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必备丨一文详解「僵人综合征」诊疗

健康   健康   2025-01-20 18:02   北京  

僵人综合征SPS神经内科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紊乱疾病,首发部位多样、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常常因为延误治疗而导致患者发生严重残疾。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及治疗,今天通过一例典型病例一起学习一下SPS


病例介绍


男,55岁。

主诉:反复左下肢僵硬1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行走时突发左下肢僵硬,随后因步态不稳摔倒,头颅CT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之后症状逐渐加重,反复发作左下肢僵硬伴全身痉挛,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于紧张、活动时加重,安静休息时缓解。无发热,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肢体麻木,无视物模糊、精神行为异常等。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本院。自发病以来,意识清楚,精神差,睡眠差,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颅神经(-),脑膜刺激征(-),四肢肌力Ⅴ级,左下肢肌张力增高,余肢体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共济失调(-),双下肢病理征(-),左下肢痛觉稍减退。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辅助检查及检验:

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肝肾功、甲状腺功能、癌谱、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类风湿因子、胰岛素自身抗体、抗心磷脂抗体、血清补体水平、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均未见异常,GAD抗体、副肿瘤抗体均阴性。

头颈部动脉血管造影(CTA)、颈胸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均无特异性发现。

神经电生理:四肢神经传导检查未见异常。

肌电图:针极肌电图静息时可见大量CUMA发放,开始静脉推注地西泮数分钟后运动单位动作电位逐渐减少至消失,见图1。

图1 静脉推注地西泮后针极肌电图

诊断及治疗:结合上述病史及辅助检查,诊断为SPS,因GAD抗体、副肿瘤抗体均为阴性,未予免疫治疗,仅通过小剂量氯硝西泮(2mg口服,每天2次)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SPS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SPS以躯体中轴部位的肌肉进行性波动性僵硬伴阵发性痉挛为特征。受累肌肉常在白天波动,睡眠时减少或减弱。持续的肌肉收缩会导致肌肉肥大和姿势异常,如腰椎前凸和活动范围受限。肌肉力量通常被保留下来,患者未觉异常。临床表现通常始于躯干的肌肉,然后蔓延到近端、最后到肢体远端肌肉。且下肢比上肢更易受影响,近侧肢体更严重。远端肢体和面部的肌肉通常会持续到疾病晚期。痉挛最初是阵发性发作,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上有所不同,但随着疾病的发展可以持续发作。SPS患者对刺激敏感,在生理或情绪紧张、寒冷天气、突然运动、听觉、触觉、情感和创伤的刺激(无视觉刺激),甚至是并发感染期间,都有可能会发生或恶化。整理见表1。

 

并发症主要有:骨折和关节脱位、严重的自主神经紊乱和肌肉痉挛性疼痛、摔倒、饮食失衡、恐惧症、创伤后压力症、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咽部肌肉痉挛导致食管阻塞等。

 


临床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僵人综合征可分为经典型和变异型,变异型包括副肿瘤性僵人综合征.伴强直和肌阵挛的进行性脑脊髓炎(PERM)以及局灶节段性、抽动性僵人综合征和僵人叠加综合征。


1. 典型SPS


早期常表现为躯干肌群出现僵硬感和不适,但尚未影响日常生活,此外出现焦虑、恐惧等精神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僵硬、疼痛、僵直姿势及全身不适可逐渐出现。在应激状态下可加重症状,睡眠僵硬症状得到缓解。噪声等刺激是患者发生痉挛的诱因,由于缺乏应激性反应,表现为独特的跌倒方式,如木头样、雕像样跌倒。中期常表现为近端肢体受累受惊状态下肢体可出现严重痛性痉挛,缓解迟缓,远端亦可受累。此时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常伴有抑郁症状。晚期常表现为几乎所有肌群严重受累,但不出现牙关紧闭,通常简单的日常生活亦明显受限。此时患者疼痛症状显著,常需依赖止痛药物。据报道,SPS患者可出现眼球活动受限,如扫视不良、不良共轭凝视及核上性眼肌麻痹等。该类患者查体常发现肌肉触诊呈木板样,伴肌张力增高、语调增强,感觉一般不受累。

 

2. 变异性SPS


据报道,目前存在多种变异性SPS。


➤ 僵肢综合征(stiff limb syndrome,SLS):表现为一侧肢体肌肉僵硬或强直,但脊柱可正常,糖尿病常伴随,该型认为是局部型SPS。


➤ 婴儿僵人综合征(stiff baby syndrome):突出症状为角弓反张,且应激时更易发作,远端肌肉受累常较成人明显。易误诊为破伤风、过度惊吓症等,需通过检测GADAb 阳性得以确诊。


➤ SPS 小脑综合征: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与僵硬、痉挛同时并发,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该类患者核磁检查正常,据报道与副肿瘤综合征无关。


➤ 类肿瘤性SPS:调查研究显示,该类型所占比例不到10%,且与GADAb、Gephyrin 抗体和Ri 抗体具有相关性。该类患者颈部和上肢僵硬表现更突出。对于该型仍需进一步研究。


➤ 进展性脑脊髓炎伴僵直型(progressive encephalomyelitis with rigidity andmyoclonus,PERM):急性起病,延髓受累症状多见,随着病情逐渐进展依次出现肢端和躯干症状。该型患者通常在僵直症状出现数周至数月内死亡,预后极差。据学者们研究该型特征性抗体为甘氨酸α1(antiGlyR)抗体,但部分患者同时伴随GADAb 阳性,伴随肿瘤病例约20%,约25% 患者累及呼吸肌等需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死亡率高达40%。


➤ Amphiphysin抗体阳性SPS和Gephyrin抗体阳性SPS:可能均属副肿瘤综合征表现,不同的是前者与乳腺癌相关,后者与纵隔肿瘤相关。前者上肢累及显著,后者特征性表现仍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索。

 

SPS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据 Baizabal-Carvallo 和 Jankovic 于2015年公布的标准,分为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


注:SPS 的最终诊断还需除外椎体及椎体外系疾病;尽管 SPS 诊断要求抗-GAD65 抗体阳性,但实际上,约 40% 患者抗体为阴性。

 

部分的 SPS 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肿瘤疾病(即类肿瘤性 SPS,占所有 SPS 的不足 10%),尤其是 GAD65 抗体阳性的 SPS 患者,因此针对这部分患者需要筛查肿瘤性疾病的抗体(如 AMPH,甘氨酸受体,GABA-A 受体等)。


鉴别诊断


僵人综合征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应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SPS治疗及预后


SPS治疗的主要重点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由于该疾病比较罕见,因此治疗的临床疗效一直受限,SPS的治疗方法包括一线药物苯二氮平类药物和巴氯芬,其次是IVIG、血浆置换、免疫调节剂和利妥昔单抗。IVIG和血浆置换在难治性病例中可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皮质激素用于单药治疗或与其他SPS药物联合使用。然而它们的疗效并不是由临床试验得出的。

 

癌症所致的副肿瘤性僵人综合征仅四肢僵硬,这种情况仅占SPS病例总数的5%。经典的SPS患者对药物反应良好,但是大约10%的患者由于反复痉挛或突然停药造成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突然死亡。


*注:更大剂量也有报道。

参考文献:
[1]漆文静,聂湘涛,郭秀明.僵人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J].重庆医学,2022,51(19):3418-3420.
[2] Rima El-Abassi, Michael Y. Soliman, Nicole Villemarette-Pittman,et al.SPS: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J].Neurol.2019;404:137-149.
[3] Ahmed SI,Bareeqa SB,Ahmad T,et al.Molecular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Stiff-Person Syndrome[J]. Neurol. 2019;409:116624.
[4] Meinck H.M.,Ricker K.,Hulser P.J.,et al. Stiff man syndrome:neurophysiological findings in eightpatients[J]. Neurol. 242(1995)2–134.
[5] 苏琴琴,张媛媛.僵人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0). 
[6] Chew S, Vodopivec I, Berkowitz AL. Clinical reasoning: An 82-year-old man with worsening gait[J]. Neurology. 2017;89:e246-e252.
[7] Bhatti AB,Gazali ZA.Recent Advances and Review on Treatment of Stiff Person Syndrome in Adults and Pediatric Patients[J].Cureus.2015;7(12):e427.
[8] 钟欣静,张成,钟洁,陈雪玲.僵人综合征11例临床及电生理学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9年06期.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医脉通神经科
关注医脉通神经科,快速获取国内外神经科领域进展,及时查看指南更新,抢先知晓热门会议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