡本公众号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申请授权请添加小编微信


新媒体运营
涵盖新媒体运营技巧、新媒体运营实务以及新媒体运营理论。账号创始人胡二刀是资深媒体人,有着丰富的网络传播及舆情处置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