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 “花无期 春常在”江衡个展9月9日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盛大开幕

文摘   2023-09-12 13:39   陕西  

由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主办,上海《艺术所登》杂志协办的《“花无期.春常在”江衡个展》于2023年9月9日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由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理论家杨卫策展,展览的学术主持为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理论家彭德先生。展览呈现艺术家江衡三个时期的系列作品,包括“花开花落”、“物语”、“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作品涉及综合绘画和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

9月9日下午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华南师范大学 教授、著名艺术家李邦耀,上海泓盛拍卖总经理孙佩韶,上海泓盛拍卖当代油塑部主任王艳,泉州江南2号艺术中心主理人翁美霞,广州何香凝艺术学院老师、艺术家张弛,著名纪录片导演、制片人张克明,侨懋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健豪,银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国强,北京景盛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振涛,天缘兆业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吕昆国,美佳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元,行走的艺术创始人李昱,广州顺历空间创始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陈文华,中意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艺术家鄢来超,艺术家、诗人南巢,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艺术所登》杂志执行主编邱敏,策展人、《艺术所登》杂志执行主编胡凌远。

出席开幕式的西安的嘉宾有:著名艺术家崔振宽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德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何军教授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出版社社长,博士生导师李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劲,西安万象湾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艺术家冯晓宏,西安美术学院特教学院院长李黎,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教授郭志刚,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孙蛮,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王风华,西安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张辉,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范淑英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吴克军,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强世军,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杨兵,著名艺术家张光荣,奕木艺术创始人、INTHE艺术空间联合主理人黄飞春等。还有来自艺术界、媒体等社会各界的朋友三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展览策展人、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先生致辞

杨卫先生发言:尊敬的崔振宽老师,彭德老师,各位艺术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来到崔振宽美术馆,来策划两个展览:一个是钟飙的“万古能量图景”;另一个是江衡老师的“花无期,春常在”。这两位艺术家成名都很早,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就被艺术界所熟知了。这两个展览的意义在于,展现了两位已经成名的艺术家阶段性突破的成果。在艺术界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中年危机”。钟飙和江衡都已经是成熟的中年艺术家了,但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却看不到任何危机,相反,看到的是一种蓬勃的创造力。因此我觉得这两个展览无论是对于两位艺术家还是对于观众来说,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也就是说,钟飙和江衡用他们蓬勃的创造力,打破了“中年危机”的魔咒,这是这两个展览的第一个意义。第二个意义是,这两位艺术家的对于空间维度的展开。他们不光是关注我们的现实生活,更多是在挖掘现实生活背后的东西,比如精神的含义、语言的含义、历史的含义,包括空间关系等等。所以,我觉得这两个展览是别开生面的展览,能给艺术界带来一些新的思考维度。第三方面,我也想说说崔振宽美术馆。近年来崔振宽美术馆做了很多实验性的展览,但他们做的实验展又不是懵懂之初的实验展,而是脉络非常清晰、具有某种艺术史线索的实验展。这基本上成了崔振宽美术馆的一种特点,而钟飙先生和江衡先生的这两个个展,跟崔振宽美术馆的理念正好吻合,相得益彰。也就是说,这两个个展都具有某种艺术史逻辑,线索都很清晰。因此,我觉得这两个展览无论是对于两位艺术家,还是对于崔振宽美术馆,亦或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界,都是一个节点性的一个展览,值得大家关注。

非常感谢两位艺术家的信任,也感谢崔振宽美术馆的支持,是他们的辛勤付出为我们打造这场艺术的饕餮大宴。最后,要感谢今天所有到场的嘉宾,因为大家的到来,使我们提前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我和钟飙先生、江衡先生,还有今天到场的许多朋友都是大学任教,因此,也祝大家教师节快乐。谢谢!


嘉宾代表著名艺术家李邦耀先生致辞

李邦耀先生发言: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刚才杨卫老师给钟飙和江衡作了简洁的学术梳理、中肯的评价,我就想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谈论,我所认识的他们。他们俩分别出生在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在90年代中、后期脱頴而出,并逐渐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产生强盛的影响。在近30年间,他们陆续参加了很多国内、国际的大型展览。我认识他们也有30年了,目睹他俩的艺术一步步走向成熟、开始有了各自独特的语言风格。那么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勤于思考,他俩都是好思考的人,平常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关注科学,研究历史,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都是可以感受到的。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了解看他们的文章。他们对事物有充分的敏感性,而且充满了好奇心。两人都属于好做梦的人,这是成功的第一个要素。第二是重于行,我所了解的他们俩都属于工作狂。通常每天工作时间长达七到八个小时。而且作品产量高、体量大、手段多。钟飙这几年的绘画这种大幅的画是不少的,而江衡一直不断的在媒介上作出各种尝试,产生了这些新的绘画和装置。所以我在想今天的年轻艺术家,做几件大作品还是很重要,因为大是视觉的一种张力和活力。第三是基因好。他俩荷尔蒙旺盛,充满了活力。从遗传基因学来看,这决定了个人身体素质和性格。工作的时间长,作品体量大就是肾脏好。而且两人都好色,我说这个“好色”,大家可能别有用心的笑,我要说的“好色”是指他俩对色彩的天生的敏感性与感受力。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俩的性格都非常好,结人缘。善于和人交流。能够和各类型的朋友打交道。所以他们今天能够这么成功不是偶然的。

祝贺他们今天在西安这个千年古都、如此重要的城市各自有了首次个展,所以衷心的为他们感到高兴,也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展览艺术家江衡先生致辞

江衡先生发言:刚才听了杨卫、李邦耀老师(我的老师),还有钟飙兄的一番讲话。我头脑空白,不知道还要讲些什么,有时缘分很重要,钟飙兄年长我几岁,出道比我早,他的艺术创作也做的非常好。1999年我们在上海认识并一起参加展览。时间已经过去了24年。前天还跟他说,我们很有缘分。西安崔振宽美术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做两个人的双个展,准确说是把我们两个个展放在一起同时进行。刚才他说1990年左右来过西安,我是1995年读大学的时候来的,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非常深厚,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90年代初期,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南大门,直接受港澳台文化风潮的影响,改革开放从南方出发,它慢慢席卷全国各地,我的艺术创作就在这里开花。前两天崔迅馆长说,钟飙是吃川菜的,江衡是吃粤菜的,两个人的创作有各自的地域性。潮汕人对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在潮汕地区写书法、画国画的人大有人在,退休的人来几笔,或者画一下中国画,就有可能变成了书法家或者国画家。当然,这些现象来自于大众对艺术的评判标准,我认为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应该是广义的。所以,我庆幸自己是这个时代中独立特行的创作者,时代的发展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要打开自己的视野,我必须去看看这个世界,去看看一些新生的事物。用新生血液,新生的能量去补充自己的不足。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我的个展、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个展,我都会虔诚的邀请我的老师到现场见证我的成长。我也庆幸有这样的一位老师。最后我要感谢崔迅馆长、刘玲馆长,还有崔振宽美术馆的所有工作人员。感谢策展人杨卫老师,学术支持彭德老师的大力支持,还要谢谢崔振宽老先生。最后特别感谢南巢先生为我们的展览架起一座桥梁,他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为了我和钟飙兄的展览能够得以呈现在有能量的崔振宽美术馆。谢谢大家!


西安崔振宽美术馆馆长崔迅先生致辞

崔迅先生发言:今天是9月9号,星期六,我知道在全国各地今天有很多的艺术展览呈现。崔振宽美术馆的门牌号是996,电话的尾号也是996,特别巧合,让我觉得这个日子真的是非常好。今天两位艺术家的个展是今年崔振宽美术馆的第四个大型活动。对我们馆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展览。那么从艺术家个展的角度来讲,我们馆成立7年,今天是第五位和第六位艺术家的个展。这位艺术家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面貌。在我们这个相对比较宽的空间里面做个展其实真的是需要相当的作品数量和质量。今天已经有很多嘉宾去展厅看了,看完后我们也简单的沟通,无论是艺术家的作品还是展览设计,大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两个展览可以说与崔振宽美术馆交相辉映!

我与两位艺术家交流的时候谈到地域的问题,江衡先生的作品,我不由得想到岭南画派,他作品中那种多彩的、漂亮的、时尚的气息与岭南画派的美学风格有着自然而又密切的联系。江衡先生潮州人,而且早期也有中国画的学习创作经历,或许正是这种地域文化氛围的影响与艺术家个人审美取向和他对当代艺术的思考相结合、形成了江衡先生自己独特艺术语言和风格面貌。建立了他在中国当代艺术当中的位置和影响力。

无论是我们处在哪个地域,无论是东西方还是中国的南北,我想其实呈现出来整个中国的今天的一种多元艺术生态。乃至于中国的艺术家进入国际以后,呈现出一种中国式的艺术风貌。我们美术馆这几年也做了一些不错的展览,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关注。今天的两个展览,我想是为西安的艺术界同仁,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视觉的、艺术的体验,这个我要向两位艺术家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也向策展人杨卫先生、学术主持彭德老师表示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一下这位年轻的策展人、艺术家南巢,他为这个展览穿针引线做了很多的工作,才得以今天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在美术馆展出,与公众见面。最后,我也感谢所有来到现场的社会各界的嘉宾朋友们、还有各位师长,相信今天大家看完展览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谢谢!


展览学术主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德先生致辞

彭德先生发言:江衡的作品更多的是面向当下、面向现实。现实世界是个碎片化的世界,如果能驾驭它,你就是一个人物如果它驾驭你,你就是一个废物。江衡的第一组作品很有意思,他把一个个具体的对象弄成马赛克似的图象,使我联想到电脑制图软件的运用。当我们将一幅具象作品通过制图软件的放大键放大时,连续点击,具象图象就转变为马赛克式的抽象图象。如果连续点击过滤键中的某个选项,则可能转变为写意的图象。原本界线分明的具象与抽象、具象与写意的风格,在自由转换时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同理,碎片化的世界也可以转化为有机而协调的世界,如同有机而协调的世界可以分解为碎片化的世界一样。





在江衡创作的作品中,有几组彼此关联的绘画,可以说,把对科技手段的运用和物质材料的挖掘,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是《花开花落》系列作品,江衡在这批作品中借助现代数码技术将像素放大,极力刻画了骷髅、玩偶等物体的光鲜质感,以及花瓣层层翻折的隐秘细节,使一些完全不同属性的物质,在技术的统筹下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给人一种“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的梦幻感。由此,真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了,主观与客观的意识也被颠覆。而这正是江衡的艺术观念之所在,即通过以物攻物的方式,混淆真假问题的同时,唤醒人们对存在本身的思考。


被江衡命名为“假发”系列的作品,源于玩偶形象。正是玩偶头上丝丝如缕的假发,其特殊的人造质感,引发了江衡对人类文明的思考。他联想到贯穿于人类文明史中发际变迁的历史,尤其是假发作为一种弥补缺失的手段,被逐渐转换成一种审美装饰物,其中隐含的真假难辨的因素,又使其深刻地看到了人类自我异化的过程。于是,他把假发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从原来的实用功能中抽象出来,并再次借数码技术加以提炼,催生出了“假发”系列作品。有意思的是,当假发被江衡转换成艺术语言之后,就像油画的笔触、水墨的皴法一样,从表现方式上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这进一步延展了江衡的艺术观念,即在一个网络普及、信息爆炸的世界,到底是存在更真实?还是语言更真实?江衡用他创作的“假发”系列作品,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丰富的视觉联想。


江衡近几年来创作的《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系列作品,是《花开花落》等一系列作品中像素线索的延续,亦可以说是把像素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更为抽象的提炼。如果说江衡的《花开花落》系列作品仍在叙事,即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讲述一个“花无期,春常在”的古老话题,那么,《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则是将这个话题内化成了一种自在的语言系统。在这个语言系统里,现实社会中的所有一切,时尚也好,流行也罢,以至于欲望和权力等等,都被不断放大的像素所支解,化为了乌有。显然,江衡是想借这些作品揭示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即自然之花总会凋谢,但艺术之花常青。










至此,关于真实性的问题,在江衡的作品中得到了艺术的回答,即相对于瞬息万变的现实存在,语言的表达更加可靠,也更加真实。不过,语言的真实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与时俱进,随着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画树常青,才能通过艺术超越现实,获得生命的长久与价值的永恒。对于江衡来说,或许这就是他的艺术观念,也是他不断探索未知的精神动力。

真实与虚幻——关于江衡的艺术(文/杨卫)

艺术家江衡(右)与学术主持彭德(左)合影












《“花无期 春常在”江衡个展》展览时间为2023年9月9日至10月6日,欢迎广大朋友前来参观交流!



西安崔振宽美术馆
崔振宽美术馆是集展览陈列、学术研究、公共教育为一体的大型民营美术馆。
 最新文章